日照是太阳文化、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久负盛名。
为了探寻先祖们的足迹,领略日照文化的“根”,周日上午,我们驱车七八十公里,再次来到了万平口景区,开始了轻松愉快的日照寻根之旅。
“哇……海好大啊!浪好高啊!”女儿兴奋地叫了起来。
伴随着女儿的叫声,我们已经快步走到了海滩。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家庭、情侣居多。有堆沙堡的,有捡贝壳的,有拍照的,有戏水的……在上面信步走着,踩着软绵绵的沙子,迎着不大的海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由于我们来得时间晚了,没能观看到太阳文化盛景之一的“东海日出”,很是遗憾。
女儿先是在海滩上捡了一会儿贝壳,又堆了几个沙堡;看到别的孩子在水边玩得起劲,她就提醒她妈妈脱掉鞋,挽起裤腿,也加入了拥抱大海的行列,妥妥一个弄潮儿。
大海的浩瀚、博大只有到跟前,才能有切身体会。我的视线从海的近处,往远处慢慢扫描,其间看到了几艘小船,还看到了灰蓝色的海水卷起的层层波浪,一波波一阵阵,你追我赶,向岸边扑过来,很让人震撼。此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述的场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啊,多么生动的画卷!多么形象地比喻!使人不自觉地穿越到了宋代。
日照不光景美,还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在主干道或者支路上都有指引外地游客的温馨提示,一个个温情的标语,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指示,这些都能看出城市管理者开放包容的良苦用心。
在万平口景区的停车场,虽然我们已经停好了车,但是不知情的引导员还是耐心地为我们指引空余车位,服务很到位。
爱一座城,有理由,有时也没有理由。让游客们玩得开心快乐,不排外,包容,都是接纳、友好的表现:一次次耐心的引路,一次次热情的服务,积少成多,慢慢地就会在游客们的心里种下友好的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种子会萌动、生根、发芽,假以时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回过头来回报这个友好的城市。
日照,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海滨城市,每次停留都有不一样的体验,令人久久难忘。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北边是小吃一条街,也是旅游者、大学生就餐的打卡之地。那边的饭店很有特色,价格也适中,服务人员也还热情,炒小公鸡、炸虾仁、鲅鱼水饺做的味道都不错,有机会可以品尝一下。
女儿玩累了,天气也很热了,于是我们从万平口景区驱车来到这小吃一条街吃午饭。在饭店等菜间隙,碰到了几个同样来旅游后就餐的家庭。随着人流的到来,饭店生意也渐渐繁忙起来。我们点了炒小公鸡、炸虾仁、大拉皮、鲅鱼水饺等,味道很对口,她娘俩吃得“热火朝天”。最后再整点小海鲜汤,别提多美了。
吃饱喝足,她娘俩非要到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内去走走逛逛,拍拍照片,因为我已经去过两次了,就没有选择同行。
在车上无事,我就梳理着一次次来日照游玩的点点滴滴:来回一百四五公里的车程,每次都是当天来当天归,开车挺累的,玩的时间又短,是否值得?但是来了以后,当看到浩瀚无边、一望无际的大海,想到踏着先祖们的足迹,就感觉人很超脱,心胸很宽广;再吃着可口、价格适中的美食,疲劳感一扫而空。这就像到了经常走动的亲戚家一样,毫无违和感。
日照,你用你的包容、你的魅力征服了我,俘获了我的心。日照,我们来了!
2025年6月22日于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