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玲的头像

郭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6
分享

父亲的第二次妥协

儿子一岁半开始,由姥姥、姥爷带,一直到三岁半上幼儿园。他最亲近姥爷,称其为“爷爷”。一生无子只有三个女儿的姥爷虽然并没有重男轻女过,却在一声声“爷爷”的呼唤中,倍感幸福。

那天,儿子的小手拿着遥控器,一直按,电视画面一直在换,爷爷多年看电视的习惯被打破,突然间爆发出一声吼叫:还能不能看电视啦?一直按什么按!

儿子哇的一声哭出来,他不懂爷爷为什么突然变脸,只觉得手里的遥控器突然变得烫手。他脸上淌满泪水,下巴上淌满口水,两只小手伸向姥姥,直直地从炕沿边向前走去!姥姥冲刺般地奔向前,接住了外孙。

儿子手指指向窗外,整个身子向外探,非要出去。刚刚年过五十的姥姥险些抱不住外孙,只好抱着他飞快地走到屋外,在外面转来转去,口中不断地安抚着。儿子的哭声不再,可是眼看着乌云压得越来越低,空气似乎被压得凝固,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儿子却坚决不肯进屋。

豆大的雨点说下就下,砸在干燥的地面上,激起灰尘形成小小的灰朵。雨点落在姥姥抱着孩子的手臂上,啪的一声留下一小朵水花。

姥爷在客厅,在窗下那一平方米能看见外孙的范围内一直踱来踱去,他那标志性的灰眼珠跟随着姥姥的脚步,片刻不离。

儿子却将目光移到相反的方向,就是不看姥爷。任凭姥姥怎么劝说,就是不肯回屋。接近两周岁的儿子,已经能够完整准确地表情达意。眼看着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姥姥终于忍无可忍,向着灰眼珠喊起来:快点跟孩子说一声啊,再等一会儿快把孩子浇湿啦!

灰眼珠给台阶就下:二宝子,爷爷错了,回屋吧!

稚嫩的声音响起:你再说一遍,还骂不骂我啦——

不骂了,再不骂了。

姥姥一边笑着一边往屋里走:“你那脾气呢?隔了三十年,又让你的二宝子给问住!”

父亲在他家男孩子中排序第二,我在家排序第二,儿子和表哥沿序,还是第二。巧合的是,一代代“二宝”问着相同的话,产生着相同的结局。

父亲竟然在被问“口供”中得到了幸福感,觉得他的孩子有个性。

父亲的幸福感没能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在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中进一步败下阵来:儿子送给他一个新的称号——大恶人!还有个名称启动仪式,他认认真真地对姥姥说:以后就叫爷爷“大恶人”!

除非不说话,说话必以“大恶人”相称。“大恶人,咱们去看看果树吧!”“大恶人,咱们拼机器人吧!”在家里这么叫也便罢了,父亲抱着他的二宝去院外玩、去邻居家玩,他的二宝一律不分场合地统统这么叫。母亲对父亲吼孩子的行为十分生气,每每听到这个称呼竟觉得颇为解气。

父亲在被“大恶人”称呼的尴尬中,在邻居异样的目光中,挨了几日,终是再次放下面子,用上了小孩子的语气:二宝子呀,再别叫爷爷“大恶人”了,不好听呀!

说完急忙又补充一句:爷爷再不骂二宝子啦!

事后母亲向我描述这个画面时,还不忘加上一句心理描写:你爸肯定怕孩子再问“你再说一遍”!

这段往事,刻在母亲的心里。如今二十五岁的二宝子做事果敢,或许正是当年那句稚嫩的“你再说一遍”埋下的种子。当年的事他不记得,我也不记得了。可是母亲在某个恰当的时机还会一字不差地从头讲到尾,评价着已离世多年的父亲的“恶”。她认为父亲对孩子太凶了,幸亏孩子不怂,不然还不被他给管成胆小怕事的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