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疏影的头像

疏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6
分享

阅兵式·父亲的信仰之光

“同志,你是从新中国过来的吗?”荒野草丛里,扎着绑腿,左臂渗透血迹的八路军战士探寻地问。

“对。”头戴钢盔,身着迷彩服和棕色军靴的青年军人回答。

“那我们胜利没得?”八路军战士立即凑近青年军人,急切地问。

“我们胜利了,再过25天就是我们抗战胜利80周年。”青年军人热切回应,边掏着手机:“我给你看。”

“太好了,胜利了!”八路军战士说着,头往后仰去。青年军人递过手机:“你看!”扭头,八路军战士突然羽化为血雾,血雾中有和平鸽列阵飞出。

一瞬间,我的泪水就涌了出来。

这是“央视新闻”发布的“现代军人与先烈时空对话”AI视频,全程四川话对白。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同志,我们胜利了!9月3日是我们的抗战胜利日!今年9

月3日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你们’一定都在受阅士兵方队里!”

很多年以来,观看“阅兵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团年”仪式。

20世纪80年代初的春光格外明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共和国历史翻开了改革开放新篇章。1984年,父亲听到国庆节要举行阅兵式,中央电视台要直播的消息,激动地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换成了彩电。这是继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整整25年之后的阅兵,盛况空前。那天,父亲早早地候在电视机前,李子坝老屋的左邻右舍也齐崭崭地挤到我家等待国庆阅兵式。

时间虽然很久远了,但是那些细节都铭刻在我的脑海和日志里。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28响礼炮,阅兵开始了。当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车驶出天安门,向受阅官兵致意并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屋子里突然爆发出大家附和全体官兵的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热血沸腾。父亲,那个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的苦孩子,那个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磨砺的进步青年,那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那个共和国第一代建设者,此刻坐得笔直,眼含热泪。

仪仗队、陆军方队、战略导弹方队、装甲车方队、火箭炮方队等受阅官兵以排山倒海之势走过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紧盯着屏幕。随后东风5战略导弹、红旗2防空导弹、红箭-8反坦克导弹等新型武器首次亮相驶过天安门广场。地面,金戈铁马,空中,战鹰在翱翔。轰-6中型轰炸机领航,歼教-5教练机、强-5强击机、歼-7、歼-8等117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拉出8条绚丽的彩烟低空飞越天安门,屋子里雷鸣般的掌声也越过浩瀚天穹。

“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周恩来总理沉重的嘱咐至今言犹在耳。即便如此,空中受阅梯队的17架飞机却没有一架是“中国造”。敬爱的周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新中国航空工业迅速掘起,改革开放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成就斐然,咱们的战机不用飞两遍了!

阅兵式结束了,但是阅兵式带来的振奋和欢乐经久不息。10月4日上班,单位党支部书记通知我,下班之后来会议室听党课。当我回家告诉父亲今天听党课了,父亲眼里闪着光,一个劲鼓励我:“爸爸支持你求上进,认真听党课,争取早日入党。”

岁月荏苒。

2009年国庆。先生和我盛情邀请父母、姐妹亲人来家里“团年”观看国庆6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那天阳光灿烂,秋高气爽。先生早早地去接了父母过来。年届八十高寿的老父亲依然爽朗、健谈,精神矍铄。姐妹亲人们陆续到达,叽叽喳喳众星拱月似的抢着挤着坐在父母身边,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激昂的军乐拉开了国庆60周年阅兵序幕。当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特种兵方队、三军女兵方队、空中梯队等56个方(梯)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威武军姿走过天安门广场,屋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姐妹亲人们热烈活泼的欢笑,和对人民解放军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敬仰。我在摄像机镜头里,看到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腰背挺得笔直,一脸的凝重和激动,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阅兵式,我给了父亲一个特写,父亲的眼里有泪光在闪烁。此刻,父亲想到了什么呢?

“娃儿,你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挨过饿受过冻过过苦日子,也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不晓得中国那阵有好惨烈,你们是太幸福了!要懂得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幸福!要懂得爱祖国爱人民!”这是我们姐妹从小到大,父亲念叨得最多的话了。难道父亲现在又想到了那些苦日子?那些在战争年代度过的艰难时期?那些为建设新中国奉献热血的青春岁月?

当首次亮相的国产空警-2000预警机、红旗-9防空导弹、新一代战车、无人机、巡航导弹、歼-10、歼-11等高新技术装备相继经过天安门广场,老父亲满脸自豪:“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我们中国哪个都不得怕了。”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向全世界证实了一个伟大而朴素的真理: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建设好伟大的国家!这一刻,全球的中国人都在传颂同一句话:共祝愿,祖国好!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晚上写了一篇1500字的随笔《祖国,祝福您》发表在我的QQ日志上。

岁月如风花飘散。

2015年9月3日,国家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约了姐妹亲人一起回娘家陪伴父母观看首次抗战胜利日“九三”大阅兵。今天有一份“惊喜”要送给父母。早晨6点起床,在QQ上签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牢记历史,扬我国威,珍惜和平!回娘家陪我年迈的爹娘观看阅兵式,激动ing,期待!准备出发!”

到了娘家窗户下,仰头就看见父母在窗台望着孩子们了。妈妈说:“你爸爸激动得很,一早就守到电视机,一步都舍不得离开。”父亲则跟个孩子一样,只呵呵地笑。

正在厨房忙碌,就听见母亲开门,然后是惊喜的声音。昨天悄悄约了大姐,把父母刚满半岁的曾孙女抱来陪曾祖祖观看阅兵。2015年是个喜庆的年头,父母晋升为曾祖祖了。

今天的北京碧空如洗,似乎空气中也流淌着庄严和温馨。今天是国家首次“九三”大阅兵,也是我们家首次四代同堂一起观看大阅兵。300多名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看着他们颤巍巍举起右手对祖国行军礼,老父亲热泪纵横:“那时候出川抗日的队伍真是多啊,街头看不到街尾,有穿正规军装的,扛着机枪,拉着大炮,也有穿着草鞋,披着蓑衣,扛着“汉阳造”也有扛着大刀的,沿途喊着口号,我们虽然还是小娃儿,但是心里也晓得是出川去打日本鬼子。”每次听父亲回忆抗战,我的心里都会很沉重,谁都知道,川军出川是去打最惨烈的大仗。

“无川不成军”。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川军为中国抗日军队输血300余万人,先后有6个集团军、2个军和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常德会战、藤县保卫战……在全国抗战前线战场,川军几乎参加了所有大型战役,战绩卓著。李宗仁曾高度评价川军“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战时陪都重庆,也遭受到日军长达6年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这座英雄城市从未屈服。重庆,愈炸愈强!

听父亲讲,1945年8月10日,听到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刚刚出徒的15岁的父亲,在沙坪坝小龙坎宿舍鞋子都没穿,打着光脚板就和师兄弟们跑上街头狂欢。“街头人太多了,我和师兄弟们狂奔、嘶喊、欢跳,到处都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狂热地庆祝胜利,游行的火把把沙坪坝照得透亮。”父亲每一次讲到这里,眼里都闪烁着晶莹的光亮。

“看,女兵方队!飒飒英姿呢!”心疼父亲,我指着屏幕分散话题。

“我们家也可以组建一个女兵方队了呢,妈妈挂帅,女儿们、孙媳妇们、还有我们最小的宝贝。”我的话音未落,姐妹们都拍手称好。父亲终于露出了笑容:“要得,跟杨门十二女将一样。”看到耄耋之年的父母安度幸福晚年,看到姐妹亲人如花儿的幸福生活,此刻的我,泪眼朦胧。摄像机一刻不停,镁光灯不停的闪,只为永久记录这一刻。

在威武雄壮的抗战歌曲声中,“陆战之王”99A式坦克、东风31A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5B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空警500预警机、轰-6K、歼-15等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等27个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梯队,如“铁流滚滚”驶(飞)过天安门广场,彰显的正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小时候,听父亲反反复复唠叨过去,不理解为什么?其实,父亲是在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教育、引导和树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懂得感恩!父亲的信仰之光,一直照耀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生生不息。

整整40年,我们陪同父母观看阅兵式,共同见证了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发展奇迹,同时也见证和完成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今天的中国春和景明,国泰民安,物阜民康。

再看“现代军人与先烈时空对话”视频,再听乡音,依然热泪盈眶。

“同志,我们胜利了!”

这盛世,正如您们所愿!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