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嘉瑞的头像

宋嘉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9
分享

四季清

摒去其他庞杂,这就是四季。

人需要有自己的罗曼蒂克,这也是独冶己情。

我愿四季清,我爱四季。

最伟大的英雄主义,正是如此。

春来,带着荆桃花海棠花的盛开,紫金草榆叶梅的绽放,送走了冰雪,还子衿湖一片缤纷,给本只一松青的校园增添了几分别色,几抹生机。万象更新,一切都是新生。

满园春色关不住,簇簇丁香香满路。那日我回宿舍的路上本是一脸无奈,一味的郁闷,忽然一阵花风,带着丁香的安慰拂过我的脸庞,充满我的鼻腔,这才是真正的天然香,虽说已过了立夏,但她一定自春就开始等待,等待天下郁郁之我,待我闻到她,见到她,给我霎时的欣慰,随后在夏时嗅到春的味道。

学校征稿《子衿赋》,于是我为了写一篇子衿赋,真正的来到了春的子衿湖。五育并举的落实,我们多了节体活课,体活课多应是运动,但能找出时间环湖冶情,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我为了写子衿赋而环湖闲逛,却在闲逛途中没写下一个字。直到我去离子衿湖相距一座山的健身器材林,才开始安顿好自己,翻起了古代汉语词典。这子衿赋在我第一天写时我就写了大半页,随后的几天我却只写了没多少字,写出的东西也都平平无奇,才能不够,只会铺采摛文,只会体物不会写志,只写景,不抒情,景九情一,写完过后我才想起该怎么写志,事前唐三藏,事后诸葛亮。不过过度解读还是写的有些许韵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四时之景美异,朝暮之情非堇。

春晖送暖,春荣予芬。芳草青青荆桃馨,白鸽邻邻雀彩缤。风飖飏兮杨柳,绿叶润兮茎津。翠浸嶔崟,万象更新。夏花付锦,夏霖与阴。流水潺潺锦鳞欣,雄父丁丁雌鸡愔。蜓袅立兮菡萏,芙蕖香兮蔤綝。嫩映塘清,凉飔杨荫。秋月赠情,秋霜给氤。木叶金金蝉魄银,涟漪淡淡玉露粼。雁振翮兮南国,茫云雾兮悠旻。金漫散星,池滟叶纷。冬雪馈霭,冬冰遗昕。针松戋戋寒酥凛,天地洁洁盈冰麟。寒飘零兮枯木,雯弥霏兮霰垠。素满湖滨,景净生忻。朝霞耀林,朝燕啼䜣。同才旼旼同侪彬,书声朗朗奋笔勤。晓光烛兮波鳞,雁静安兮鹜亲。云翔鹊鸣,湖涌鹅吟。暮霭隐阳,暮羽归心。清漪寂寂朗月尘,和风晖晖洌泉温。稀廖星兮玉皓,晚照宵兮如缙。细雨点枝,忻卧罗衾。

嗟夫!吾校如此美景,鲲鹏展翅九天倾,桃李争妍寰宇盈。待到夏来繁花似锦,且看莘莘学子金榜题名!美哉!我实验子衿,水木清华,波光倩影;壮哉!我实验书生,挥斥方遒,奋楫笃行!

那日天气极佳,天空只留几朵淡云做点缀,遮不住耀眼的太阳,水面上真切的一轮碎日,这就是波光粼粼。一侧木台站满了人,还有人在喂大鹅,用刚种的玉簪。大鹅倒是不怎么叫,只有时某几只与大部队走散了才会开口,随后大部队回复。小柯尔鸭倒是善叫,也只有那一只,可能也是因为他走散了,于是他大声呐喊,却仍得不到回应。

子衿赋里写得四时美景我也却没认真体验过,随后就随意的铺采摛文,但这春却也是宜人。因为有个容忧之所,我倒是希望独占。

要留清气满乾坤,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场蒙蒙春雨洗净污浊的空气,送来大地的芳香。征稿的那一天晚饭过后,我想认真的赏一赏这这子衿真容,恰逢烟雨,因为无伞,心里总去安慰自己“撑伞也是雨中人”。不过恰好是无伞,让我也清一清,更能陶冶我这一方情了。不只我有这情,还有与我同样,无伞立雨中,看着这世界被清洗,看着自己被清洗的同道中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他们也算的上是我的半个知己。我不扰他们,他们也不扰我,各在各的境界,静立听雨,心无旁骛的看着旁鹜群鹅冶情。星雨点枝头,濯净松柏杨柳,或许真正的美景让人说不出话,太值得用心去体会,于是沉默是金;亦或是太值得放松,于是放下心中一切,心旷神怡。

立夏过后紫丁香更加的香,开始我总是在晚上才闻到这香味,于是想到一个词“夜来香”,但有一天下了大雨,又闻不到香味了,我便又想到“夜晴香”。可惜美好总是那么短暂,花要落了。

这好像对春不公平,春的色彩仿佛没体现太多。

那就且待下一个春来,静待春花开。再环湖逛逛吧,享受其中清闲。

夜的子衿湖,几声蛙鸣,几声蛐蛐叫,这是夏到了。

夏是那样的热烈,以至于使天下人热得焦躁。或许,“心静自然凉”,夏有夏的清闲,只是我太过于焦躁与不安。

去过夜的子衿湖,沉醉于那一方静谧,但听自然的谐曲,不闻聒噪的言语,倒是陶冶独一番雅静。悠然走过子衿岸边桥,夏拂过我,让我感受着别样的清。我曾从未感受过这样夏的清风,原来夏,也有他的柔情。

月仍是月,千年来从未染过一点污浊,纵使身上百孔千疮,她仍然那样皎洁,亮了这夜的世界。月渐隐,无边的云。月许是不忍见“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的世界,派来洁界的使者,细雨微霖,泛起朵朵涟漪。岸边的树木得以品尝月的馈赠,于是频频舞动,以示他的喜悦。蛙得之甘霖,更加兴奋,树舞动,他在旁伴唱。万物都喜欢干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还是如此闲情更好,我又想起王维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可“习静”,究竟是怎样做呢?

在这广袤无垠的平原,纵使有山,也成了保护区,难以入内,因此山中习静尚不可得,我便向来向往着“习静”的舒适与恬静。

期末过后,学校上空笼罩着的一片焦躁顿然消散,一阵烟雨,又还给世间几分清凉。但即使考试这场鏖战结束,我们却还须再上几天半天的学。临近放假的我们总是静不下来,似乎大自然的闲雅与我们无半点瓜葛。而且住宿生在另外半天不能出学校。还好,学校规定:住宿生放学后拥有自由活动时间。有过上一次当“自由人”的经历,我便愈发的期待起这一天。

盼望着,期待着,这自由的一天终于来临。伴随着自由,是几点清雨。

可是夏,他向来那么热烈,几点清雨就想清去夏的热情,这仿佛是无稽之谈。如此热烈的夏,如此热烈的我们,何乐而不打排球?三五好友齐聚角逐,谈笑时时,忘却我物。或许就是那所谓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往日打球时,总是再来亿球,而今昔不同,也可能是打久了的原因,那份热情、热烈真真没战胜过清凉。我们变得疲惫,于是暂时去能量补给站补充了些许能量。眼见着还没到学校规定的时间,不如共同去歇息,快友之事莫若谈啊!

于是我们毫不客气,一同上了主席台,那个曾几何时几位领导曾坐着看我们站着,跑着的地方。我们共享着眼前开阔的操场,悠然几阵微风,望着刚结束训练的体育生,甚至看的见他们的疲惫与我们的闲适。

不见太阳的夏日确是很舒适,尤其经过那几点清雨的洗濯,几阵微风的轻抚,空气变得洁净,万物都欣欣然。我们询问着学习的方法,回忆着初中小学时的样子,全然不觉半点紧张与焦躁。我们有时沉思,有时谈笑,有时听闻孔雀叫,有时看着蓝天思考,它为什么那么高……

坐在主席台上,我们望着同一片天,看着天这么蓝,云舒云卷,一起畅谈着琐事点点。或许,人生不只有无止境的运动和内卷,还要有如此的静谧和清闲。此刻,平原便也可成为“习静”的宝地了。忘却逝者如斯的烦恼,排空大脑,只剩这灵魂与身体感受这自然。

虽未品酒,却仍有着苏轼饮过洞庭春色的滋味,叹一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再想想,人生又能有几个如此这般时刻呢?

快到学校规定的时间,我们仍不觉急,共同去菜园转转,运气好的还可能摘下黄瓜柿子,但我们却一无所获,那些果实不是没熟就是熟了被虫鼠吃得残缺。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我与同舍友又去子衿湖旁享受这一番雅趣,看见锦鳞嬉戏还有酷炫发型的兔子,好不潇洒。孔雀与鸡的混养笼中飘来阵阵恶气,实在是不可久居,遂速离。

回到寝室,仍觉着“习静”意犹未尽。于是我还在望着那曾属于我们的天边,自由的天边。乌云消散,一轮残阳赤了半边天,还在另一侧的云层下绘出了一道彩虹,或许这是上天的奖赏,“习静”的奖赏。

原来真正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正是将全身投入进自然中,去习养静寂的心性,感受人间几点清雨,几阵清风……

自然有着无法言说的魅力,正如孩童一般,最舒服的莫过于母亲的怀抱。而我们共同享受着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同时又在其中感受着不可言说的舒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常常是夏的代表,到荷塘边散步,又是别一般风味。茂叔喜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佩弦又为她作了一篇《荷塘月色》,美,美到说不出话。我只想静静地,悄无声息地观赏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就这么慢慢地,淡淡地看着荷,看着她的繁盛,看着她落了一池红,最后“留得枯荷听雨声”。翩翩然的秋叶告诉我,立秋了。四季轮替,悄无声息,却又可以在点滴中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知不觉又是那样的明知明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可是有不同答案的。孔子对三个人在三个环境下回答同一个问题有了三个答案,同于我。我问小时的我,你喜欢哪个季节,他回答冬季,不用他说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喜欢下雪,能与小伙伴们共同玩雪。时光在一点点流逝,我不知我看到了多大的我,我问他:“你喜欢哪个季节”

他说:“秋季。”

“你为什么喜欢秋季,不喜欢雪了吗?”

“至少在我这,冬只是雪,可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在那读出百态。”

“什么百态?难道是他们所说的丰收?还是那秋的悲寂寥?”

“不对,这只是秋的一隅,等下一个秋季来临,你去寻找,你看看秋能看到什么。”

于是我在市实验这一方小天地寻秋。我可以选择去收集秋叶,纵使我刚刚意识到“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也仍可亡羊补牢,因为时不晚。人生会有很多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我的建议是,勇敢的迈下第一步。

无边落木萧萧下,你是否看到了那一片片独一无二的落叶?或许你看到了,可那是太普遍不过的现象,每逢秋季都会有落叶,不值一提。但我们一生又能经历多少个秋呢?叶子不一样,他们只是春生秋去,见过春的嫩,见过夏的繁,最后,伴随着那一阵阵秋风,落叶归根。每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形态各异,也曾经辉煌在绚烂的夏,也曾和百花共同享受过同一片太阳。即使夏时有风有雨,甚有时,风雨雷电皆来,日未落而天俱黑,他们同舟共济,不止帮助自己,也帮助我们挡住远方来的沙尘。结局已定,他们也知道,在金色的秋天,就该完成落叶归根的使命,脱离他待了三季的家,他们总是对于离别轻描淡写。只是伴随着某一阵清风,他便轻轻地,轻轻地飘落,最后去亲吻大地,供养了他三季的养母。落叶的性格我希望你知道,语文理解做了那么多,理解了那么多,总该学会了。文无定数,文字有他特别的妙处,所谓的参考答案,你且就当做一个参考吧,没什么大用处,你去试图理解参考答案,但你有你的见解,你要相信你是对的。

这只是秋的叶,可能在你小时,制作过一些标本,可那些落叶,你是否还留存?是否在某一片失踪后再也不去管那些本该回馈大地的孩子们?他们是否被你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落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尘?那些叶子中,是否有某一个与某一刻有关,令你记忆深刻,可惜时间太长了,只有睹物方能思人?

在市实验这一个小世界的秋,不只有那些独一无二的秋叶,还有独一无二的水。秋雨似乎不似夏雨那么悠闲,那么急躁。说他悠闲,是因为他时不时就来一趟,不似秋雨那么踏实,至少秋雨不总来。说他急躁,是因为他一般都携着狂风大作,哗哗哗一阵下来,又突然停掉。秋雨来的让人有所防备,天阴了,伞就备好了。秋雨同秋风一般轻描淡写,轻描淡写的来,轻描淡写的走。子衿湖被风吹起的朵朵涟漪,有时还飘着一片片独舟,在水面上,随着水的涟漪浮动,树叶是秋风带给秋水的礼物,涟漪是秋水回馈秋风的问候。仿佛秋就是舒适的代表,气温刚刚好,不热不冷,那时天地都是我的,世界准备休眠,在酝酿慢的睡意。

我似乎满意着秋的舒适。可秋仅仅有他的舒适吗?杜甫替我回答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秋还是逃不出他的悲。我更喜欢的,还是秋的悲。秋是极悲的,他拥有你说不出来的悲。那我就学着秋的淡淡,淡淡地,淡淡地写着他的悲。

淡淡的雨总是似泪,淡淡的风总是细微。叶来的平淡,去的也那么平淡。悄无声息,却又可令敏锐的你察觉。你察觉到了吗,快到秋的结尾了,但我没写完,因为秋是写不完的……

伴着翩翩然落下的生灵,洁净了一方世界,冬,又一个不忍污浊的冬,悄然而又急促地来了。

秋末之时,我作了一篇文言散文,与其说是恰巧秋末,不如坦坦荡荡,为了这瓶醋,包了这顿饺子:

甲辰之秋末,将入凛冬,奎随岁子游于天地,子祥记而从。时久,不知何处,但见烟波微雨,远山朦胧。二子憩茶亭中,不料亭不禁而入细雨微风。相与徘徊岸边霖中,见游人匆匆,迷雾重重,湖上涟漪朵朵,千嶂霹雳隆隆,时啸独狼,时起孤鸿。奎遂慨而叹:

星雨入微亭,明月湖难映。皆看游人匆匆行,奔走疾无影。

彳亍岸边汀,但见凄然景。饮断凉茶杯莫停,大醉不甘醒。

岁子闻之,曰:“诚君之所言,而古于今,知音难觅,知己难寻,既已知之,而又何愁?余常闻‘惜当时,方不负来时,不忘去时’,人生得意须尽欢,如此言,则万事万物顺也。”

奎曰:“诚哉,斯语也!余知希文曾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众语皆诚,余心不愿改也。所谓存世,当体世间滋味,有喜且喜,有悲且悲。”二子者相视而笑。又环湖行,奎泪眼莹莹,感时伤怀:

曾日风兼雨,星落点点雷击。环庭雀燕惊抚苑,叶坠木轻许。

岁子随即相和:

应做鹏高举,不畏阵阵霹雳。生当弃泪垂柳岸,静觅晚亭曲。

岁子问于奎曰:“何故至于斯,感时伤怀,霜天万物同哀?”

奎曰:“若谈此,则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始,而万物归于寂灭止。余所历盖坚,非一时可清也。然余唯以词解君惑。”说罢,道:

子衿风过,细微霖,暮烟雨打春落。

本是东山山木翠,却坠池中失色。

轻点枯荷,漫作残墨,叶满枝萧瑟。

子规啼泪,此事怎予君说?

重念旧日蜚多,云零星堕,万里悲尘客。

销霁初晴洁秽恶,一览人间澄澈。

羁旅漂泊,茫天独月,见寂寥空阔。

应书平仄,尽余生肝肺歌!

一曲罢,一曲生:

又是新年秋好处,夜来寒雨清风。 奈何初晓雾朦胧。朱山惟淡影,几点朝阳红。

将向苍穹识爱恨,怎诉肝肺平生?一杯浊酒敬孤鸿。笑知飘渺命,都付醉然中。

奎涕泪衣掩,岁子听罢,扶发而言:“君知屈原不?其有言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余以为斯言甚是。大丈夫行天下之大道,而又何悲泣零落?自其独者观之,则天下之大,唯我为我;其不独者观之,则天、地、日、月、山、湖、风、雨何者不为我之友,且古之屈夫子,虽去日已久,岂非若君之友?而又何哀叹?至于爱恨难辨,则应爱恨明,起落并,世路之长,岂能但久困于旧物而不愿内新;世路之短,岂能但久居于悲哀而不愿喜乐?所谓舍得,舍方得矣。以君之意,行君之事,安能因波而行,了无真己?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又何苦于我生之长短?既已苦之,何不乐之?”

奎泣不成声,唯颔首以示归之。奎之愁绪难解,遂邀岁子对词。见万里长风,辽阔烟横,叶落漫天红枫,云积月蒙,书:

红枝更见秋浓,醉悲风,千里烟波湖色,月朦胧。

岁子则喜如此微雨,见红枝而不愁,对:

清霖点,朱山漫,浪重重。莫叹人生长短,代无穷!

奎见湖上烟波渺茫,几点枯荷点缀其上:

细雨不知明月,悲风常晓秋凉。残荷孑立尚留香。只见朦胧江上。

天边忽见一轮新日,岁子欲其意微阳,听闻云雀离枝惊叫,引得崖边狼啸,对之:

霹雳惊离枝雀,虹霓映啸狂狼。初晴复见横新阳。再看粼漪波浪。

奎念去夜梧桐萧瑟,了无败叶,而新阳初下,天地金黄,再见已满地枯黄,踏窸窣,但见垂条,又有哀意:

昨夜梧桐萧瑟,今朝满地枯黄。才知良木败风狂。几点垂条树上。

岁子欲奎释然:

才送黎明迷雾,又迎破晓斜阳。浮云蔽日又何妨?终亮千峰万嶂。

奎若豁然开朗,如真逍遥。遂与岁子回亭。岁子煮茶,与奎同饮,虽茶如酒,相与枕藉乎亭中。子祥御马车往二子家中。是时,翩翩然雪至,但见天地洁白,世间遍素。

子祥叹曰:“天地知孰污孰白,何恨何爱,应喜应哀。至此,鄙人同释怀!”

冬许是更加洁癖,因为他令“天地洁白,世间遍素”。

秋将金叶带走,回馈哺育它待了三季的生母,冬在那上面积攒,积攒着水,积攒着温度,就待春再次归来,嫩叶刚发,旧叶重生,一道轮回。凛冽寒风选择了浴火重生的另一边极端,还好,那朵朵生灵护卫着生命,守住最后的温度。

万籁俱静,不同于夏,这回是万籁俱静。整个世界成了雪花的世界,他在完成雨曾经的使命。正如子衿赋所言“素满湖滨,景净生忻”,有谁不愿见到洁白的世界,又有谁不愿见到如此纯净的景色呢?

岸边丛木是洁白宣纸上的几点墨色,几棵青松挺立,就为见一见这遍素的世界,使雪花并不孤单,子衿湖畔也正因他在雪中挺立而不失冬的生机。垂柳仍是万条垂下,唯失去了绿丝绦。待春来,她将再次获得春风裁出的细叶。

悬月的夜,夜落的雪,映雪的月,黑暗也能成为洁白的居所。但正无误,初心不忘,本色不改。

总是在下一个季节写上一个季节,或许总是不去珍惜当下沉溺于回忆,而后当下也成为过去,又开始无尽的惋惜。

历过这一年的四季,我终于明白了,我并不只爱秋,我还爱春、夏、冬,我爱这个世界,我爱这的一切,爱雨,爱风,爱月,也爱雪。

生灵万物沉睡,休养生息,待着又一年的春晖,又一次轮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