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草地的头像

青草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22
分享

河套春来早

早就想看看河套的早春景致了,二月二这天恰好是星期六,我们便浴着温暖的春阳启程了。

从五原城西葵花公园附近的小路南去,我们奔驰在刚刚醒来的田野上。有的农田深翻过了,松动的土块儿就像起伏的波浪,连绵涌向远方。有的地里还蒙着一层白冰,显然是秋灌较晚的庄稼地。去年,淋漓半月有余的秋雨让葵花大面积受了灾,期待今年风调雨顺,赐给乡亲们一个丰收年。

“看现在的乡间小路多好,都是这硬化的水泥路!”丈夫感慨着。远远的,一片整齐的房舍出现在蓝天下。“咱们去年从这里走过,应该是个养殖场。”丈夫话音刚落,我们已来到了房舍跟前。

与其说是养殖场,倒不如说是个养殖小村,白墙蓝顶的彩钢房子一排挨着一排。室外开阔的围栏里,一群一群的羊儿们随地而憩,真像绽开了洁白的雪莲花。有的几只相依,静静地卧在洒满金光的地面,好温馨!有的夹着尾巴吃草,有的绅士般踱着小步,“咩,咩……”时不时来几声长调。有的似被春光沉醉了一般,站在阳光下一动不动。成垛的干草在院角堆叠着,金色的苇穗摇啊摇,宛若被春阳点亮的烛苗!

养殖场西南边,又粗又高的干草捆子成垛地堆积着,“看咱大河套!玉米、小麦、高粱等秸秆都是好饲料,牛羊哪有不肥的道理!”丈夫语气中满是河套人的自豪。

之前,我们路过这里时恰值盛夏,羊儿们都躲在屋子里乘凉,这咩咩满地的阵势还真是第一次见!

穿过养殖场,我们折而向西,不时有砌衬好的小渠映入眼帘,隔不远就有一道闸门,默默地守护着醒来的农田。

无边的田野间现出一片淡蓝色大棚,“贝贝南瓜种植园!”我认出来了,去年初夏时,我曾与那些水灵灵、绿油油的小瓜蛋蛋隔棚相见,金灿灿的小黄花扑朔若蝶。只是今年还早,大棚里的地膜齐齐整整,仿佛随时就会有嫩绿的小苗苗冒出头来。

广袤的农田里虽然无边沉寂,却又于静默间饱藏一份生机。你看,楞头圪旦村西的沃野平畴间,肥嘟嘟的羊儿成群结队地徜徉着,说是“云花”满地一点也不为过。蓝天,白云,沃野,羊群,河套腹地春意初萌,如诗如画!行进间,又有几排整齐的彩钢房凸现在路北,羊儿们都兴奋地跑了出来,惬意地享受着春光的温情!

忽然,一条南北向的大渠豁然而出!渠底较浅,断断续续露出点残余积雪。两侧渠堤上铺着厚厚的青灰色碎石沙砾。

“义和渠?不太像……”我有些疑惑,“好像小了些。”

“这哪是义和渠!义和渠可在那东边儿了!可能是沙河或是皂火渠。”丈夫断然否定了我。我们沿渠南行了一段路,停在东西横跨的节制闸附近。闸体上隐约现出“沙河渠第二节制分水闸”的字样。果然是沙河渠!没想到一次无意的路过,居然邂逅了一条百年老渠!

从节制闸北边标示牌的文字中知道,这确实是1891年由地商王同春集资开挖的沙河渠,蜿蜒近八十公里,从复兴渠皂沙分水枢纽开口,流经天吉泰,复兴镇,套海镇,隆兴昌镇,新公中镇,迎着乌拉特中旗德岭山的方向迢迢而下!

一条大渠润开多少“走西口人”生命的花絮!背井离乡的苦楚与辛酸,在黄河水的涛声中化作岁月的甜蜜!二侉子圪旦,赵三圪旦,张大柜,小沙窝,铁帽圪旦,倪家圪旦……多少人因你而来!直到他乡成故居!

“突突……”,不远处,拖拉机的马达声声响起!勤劳的乡亲忙着耙地呢!记得学校同事温慧卿说过:“春分前,麦进田。”离春分还有半拉月,人们已经开始为春小麦做播种准备了。人勤春来早,马达声声,大后套的春小麦踏冰而种,浴火而收,河套面粉名冠天下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河套北端,阴山脚下的平原之地我们未曾去过,时隔一周,我们便迎着阴山向北而行!

也许是五天前那场春雪的眷顾,空气格外湿润。北望,阴山绵绵,与远树叠合成一幅素雅的淡墨画。田野里呈现出个性的美。有的冰封雪覆,有的水光潋滟,有的春水初退,一地碎宝石光影斑斑。耙过的田地,融融软软地躺在春阳的目光里,畅意地舒展着。

梅令庙,多么熟悉的名字!美林主街北边,美林乡中学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长廊,我曾在这里汲取知识的琼浆,多少亲切的面孔,都在我心海一一珍藏!这方热情的黑土地,在我生命中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由梅令庙折而北上,迎着巍巍阴山,我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村名,和丰村,兰塘圪旦……这些名字常挂在姑姑的嘴边:“和丰住着你姑夫的大哥,你姑夫就是奔他来的……咱光明五队叫梁贵圪旦,咱住的是西营子。南边的和尚圪堵、北边的兰塘圪旦都有咱山东老乡……”

约半个时辰左右,一条油黑发亮的开阔大道横贯东西!黄河故道乌加河,今天的总排干公路修通了!两车道宽的南堤公路飘带一般曼舞绵延!满渠流凌水打着旋儿地欢腾着,绕堤东去!两年前,我们曾取道乌加河西上,准备去乌加河的源头------永明海子看一看,去听听那片海子是否还澎湃着古湖屠申泽不变的涛声,向阴山倾诉千年的思恋!

那时,乌加河南北两侧的堤岸都是沙石路,有的地段连沙石都没有。途中,车轮陷进了北堤的软沙中,好半天才挣出来……

望着阔然远去的乌加河公路,我的心儿早已生出了翅膀,迎着屠申泽的方向,沿堤飞翔!

车过乌加河便进了乌拉特中旗境,田里的草捆子明显多起来。不止田间,村子里乡亲们的小院中也都堆着一座座草山。

有些村庄房屋的建筑风格有了显著不同。就拿大后店来说吧,临街的房屋体现出了蒙古文化特色。雪白的房顶上、院墙上澎湃着一道天蓝色浪花。有的建筑还隆起了蒙古包式的圆形穹顶。白蓝相融,静静地诉说着蒙汉各族人民相依相守的幸福。

金家圪旦一带的房子就像嵌进了大山里似的,地基都是整块的大小青石。牧草成垛地堆积在房前屋后。经年的玉米棒子随意地在院墙外泼绘着牧民的富足。

我们驶入了去往巴音宝力格方向的335国道,这是近两年才修通的由河北承德直达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的国道。西海林大桥,粮台沟中桥……国道242,国道331的红色标志不时闪现在路边。国道242南北纵贯,可由甘其毛都口岸通达广西沿海,而331国道则是与335国道并行的东西横向通道,由辽宁丹东驶往新疆阿勒泰,是崎岖的羊肠古道的华丽变身!

不知不觉间,我们由335国道南下,来到了乌加河镇,曾经的乌拉特中旗二中所在地。镇子不大,街道干净,车辆穿梭有序。古黄河的主河道,北河乌加河曾在这里湍湍流过,因是古黄河故道的转弯末稍而被称为“乌加河”,蒙古语为“乌珠尔”,“末尾”之意,这片土地也便因河而得名。

穿过乌加河镇,我们时而西去,时而南行。羊儿大片大片地在田间涌动,牛马也多起来,一些小渠小闸也随处可见。偶尔会看到玉米压片、玉米烘干的厂房矗立在田野里。

咦?一条大渠东西横卧,河水滔滔而下。乌加河北边居然还有这么宽大的渠?渠体也是防渗衬砌,看气势可不是一般的小水渠。然而,环顾四周,却找不到任何文字标志。带着一份疑问,我们继续前行。

农田里,玉米秸秆打成的捆子或方或圆,列队苍穹下。我们在一块田边停了车,步入了大田。好大的草捆子!圆鼓隆冬像个圆柱体大油桶!横着枕卧在地面都快与我齐高了!我用手按了按,就像一堵墙,好瓷实!

“这都是机器打的捆子!”丈夫说,“来,看重不重。”我们试着往上抬,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我想起了刚才那些驶往田间准备装运牧草的大货车,还有的,草捆子装得满满当当,正源源不断地驶往乌拉特大草原,驶往各地的养殖场。再看看这铺了满地的草捆子,难怪丈夫一个劲儿地感慨,有这样仓廪富足的大后方,“中国羊都”不属于巴彦淖尔,还能属于哪里呢!“天赋河套”,名副其实!

我们一会儿驶入省道,一会儿又奔驰在村道上,无论哪一条道路都平展油亮。高标准农田如平铺的巨幅画卷,每一方田格都是那么平整开阔,在这样的田间耕作,各种大型现代农业机械似游鱼一般自如穿梭!尚待改造的农田里,高垒的堰垄也遮不住田地的肥厚,平坦。不久的将来,河套大地将处处是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再造新时代的米粮川!

忽然,眼前甩出一道砌衬的宽阔大渠来!浑黄的渠水裹挟着大大小小的冰块儿悠悠东去。我一下就想起刚才看到的那道渠,是从这里流过去的吧!

我们在桥头附近停了车,渠边的标识牌告诉我们,原来这是丰济渠,也是一条百年老渠,原名中和渠,是地商王同春继义和渠和沙河渠之后,于1892年独资开挖的第三条干渠。据资料记载,这是王同春利用了协成渠的旧渠道,组织“走西口”来后套逃荒的民众开挖的。

望着滚滚东下的黄河水,我感慨万千!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才让这阴山脚下渠网交织,黄河飞浪!

“咱们返程正好去二黄河三闸看看,那里应该是丰济渠的源头。”丈夫边说边驾车驶入了南去的田间小路。

正行驶间,“呼勒斯太”这个一闪而过的路标让我心头一振:歌曲《鸿雁》的诞生地!目之所及,几乎所有人家的屋顶上都雕了几只白天鹅展翅欲飞。有的两两相随,有的独自高歌引亢!每一只都是一个灵动的音符,流淌在呼勒斯太早春的大地上!

“美丽的白天鹅 畅游在湖面上 辽阔的大草原 多么宁静安祥 ……”

《鸿雁》原曲《鸿嘎鲁》依然传唱着二百年不变的过往,远飞的白天鹅与鸿雁相约在回家的路上!“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不论过去了多少时光,游牧的鞭声与农耕的芬芳在阴山下久久融合,融成一支思乡曲,浓郁,绵长!这片土地永远是游子梦里青青的芦苇荡!

今日的阴山脚下,崎岖山路早已变了模样,条条大路纵横八方!远嫁的妹妹再也没有路途遥远的忧伤惆怅!蒙汉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唱响了河套今日的繁荣,富强!

春天来到了河套大地,人们在回春的路上奔忙!大卡车、拖拉机拉着肥料奏响了早春新曲,播种机“突突突”耘开冰碴,种进了希望!

穿过呼勒斯太,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乌加河身边,一对对水鸟在水中畅游,在田野翱翔!跨河南行,我们很快到了天吉泰地界,一处处大型养殖场时不时与我们擦肩而过。天吉泰宏腾肉牛科技园,宏泰肉羊养殖园,金草原集团……还有的没能记住名字。

难怪人们说“全国羊肉看内蒙,内蒙羊肉看巴彦淖尔”,巴彦淖尔,全国唯一的羊肉可以四季均衡出栏的地级市!河套人自主培育的“巴美肉羊”早就香飘中东、东南亚!听着音乐,住着别墅,冬有温控夏享喷淋的“金草胡羊”与“国宝羊”小尾寒羊以及华蒙多羔肉羊、戈壁短尾羊等众多羊儿们一起,走过历史的潮落潮涨,与这阴山、黄河共谱一曲“天赋河套”“塞外粮仓”的千古绝唱!

午后两点多钟,我们站在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第三分水枢纽,即二黄河三闸所在的大地上!

“轰……轰……”春水出闸的轰鸣时时震荡着耳鼓,似春雷滚滚,若飞瀑湍荡!全程砌衬的二黄河就像刚刚苏醒的卧龙,浩浩汤汤!近岸处,残存的冰雪点染着冬的最后一抹清寒。挡不住的春水滔滔,明媚了又一季河套春光!

“思源”两个大字红似燃烧的火苗,缭绕在形如水滴的巨石之上。让人一下子想起了那些滚烫的岁月!1965年,总干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三分水枢纽建成了!众多水工建筑物气势宏伟,岿然而列!

你看,西南方,一道泄洪渠闸眺望着黄河母亲的方向!既可泄洪入黄,确保二黄河的安澜运行,又能在黄河水位高时将凌汛水倒引而入,通过三闸下游的各级渠道输送到乌梁素海的心房!北边,丰济渠和复兴渠的两座闸门与泄洪渠闸相向而立!佑护脚下这片土地,世代昌旺!

漫步在三闸二黄河北堤,我们迎着丰济渠和复兴渠进水闸的方向走去。一列火车由东向西驶来,长龙漫游天地阔,大河浩浩向日歌!我们从包兰铁路下面的涵洞经过,走近了复兴渠和丰济渠的进水闸口。“哗……哗……”闸门大开,黄河水欢跃着,喷张着!

丰济渠原名“中和渠”,又叫“天吉泰渠”,自南向北将河套灌区分为东西两部,也是临河区与五原县的分界线。丰济渠见证了历史的沧桑!1940年3月下旬,傅作义部队就是以丰济渠为天然防线,向据守五原的日军发起了勇猛反攻!“五原大捷”,一战辉煌!

今天,扩建近一百公里之长的丰济渠拥一渠春水飞奔而下,带着对河套人民的满腔深情,输送着富裕,迢递着安康!

与丰济渠呈“人”字形排列的是复兴渠。“五原大捷”之后,为解决抗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沙河渠、皂火渠、广泽渠等十多条渠道的引水难题,傅作义部队和当地民众在丰济渠口以下开挖了这条渠。因有医治战争创伤,复兴家园事业的深远意义,因而称之为“复兴渠”。

向北望,丰济渠与复兴渠的浪涛之上,正在施工中的包银高铁若长龙凌空而跨,与南边的包兰铁路咫尺相望,一辆辆挖掘机一字排开,忙碌地曲谱着河套大地的今日华章!

河套春来早,一渠渠春水带着黄河母亲的第一声祝福,流向期待了一个冬天的海子,田野!

“欧,欧……”回眸云海间,是远行的鸟儿们归航!“天苍苍,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春鸟飞回来了,八百里河套奏响了春的乐章!到处都荡漾着温馨,喷薄着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