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的“风”
东太湖的风拂动岸边的苇叶,叶尖扫过水面,晕荡开去。惊醒水底千年前的陨石、瓦罐、陶轮,也触动了龟山寺塔上的铜铃。
风穿过底定桥,裹紧了行走桥上情侣紧握的手,在梅开雪海的时候,登上塔顶,观赏邓尉山的雪景。
草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心决定,当冬季的风拂过上崦湖的湖面,冰冻的浪也就影像了风的形状,曾经过了桥的姑娘或已成为新娘。
塔下老街玉壶弄吹来的风裹挟着细雨弯过磨方弄的巷子,在南街拂过行人的衣角,滴雨斑驳了北石家园的墙壁。上街的夕阳映在下街的河面,空气中木桶烤鸭在炭火里煨香,温暖了镇上人们的胃肠,古镇的烟火在时光里延荡。
东太湖的风是贪吃的,为了满足胃口,那么多的山都秀色可餐:金鲤山、米堆山、龟山,就连吴王夫差都在虎山养虎。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木荷。
东太湖的风是好色的。潭山的樱花开了,远望白茫茫一片;窑上的桂花盛的时候,地上满是金黄。
香雪海的梅花:青的、白的、粉的、红的、墨的,好不热闹。
我挥笔写下《赏梅》:三月雪,十里梅,粉墨奇枝俏不同,怜爱舞春风。岁数飞花黄梅闹,溪路无语空自笑,冬笋小露草尖角,争把春来报。百家酒,千寻客,骚心最是真性情,醉卧别不同。人面梅香两相痴,客赏入画花蹊径。稚子偷拮骨朵儿,翻手袖囊中。
太湖的风是有佛性的,狮林寺、云峰寺、石嵝寺、天寿禅寺,洞天福地,湖光山色。憨山大师结庐石壁寺,柴庄岭圣恩寺仍活在《红楼梦》宝玉栊翠庵探梅故事中。邓禹草堂钟声悠扬,司徒庙“清、奇、古、怪”的柏树浸润了不屈的精神。
东太湖的风是豪气的,饮过“七宝泉”,在侠客岛度过了一段烽火时光,剑舞漫山岛,占据了八部天龙的侠名;路过元(玄:避康熙皇帝讳)墓山时封了将军,当温柔拂过“吴梅村墓”后便染了诗情;到“玉器街”时已很温润,漂亮的样子刻画于”核舟记”上,收藏在浮庙墩。
东太湖的风吹动天边的云朵,让我欣赏到了铜井山边的晚霞,石公山的夕照,瑟瑟夕阳倒映着安山旁的湖水,倒影红了山上的枫树,黄了石壁寺的杏叶。
鸥鸟围着渔港村的船帆欢快的掠入水里,又一仰脖迎着夕阳冲上天际,向着玉屏山逐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