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陆游在《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词里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陆游是在南郑县登高瞭望终南山时,大胆想象,有感而发的。词中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南山月”形容成一个多情的女子,体现了作者一心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谁似”两个字,突出强调了南山月的多情。陆游放飞遐思,奇思妙想,以浪漫主义情调,勾画出一个多情的“南山月”。我想,小凤博览群书,深知其意,借用陆游这一典故,敞开情怀,将自己也称作“南山月”了!可见小凤的多情,多情得就像南山月一样。于是也就会不难理解,小凤有这样深邃的内涵,故而就将这本书,称作《南山有月》了。
“南山”即“终南山”,亦即秦岭。这个被称为父亲山,中华龙脉的南北分界线,其宛若飞龙,又称屏障,蜿蜒起伏,连绵不断。待到天晴的夜晚,明月高照,洒下缕缕银辉,更觉神奇,静谧和温馨。陆游当年不写南山的其他景物,单写南山明月的多情,是陆游情怀的展现。小凤与先贤产生共鸣,将这一品牌,即成头衔,作为名片,可谓慧眼识珠。
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唯情所化。”故而情为诗人的主线,古代诸多的经典名句,无不包含一个“情”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诗仙对汪伦的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对慈母的亲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笔下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元好问问得真切,刺痛了多少个痴情中的迷茫者。
小凤的多情,则是多方面的。故而小凤的人脉广,人缘好,和者众。我从她的作品里,也读到了更多的“情”,不乏有亲情、爱情、友情、人情、诗情等等。今天从这本《长安诗人诗丛》之王小凤的《南山有月》卷,也会读到更多有关“情”的描写。
如她写的《怀念母亲》:“而今悲歧路,不忍秋风来”,抒发心中的哀伤之情。《诉衷情·盼大姐康复》:“年来心事一重重,秋叶若飘零。姐夫魂断方别,大姐病何匆”(上片),既是同情,又是安慰,充溢着挥之不去的亲情。特别是《录女儿言》中,描写女儿上市场买嫩核桃,看到农家女在大热天里,汗流浃背地剥着黑褐色的绿皮,于心不忍,如她尾联里写道:“阿母莫杀价,由她随意称”。一个对社会底层的农家女,生活的不易,所产生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可见诗人关注社会,关注弱者之情,多么难能可贵!
当然,在这些“情”里,我最看重的,还是小凤的“诗情”。
她从爱好诗词到参加诗词学会二十年来,所担任的要职,取得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她是一个有集体荣誉感,有事业心的佼佼者。她将内心深处的情渊,不时地外溢出来。如她在创建三秦女子诗社时,集大家的智慧于一炉,将这个团体,逐渐地推向了全国。她在《贺三秦女子诗社成立》中写道:“结社天街上,春风十里宽。群芳绽冬月,璞玉出荆山。围坐裁云锦,比肩皴蕙兰。明朝寻咏絮,紫陌道边看。”诗中的“天街”,就是现在的朱雀大街,是诗词学会所在的大街,唐代也称“天街”。
孟建国名誉会长以《陕西女子诗词:五朵金花和长安十二钗》为《长安诗人诗丛》的序言里说:“王小凤是陕西女子诗词代表性人物之一,三秦女子诗社创始人。”她不但在陕西诗词界颇具影响,在中华诗词学会乃至全国诗词界,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回想在女子诗社成立当初,便以“格物致知,守正创新”为社训,以“真诚坦率、优雅从容”为社风,旨在弘扬正气,端正创作理念,倡导健康风气,引导优雅的生活。可见她们所推崇的境界,和诗人的追梦人生,以及所秉承的价值观念,是与时代同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女子诗社成立以来,逐步荟萃了全国各地许多优秀诗人,成为活跃在三秦大地上,异军突起中的领先者。女子诗社也被社会所关注,成为我省诗词界最为活跃、最为靓丽的社会团体。但小凤并不以此为满足,她要开创更新更大的创作平台,为女诗人打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她又于2019年8月25日,在省诗词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和当时的常务副社长王秦香一起,赶赴北京聘请著名文化学者蒙曼担任名誉社长。如她在《赴京聘请蒙曼教授出任三秦女子诗社名誉社长有记》:“京邑欣仪咏絮才,殷殷关切向兰台。一杯冰饮盟鸥鹭,不尽清风拂九垓。”真实的记录了当年聘请时的心情。而蒙曼教授也不负盛情,如在这次《长安诗人诗丛》的序《无负浅碧与深红》中所说:“这样摒弃了功利和俗念的相见仍然令人陪感兴奋。”并“被她们的真诚打动”,爽快的答应出任名三秦女子诗社誉社长的请求。
特别是三秦女子诗社正在如日中天之际,小凤不贪功、不占位,激流勇退,主动让贤。她把诗社社长的位子,主动让给了更年轻的王秦香女士,自己甘居二线,实属难得。这种高风亮节的举动,都使我当时极为感动。如果没有对诗词这种痴爱之情,又何以如此呢!
以我个人理解,诗词的教化功能,在于对诗词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就是思想境界的锤炼和升华的过程。诗词不但陶冶情操,更能提高人生格局。怎样的思想境界,就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我在《试谈胡少杰的诗意人生》中写道:“诗词的教化,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显示。由此可见,读诗和不读诗,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作为每位诗词爱好者,大家都在创作过程中,人生品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作为“长安诗人”的王小凤,总会以情为主线,处处留心,时时抒情,扑捉灵感,聚焦成《南山有月》这部优秀诗集。成为陕西省诗词学会第一辑《长安诗人诗丛》之一者,是值得庆贺的。
我和小凤在学会相聚也有十多年了,印象良好。总感到小凤为人亲和,善解人意,是位乐于助人的性情中人。她才思敏捷,天性聪颖,有作诗的天赋。希望她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以亲民的视觉,洞察的魅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来。
在这里,不妨再用小凤的《千里赶赴三秦女子诗社“春天的旋律”诗词雅集》作结:“朝辞南粤午归秦,迟日曲江会丽人。迎迓一时花胜酒,别离三载笑逢春。山川萌绿喜新雨,鹰燕高飞向绮云。无限风光游子意,还依细柳系殷殷。”小凤现居广州,虽远千里,这边无论是诗词学会,还是三秦女子诗社有什么活动,她都会不辞山高路远,往返高飞。这种对诗词的“情”,是永恒的,更是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