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城》的头像

《平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9/28
分享

李懿玲 | 春不晚

大同是个不甘寂寞的地方,冬夜的树也怕漫无边际的黑色,亮起的彩灯把整座城市点缀的宛如霓虹花园,但到了春季树木就不再寂寞了,所有的寒意都被春风吹散,鲜嫩的绿色让古城焕发生机和活力。在历经寒冬后我的家乡平城终于又开始展露春天的种种迹象。所有白雪都在土地上融化,所有结冰的湖面都将再次变成温柔的水,去年秋天的落叶还停留在湖水里歌颂春天。

总有人说大同的春天很短暂,我却不这么认为。

其实春天已经无声无息地来了很久,我每天都看着那株长到我三层楼窗外的、高大的树。那么孤独的树,我依稀记得它在冬天的样子——所有树枝都像是恐怖电影里鬼魅一般的干枯,了无生气的棕色在雪白的冬日背景里像是勾边笔画出来的那样,分外明显。它和萧瑟的背景一起构成了一副冬日的画卷,在闲暇无事停下手里的工作时,我总喜欢看着这棵树思考一会儿。当天气逐渐转暖时,它像是被春风唤醒,枝头开始冒出不起眼的小包,那些小包逐渐变成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当四月的某一天我再看向窗外时,枝叶浅黄色与嫩绿色相交着,繁茂的春意让树枝压弯了,垂下的枝叶像流苏一样随风摆动,我惊叹于春天的力量,而我窗前的树只是万千春色中的平凡一隅罢了。

其实我早应该发现春天了,当我漫步在古城街头,路边的花朵也竞相绽放。最早开放的是杏花,它翩然而至,洁白的杏花婉约又美丽,金色的花蕊让杏花平添了几分俏皮。但大同的倒春寒是不怜惜她的,在几场微微寒冷的春雨后,杏花落了一大半。我走在路上看着晴朗湛蓝的天空,踏过杏花点点白色的花瓣时想起了一句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还记得在天气刚刚转暖时杏花开得正旺盛,洁白的花朵爬满枝头散下芬芳的影子,我脱去冬日厚重的衣服坐在杏花下矮矮的凳子上仰头看着那些娇嫩的花。再时不时小口啜饮着新茶,我想起唐伯虎坐在桃花树下饮酒作诗闲梦三千的场景,竟在一瞬间像是与古人有了精神上的交汇,只可惜我没有酒,茶也只是潦草装在蓝色大理石花纹的运动水杯里。

那时天气还是有些微凉的,随着春风送走更多这座塞上古都的凛冽,在街边树荫下乘凉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头发花白却毫不缺乏精气神儿,下棋的下午、闲聊的闲聊,在每个公园里,在城墙里安静的善化寺前,在城墙旁的小广场上......你都会发现他们的身影。晒着太阳微眯起眼,在沉默不言的岁月里青春溜走,不再平滑的脸蛋却能挂上安逸的笑容。阳光越来越好,我们本地这些可爱的大爷们在激情的切磋后拧开杯盖,惬意地喝上一口茶,满意地“哈”上一声。春天的茶总是鲜爽甘怡,品位的同时也真切地让人意识到人间年岁一年年的过去。在无数个春天里漫步,看过了几度嫩叶与娇花的盛放与凋零难免感慨万千,但好在春天不会失约,所有凋零,都只是暂别。不知道这些时趣盎然的大爷们会不会在伸展肩膀放松时,在脑海里闪过多年前的春天里自己年轻的模样。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盛开的花也越来越多,粉色的桃花也像热情的火一般窜起了春意。大同不缺寺庙,或许可以说大同的寺庙都是非常独特美丽的,从气势不凡的华严寺到寂静古意的善化寺,从琉璃闪烁的法华寺到清幽淡雅的纯阳宫,所有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庙宇中都有春天的影子。城墙边上更是花开的热闹,一簇簇一丛丛,让庄重的城墙多了几分柔情。丁香花的香气总是要比它的花本身更快得让人发现,喜爱丁香的人驻足欣赏更揽花香傍衣袖,厌恶这股香气的人加快速度离开,去寻找他喜爱的其他花朵。每个人心中的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春天,从而忽视生活中的春天与处处惊喜,我们应当走出房间,走到真真实实的春日里,静下心来去品味去体会每一个春天。毕竟在严寒过后,每个春天的我们都是崭新的,虽然眼睛无法像孩童时代那般清澈明亮,但这双眼睛亦是看过更多风景与沧桑的,我们通过崭新的自己会发现不同的春天。

伴随着春天一同到来的还有无数崭新的期待与计划,许多想法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般被春风送入脑中,忽闪忽闪的翅膀卷起变革的闪电,让许多沉睡的想法与计划复苏。

在世界读书日那一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茶香氤氲的阅读交流沙龙,沙龙的主题是关于读书的。大家都带去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分享,作为一名新人我畏手畏脚地看着各位前辈,到后来越来越沉浸才逐渐减轻了紧张感。我们在静静的品茶,在一番自我介绍后大家轮番深情地朗读着自己中意的文章,而我听得很入迷。沙龙后我不由得想,学生们忙于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大城市工作的人疲惫的在地铁上发呆,目不识丁的人只能通过他人的语言参悟一本书,战火纷飞的土地上读书更变成一种奢侈。我们是不是应当更珍惜读书的机会和能够静下心来去读书的这份心境呢?读书没有最好的时机,但每一次阅读之后都让我们得到焕然一新的感受,在我眼里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并记录的感受是动人的。但想法在脑海中盘旋,真正提醒我的还是今天早上我的手机蹦出的每周使用屏幕时间提醒,上周的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达到11小时20分钟。但我自己清楚这11个小时里完全没有阅读的占比。我不由得在心里骂了自己两句,随后打开了没看完的半本书,暗暗在心里计划着如何不让春光白白溜走:我要多读些书,其实我本来就是喜欢阅读的人,但在现代生活中节奏越来越快,当视频软件和几秒钟便能让大家哈哈大笑的段子红火时,书籍需要静下心来才能仔细阅读。读书这件事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美,所有动人的诗句和煽情的文章都让人沉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喜好,文字与书籍的美好之处在于它拥有跨越物理距离与时空距离,像是无形的丝带,把志趣相投的人拉近身边。我想静静地去阅读去发现,我可能需要一处阅读的好场所,或许是咖啡店寻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下?或是在大同那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图书馆里?又或许是窗外无限温柔的春色里寻一处树下的椅子?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当所有古老屋檐上的野草都像被春风拉得更长时,我正静静地走过一株株茂盛榆叶梅,穿过城墙的阴影时心里不由地奏起乐,却也不是什么阳春白雪的高雅音乐,只是像孩童们弹起的透明玻璃珠时那样清脆的“叭叭”声。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愿意阅读,完全不需要一个专门阅读的场所才能投入。听说最近城墙周围海棠盛开得正美,我想,我总是要找一个春日和煦的午后和好友结伴去称赞她们一番的吧,那时最好带上一两本书,带上一杯粗糙盛放却香气凛然的茶水,在这座城市触手可得的美景与惬意中,让那些脑海里翩翩然的蝴蝶飞入古城的花丛中。

(原载《平城》2025年第一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