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雨霜的头像

宋雨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6
分享

外婆的慢哲学

下楼取快递时,遇到一对祖孙。小男孩大概三四岁,跑得飞快。头发花白的老人应该是奶奶或是外婆,在后面追着,喊着“慢点跑,别摔了”。小男孩停下来,冲着老人笑一笑,又继续跑。老人有些跟不上,只好在后面提醒“慢点,慢点……”看到这样温馨又有趣的一幕,我会心一笑。“慢点,慢点”回味着老人的话,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暖意,外婆的脸庞和声音浮现。曾经,她也提醒我,慢点,慢点。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令人怀念的生活哲学啊。

那时,我是留守儿童,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我是个急性子,做事也有些毛躁。在我眼中,外婆总是慢吞吞的。初春时节,我们一起在山坡上种洋芋。外婆用锄头挖出直直的土沟,我来放洋芋瓣儿。很快,几篮带芽的洋芋瓣儿都被丢进土里。外婆挖土沟的速度都赶不上我了,我洋洋自得。她来准备填土时,却发现我丢得东倒西歪,每一瓣儿离得很远。

“幺幺,要慢慢放洋芋瓣儿。芽子朝上,放稳一些,每一瓣儿的距离大致相同,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密……”不等外婆说完,我打断她:“哎呀,那样太慢啦,好久才丢得完?”

外婆蹲下来,重新整理我丢在土沟里的洋芋瓣儿:“做事不能急躁,你看似图快,洋芋芽朝下不好长,隔得稀拉拉的,后面收成也不好......”我也只好蹲下来,跟着收拾我留下的“残局”。本来晌午时就可以收工了,却因为我一味图快得返工。那天吃过晌午后,我们回到地里把剩下的活儿干完。

洋芋瓣儿埋进了土里,犹如盖上了厚厚的土棉被。我很兴奋地问外婆,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新洋芋。她说不急,洋芋瓣儿的嫩芽埋进地里,慢慢长啊,就像人得吃饱了,才能长出藤藤,四五月份结出新土豆。

我和外婆之间关于慢与快的故事还有许多。秋天,收回家的稻谷晾晒在院坝上。外婆交代我用耙子翻晒稻谷。想着去玩,我随意在地上扒拉几下。外婆看到后,又教我要慢慢地翻晒。她拿着耙子从院坝一侧往前推,到了另一侧后,又往回推耙子。外婆翻过的稻谷,出现一条条有规律的棱,像小河,也像小路。“翻晒谷子也莫急,慢慢推耙子,各个地方都要推到位,这样谷子才均匀,晒得干......”好吧,我再一次被外婆的慢征服了。

外婆总说,慢工出细活。在我看来,她的确做到了。忙完地里的活后,她时常在阶沿上坐着,慢慢地缝布鞋,或者缝背系。晴朗的夏天或者秋日,她在竹篱笆上晾晒干菜。她小心翼翼地翻捡着干萝卜条、干南瓜条,放进簸箕,端进屋子。外婆有时实在太累,在阶沿打盹儿。我问她:“外婆,这么多活儿,什么时候干得完啊?”她叹了一口气,又缓缓地说:“没事,慢慢做嘛。”

那时,我总盼着父母早些回家,时不时问外婆他们好久回来。外婆摸摸我的脸,爱怜地说“幺幺,慢慢等,不着急,爸爸妈妈一定会回来的......”这一次,我和外婆终于一致了,我们都在慢慢地等着。她在等她的儿女归来,我在等我的父母归来。

慢慢地,我长大了,离外婆越来越远。每次分别时,她坐在屋后的凳子上目送我们,交代着“开车慢点啊,莫着急,注意安全......”我们的车子慢慢离开村后的小路,外婆的身影也渐渐变得模糊,直至消失。

工作后,好几次遇到烦心事,我给外婆打去电话。她听出我的心事,安慰着“幺幺,不着急,事情再多一样一样地来。放宽心,慢慢做......”外婆的话,犹如定心丸,慰藉我慌乱的心。有人问她,外孙女怎么还不耍朋友,外婆回答,不急,慢慢遇到合适的再说。

如今,我终于理解外婆的慢了。这是她的慢哲学,藏着对乡间生活的隐忍,对日复一日劳作的坚持,对儿女子孙的牵挂和爱。更重要的是,一辈子和土地、阳光打交道的外婆深深懂得,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她用行动教会我,慢就是快。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谷子灌浆,孩童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她就在岁月里慢慢做着,等着,盼着。

这个秋日的清晨,我暂时放下近来手中的事情。给自己一个慢的上午,闻花香,看孩童嬉闹。这个慢慢的上午,我慢慢地陷入回忆,想起外婆和她的慢哲学。我将用余生,去实践外婆的慢哲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