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双手,是呐喊的双手
那地下满是乌金,但他们两手空空
46000矿工的冤魄
曾匍匐着用乌黑的矿灯,勒紧的麻绳,
用在鬼子眼里“不如一匹骡马”的生命
积累原始财富
一株枯树,空荡荡的鸟巢
弓形的脊梁,挥钎的背影
一只蝼蚁正爬过脚下
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
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十月革命炮响,雷霆动
工人运动,边区烽火升腾!
有裂缝的地方,就有阳光照进来
伟人在陕北转战途中运筹帷幄:
正太战役应尽可能提早举行……
战场上空 曾掠过2只小白鸽的动人故事
那是聂帅牵着八路军战火中救出来
日本小女孩美穗子
这一刻,他是拿着糖果俯身哄孩子的父亲
这一刻,她是老乡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坐在晃动的箩筐里,甜甜的雪梨
围绕着她
一位爱憎分明的将军,敞开太行的胸襟
穿过战争的阴霾,将光明与和平的曙色
重塑于未来的白纸
不能忘却的陈庄歼灭战
又来到这“横岭晴岚”的灵寿八景
苍柏愈翠,鲜花愈艳
犹记得,跌姑崖上的酸枣树呵
似杀敌的刺刀
清明时节人群呵,从碑亭蜿蜒至山下
“晴明日常有岚气”“若虎豹居而龙蛇走也”
典籍里的文字,埋下伏笔
近86年了,坡门口老槐树身上的弹孔
以扭筋转骨的态势,成为记录者
近86年了,战火升腾的硝烟里
仍回荡着灵寿人民编织的曲目:
手榴弹一个劲地崩
敌人乱了营……
默诵一遍碑文吧!回顾一下历史
1939年8月秋天,月亮正圆
庄稼泛黄的山岭上
鬼子企图把罪恶的侵略之火,推向陈庄
一场大规模的山地歼灭战
一触即发!
正在村东南头道沟上课的抗大二分校学员
发现,当即开火,并向后方报警
……
西边就是硕果遍布的太行
昙花楼在北,鲁柏凝烟在南
贺龙元帅在不远处,刘家沟的民房里运筹
布下口袋
“机关枪咔咔响,
贺总领兵打埋伏”
民歌《陈庄战斗》
在山沟沟里酝酿
慈河揉碎了落日,新填一阙《满江红》
英雄,撒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上升为永恒的星辰
周围的老乡们带上半袋红枣
热腾腾地小米粥,抬着担架穿梭其间
……
老槐树,将这一切都刻进了年轮
诗人田间笔下贺龙是这样的:
枪林弹雨中,他走上山,冷笑一声
“一块石头也不许他侵犯!”
百姓眼中的贺老总是这样的:
叼着大烟袋,爱遛马,爱打篮球
拔了几棵地里秋萝卜,改善伙食
坚决要给老乡钱
你也许没听过冯沟村的歌谣:
“行到横山岭,碰到八路军,嘁哩喀嚓,端枪瞄准,
嘁哩喀嚓、嘁哩喀嚓单打日本兵!”
骨头里矗立着江山
老区血脉里,慷慨中山的因子汩汩流淌
(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所击无不碎,无一人降)
在张家庄召开的庆祝大会上
贺龙高瞻远瞩指出
——这是毛主席《论持久战》战略方针的伟大胜利
掌声在太行山里起伏绵延
……
老槐树也抖了抖新生的枝干
树叶响得震天,拍痛了绿色的手掌!
看,陈列馆内
一只支前的荆条篮子、砍向敌人的大刀
包括收缴的鬼子头盔
皆在时间里锈蚀斑驳
民族之魂长出锃亮的牙齿!
擎住了下坠的天幕
中国抗大军政大学的军号声此起彼伏
响彻这里的沟沟坎坎
听村里老人讲,他们曾在俺家乡办学开过会
战火中办学,战争中成长
篮球比赛的身影,矫健如松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抗大精神在太行山上放射光芒
孙毅老将军的军挎包仍在
他清癯的目光映出老乡的笑脸
骨灰已楔入灵山寿水
今天,长空如洗
站在跌骨崖处眺望
阳光为丰碑镀上了青铜的色彩
老区的乡村振兴,正以党建为引领
红色赋能绿色发展
在这里上交织着滨河生态新城画卷
陈列馆研学小分队的姑娘们
进学校、村庄、工厂、社区
探寻历史碎片,讲述灵寿故事
将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太行精神、抗大精神、老区精神
一点点细心擦亮、实践
秋天正向我们一点点靠近
万里长空,忠魂高蹈
第86个海晏河清的日子里
正流淌着幸福的颂词
请到这里,来一次洗礼吧!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老区的土地,赤 橙 黄 青 绿 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