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忙
《白露为忙》
张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父母皆去,思之过往,改霜为忙。
白露将至,秋雨滂沱。农田苍苍,镰刀晃晃。
白露糜,秋风谷。每逢白露时节,晋西北的田野便翻起金色的浪涛。农人需赶在霜期之前抢收黍谷,尤以黍糜为急——这娇贵的作物一经霜打,颗粒便簌簌零落,叫人怎不揪心?
五更天光,薄雾如纱。寒气砭骨,草叶凝珠。晶莹的露滴随着吱呀牛车声轻轻颤动,与农人稀疏的咳嗽、赶牛的吆喝交织成秋晨的序曲。
父母驾着牛车下地时,露水正盛,没几步便浸透了鞋袜。但见他们左手攥住黍穗,右手镰刀轻扬,"嚓"的一声,黍秆应声而断。动作需得轻柔,将割下的黍子小心码在茬上,稍一用力,金灿灿的谷粒就会溅落泥土。待到日头西斜,再将黍捆装车,牛车吱吱呀呀碾过田埂,载着沉甸甸的秋实归场。
最惧南风骤起。风过处,黍穗扑簌簌地掉粒。记得幼时某夜,全村人举着火把冲进黍田,用木棍将黍秆压弯。火光摇曳中,但见无数双手在黍浪间起伏,与风魔争夺着活命的口粮。
农谚道:"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这节气既含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阴气渐重,露凝而白"的天地至理,更浸着农人"一夜凉一夜"的焦灼。金色黍浪里挥镰的身影,是写在黄土上的生存诗行——所谓白露为忙,原是大地对赤子最深的托付。
暮色中吟起《蒹葭》,忽觉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莫不是披着白露的故乡?杜甫的句子蓦然涌上心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珠映着月光,月光照着归人,归人的衣襟上,还沾着黍穗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