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陪了我近两个月的老皮沙死了!我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悔恨不已。鱼的死去,我觉得我刚找回的童年又渐变得缥缈,虚无,遥远得失去了载体,一切又那么地不可触摸;我慢慢找到的儿时玩伴,现在也因为它的死去而又如惊鸿一瞥,徒留空空的云,没有光泽,亦无清风明月,让人长吁短叹。
我呆呆地望着那依旧漂浮在水面上的几片菜叶子、几缕水草的浅浅的绿,那绿的边缘已经有些臃肿苍白的鱼的尸体,从未有过的痛苦和愧疚,像小时候被篾片划过手指一样,令人疼痛。更让我产生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在一个月前,因我的疏忽大意,它什么时候从鱼缸里跳出来,在地面上挣扎了多久,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事,才跳跃到距它两米多远的那盆绿植之下栖息,并且有幸地存活下来,我一直在想象那个惨烈的画面。只是当我发现它的时候,它本就并不光滑、粗糙、灰褐色的身子,因粘了尘埃,颗粒物,绿植的老叶碎沫而几近坚硬,活脱脱一截枯木的模样。它不知躺了多久,但还喘息着,仍然活着。因我的粗心而几乎抵上鱼的性命,我的心在滴血,在颤抖,好在这次有惊无险,我的罪孽并不那么深重,但也不可饶恕,我以为。当然,这是我自我开脱,寻找借口而已。之后一段时间内,我对鱼的照料可谓是尽心尽力,频繁的给它换水,准时地给它投食,就连水草也不断更换。我曾以为这样下去,我和鱼就能一直相伴下去,就能在鱼的身上看到我那遥远的童年,和那些早已失去了联系的伙伴。
这鱼是我从镇上的一个老渔民那里讨来的。那天因工作原因,我下到镇里。办完事经过镇上的市场时,我发现一个老渔民摆卖的鱼摊上,有一只小时候常见但现在已不多见的鱼,我们叫它伏地龙,也叫老皮沙,书名叫什么我并不知道。回来后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它的学名叫叉尾斗鱼。属丝足鲈科鱼、斗鱼属鱼类。它身体稍延长,背、腹缘轮廓线浅弧形;头侧扁;吻短,稍尖突,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径;前、后鼻孔相隔一段距离;口小,上位;上、下颌均具细齿;唇较薄;无须;体被较大栉鳞,排列整齐。体灰绿色,背鳍及臀鳍灰黑,边缘红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已被引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生活在缓流水或静水等浅水区域。性好斗,喜阴,喜隐匿。属夜行性鱼类,白天也摄食,夜间比较活跃,能跃出水面。食性颇杂,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昆虫幼虫,也食丝状藻类。
我把鱼放入已纪空了几年的鱼缸里。像小时候一样,我还特意到河里捞一把水草,捡几颗鹅卵石放入鱼缸,给鱼制造一个真实的水域。也像小时候一样,每次吃饭的时候,将几粒米饭用指头揉捏成碎沫,再放入鱼缸(小时候就这样,鱼也能在缸里活得较长的时间)。有时扯一点青菜叶,将其撕裂成指甲大小的形状放入鱼缸。看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欢快模样,我也跟着欢快起来。给鱼缸换水,给鱼儿投食,坐在鱼缸边看它自由欢快的游动,就成了我下班回来难得的惬意了。
坐着坐着,我就会看见几个少年在青绿的田间抽水捉鱼的画面。那时我们上小学。放学回来,我们将书包一扔,每人带一个脸盆或铁桶,齐刷刷地向田里走去。在插过秧苗的田头坑,在流水潺潺的沟渠,这些少年捞起裤脚和衣袖,下到水里,用我们稚嫩的双手捧起泥巴或石头筑起一道道泥墙,从两头隔断一方水域,然后几个人轮流用脸盆或铁桶将截断的那个区域内的水抽干。待水干涸之后,我们开始抓鱼。有时运气好的时候,能抓到一两斤鱼,其中以泥鳅,塘角鱼,七星鱼(点称鱼),黄鳝鱼为主,还有就是老皮沙;如果运气不好,也能收获二三两小鱼。有时也有小虾,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将小米虾过一遍清水,然后直接放到嘴里咀嚼着。那美滋滋的味道,至今仍记忆犹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大家都脏兮兮的回到家,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把鱼煮了,连油都没放就吃起来。然后又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去赶下午的课。
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一年到头大家是吃不了几片肉的。富裕一点的家庭也可能只是做到不必为一日三餐的油盐而唉声叹气而已。能吃上鱼哪怕只是几条小鱼,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运。而对于老皮沙,我们是不吃的,国为这鱼的皮肉比较粗糙,坚硬,皮质也厚,不好吃。通常情况下,这种鱼我们也懒得要。
有一天阿虎突然说,我们拿回去放在瓶子里养着玩,怎么样?每人两只,看谁养得久。小伙伴们都赞成。我们都没有养鱼的经验,只是把鱼放入一个敞口玻璃瓶里,盛上水,丢几颗小石头,放几片撕裂成指甲片大小的菜叶当作鱼食,还经常用指头揉碎几粒煮熟的米饭一起沉入瓶子里,隔一两天换一次水。就这样,我们也能把鱼养的挺长的一段时间。每天中午放学回来,如果不下雨,我们照例去找鱼,很多时候是空桶而归;而一旦得鱼而归,我们就煮鱼;如果下雨,我们就会搬出自己养的鱼到某一个伙伴家里,将自己的鱼全部倒入一个玻璃瓶里集中,然后坐在旁边,看这些生性好斗的鱼在一个狭小的玻璃瓶里,相互撕咬互啄。有些鱼被咬的遍体鳞伤,垂头丧气,甚至奄奄一息。我们都为获胜的鱼欢呼雀跃,也为战败的鱼扼腕叹息。一个中午很快就过了,我们继续去上学。
上了初中,学校离家远了,我只有周末才能回去。而其他几个伙伴,因为各自都有原因:有人因为成绩上不了中学,有人因为贫困,也有人因为劳力缺少需要帮忙,他们都辍学了。我们再也不能像小学一样天天粘在一起了。即使在家的伙伴,他们也在父母的要求下,各有各的活要干。而我在课堂上,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我的学业有了很大进步。慢慢地,那些还流落在田间野外的小伙伴,以及在浊水里摸鱼捉虾,满身泥泞,笑意盈盈的影子,也像吹过教室窗外的微风一样,离我渐行渐远,并终于模糊,直至彻底消逝于我的生活之外。在漫长的而艰辛又苦涩的学习当中,我也失去了少年人应有的阳光和空气,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我的努力使得我离家越来越远,对于故乡以及故乡的山水,田野,溪流甚至故乡的人也日渐模糊,仿佛口中吐出的一道又一道烟雾般朦胧模糊。直到那天路过小镇,我有幸见到了鱼。
我精心护理着那一只老皮沙鱼的日子里,工作虽然一如既往地辛苦,可当我每天下班推开门进入房子的那一刻,我会觉得有一股清凉迎面而来,混合着水草的味道和鱼的腥味,让我觉得自己正走在一片田野上,有碧蓝的云朵,碧绿的秧苗,潺潺的溪水,青蛙在鸣,蝴蝶在飞,大人在田间地头耕耘,小孩在草地嬉笑追逐,天蓝蓝的,水也蓝蓝的。远处,依稀可见的几个影子正弯下腰,头几乎平行于沟渠,稚嫩的双手在淤泥里翻来覆去的,他们的欢笑随着风,越来越近,并进入我的远在异乡的房间,让人心旷神怡。一天的劳累便烟消云散,好不热闹惬意!“与鱼共度悠闲时,岁月静好乐无边。”日子过的丰盈,满足。
现在,随着老皮沙的死去,我的思绪重又变得有些凌乱起来。与它相伴的近两个月的日子里,我已习惯了给它换水,喂食;习惯了下班回到家,先拿起凳子在它旁边看它在水里摇着尾巴在轻轻地游,闭着眼睛回忆我的童年和伙伴;近乎消逝的村庄,田野,溪水,庄稼,蝉吟蛙唱,都像老电影一样闪着光,一点点叩开我早已紧闭的乡土记忆的大门。我害怕随着老皮沙的死去,从今往后那些刚刚被唤醒的美好在我日复一日的忙碌之中又会慢慢尘封起来,消失在四周高而坚硬的钢筋水泥的围堵下,在我每天忙碌而重复的指尖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