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梓墨的头像

梓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6
分享

在记忆停留的地方

记忆停留的地方,有祖母家中的厅堂。

通常是年关的时候,几家共十几口人,会聚在这房间里,通常我们围上圆桌坐好,屋子里就已经满当当了,不过当时丝毫没有逼仄的感觉。热热闹闹中,各家早早就备好了鞭炮,巷子里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带着节日的烟火味道,青烟飘散向天空。

节后大家散去了,老人家住的地方更多还是稍显冷清的,对于吵闹的小孩子,通常也就满是偏爱,正因此,暂住在祖母家的日子,成为了儿时常有不过如今少有的,完全闲暇的时光。那时啊,并没有许多新奇的玩具,也不大需要,只用一些传统的糖果或者饼干,再出去走几遭,回来看着烧热水的柴火燃起来,我便心花怒放了。

祖母的屋子里总带着一些淡淡的老人味,染得各种事也总是慢悠悠的,阳光的影子歪斜着慢慢扶正,再笔直着慢慢倒下,一整个白天就过去了,如果不再出门的话,角落的大屁股彩电就是我最好的消遣,晚间的少儿频道里,伴着音乐声,熟悉的大风车欢快转悠,各种异彩纷呈的故事,就在这般时间里,落入五彩缤纷的梦……

记忆停留的地方,有家中柔暗的灯光。

许久前的时候,家里灯还是老式的,对于每个房间,光线只依着各自的用途恰到好处的分配。日暮西山以后,小小的屋子里便被这些柔和的光亮盈满,在这些光中,我看着父亲母亲,他们忙忙碌碌。

厨房在晚餐前后最是热闹,这里有砧板上蒜末残留的味道,白炽灯拉开打出暖黄的灯光,在角落的一些水渍边,我便虚着眼,让它们展开成一片片光斑,随着转头,视角的偏移而挪动。这番景象,可是大人们蹲下来才能看到的。那时候,书桌还没挪到卧室里,客厅因而常在放学的时间里有稚嫩的背书声。圆珠笔的墨水很好闻,我当时很喜欢拿来用——如果有的话,可惜年幼还是铅笔写着为多。卧室灯的颜色是白的,白光下有被子软乎乎的感觉——在夏天则是稍粗糙的毛巾被摩挲在身上的触感,灯罩里常会进小虫子,睡前仰躺着,它们的影子忽重忽淡。床边偶尔飘有药香,喝着是苦的,但往往有人陪在身边,所以尽管幼稚,也能很轻易喝下了。掩上门熄灯,身边的世界就安静许多,风轻轻摇过纱窗。家并不在高楼,风声里能听见楼下玩伴的声音淡淡地飘上来,一些熟悉的玩伴,还依稀能辨认出声音的名字……

记忆停留的地方,有课桌和窗外的操场。顺着杉树的绿荫走着,有质朴的足球场、煤渣的跑道、大团的三叶草。三叶草们咀嚼起来是稍酸的,再俯身,就能拾到湿润的泥土香,或寻到一些惊慌的小虫子……。记忆停留的地方,有老家村里的小院。那里的朋友虽是一年一见,但每次重聚还是满心欢喜。玩闹着跑到疲累,在休息处,我们不着边际地聊过许多,野草的名字,或者野果……夕阳落下山岗时,他说,以后想看看,山那边的山那边,究竟是什么模样……记忆停留的地方,有子夜远方的天空。备考的日子,总是匆匆了又匆匆,每一次不觉间抬头,便是万籁俱寂,窗外宁静的黑天里,许多梦想就在其上飞过,留下长长的拖尾。时钟嘀嗒,嘀嗒,和着纸笔,沙沙声响。

在这些角落,走过那些时光,曾经所思所想,回味这般绵长。

在记忆停留的地方,故事什么的,各种可称跌宕起伏的情节,其实都没有,只是几段有些掉色的生活,也是这些平淡无味的东西,作为大多数把这些难忘的地方一段段垒砌出来,就像墙皮下的水泥和砖块,不着痕迹地撑出诸多绚烂的光彩。待我走到再遥远的地方,回头看如今的时候,我现在的这里,或许也会成为一处记忆停留的地方,我的见识,我的心绪,或还加上此刻的创作,就共同剪映在这一段日子里。算是时间记录了它们,还是它们记录了这段时间,也不太说的清楚。带着各自的温度,它们成为回望片刻里确认的,来时的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