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要轶原型码
蓝湛人将图像刚转入屏幕上没有多久,立刻就有人发现了什么。
“你们看!那上面的几个人不像是恩格船长他们吗?”
“什么像,那就是他们呀!诶——,怎么不见飞船?他们到底是在哪里哟!”
“那团在人的周围闪着流光的东西不就是飞船嘛!”
“吔——!飞船怎么变成一团光环啦?”
本来还算平静的大厅,由于新转入的画面出现,一下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原来情况是这样,因为飞船不像人体,只是运动部分才会发出电磁波,故此,物像留后摄影还原后只会出现部分机体的电磁辐射光圈,故此在画面上看到的就只是一团光束;而人体却不一样,只要生命没有结束,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全面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发出的电磁讯号也是全面的,当“物像留影延时分析仪”将这些收集的讯号还原时,得到的当然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原型图像。
要保持飞船的速度,二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有足够大的动力,二是船体前进时的阻力减少到最小。作为一个以太空引力做为动力的飞船来说动力无疑是足够的,可是要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周边空间的阻力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引力飞船有足够的动力来源做支持,可是当飞船上升到一定极限速度时,大气对飞船表面剧烈的摩擦将会导致温度的不断升高,当这种温度达到金属的溶点极限的时候就会造成对船体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体飞船的最高速度。事实上,圆形运转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也是耗能最少的一种方式(主要是由于圆形物体在运动时阻力最小)。受到大自然的启发,为了尽量少的减少飞船在飞行过程中与周边空气的接触,奇星人将飞船设计成圆盘形状。船体分为二个部分;外面层为活动圆圈,船体边缘很薄,呈12度斜线逐渐往船体中心延伸,在距离船体中心三分之一的地方变为圆弧联接,使飞船看上去像一顶弧形小帽。之所以将飞船的外体设计成边薄中间厚的圆弧形状,和将船体分为内外联接,主要是用来降低飞行过程中的阻力,缓冲和减少飞行过程中湍流引起的剧烈震动,以此达到保持船体的平衡与稳定。里面部分为船舱,是船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它与外层圆圈呈环形轴状联接,因此船舱不会跟随外圈的旋转而始终保持固定状态,这样才不致因船体的旋转而无法乘坐。在进行高速飞行时,飞船外层圆圈的旋转会与飞行速度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步;同步的比率是根据飞行的速度所产生的空气阻力而设定,并且通过飞船的中心智子机自动调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推进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平衡,使飞船在前进时的阻力处于一个零和状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船体与空气的摩擦,使飞船的极限速度有一个大幅度地上升;在阻力减少的同时,不但做到了飞船在同等动力的情况下速度可以得到较大提升,而且也避免了飞船高速飞行时因外层与周边空气的剧烈摩擦而导致的高温现象。这样一来,使得机械飞船的速度达到了一个物体飞行的极限。
在飞船的外层设计上奇星人也做了特别的处理。由于飞船是以宇宙空间的引力为动力,这些引力实际来自于太空中各个星系的磁场;在一个星系中恒星的活动对电磁的影响尤其明显,它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个恒星系的引力场的改变,这对于一艘在外太空飞行的引力飞船来说,如何尽量地减少恒星活动时发出的电磁波干扰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引力飞船实际上是以太空中引力磁场为动力的一种飞船;它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磁场环境,否则飞船就变得难以控制。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出现特殊的情况,各星系中的磁场还是比较稳定的。可是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变动因素就是恒星,因为在一个恒星系中恒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星系内的环境状况;而恒星的活动情况,(如黑子、耀斑、恒星风暴等活动现象的出现)又直接影响到周边行星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一艘长期在外太空穿梭的引力飞船来说,既不能缺少对于恒星(电磁)能量的供给,又必须尽量地减少恒星活动时不稳定的电磁波的对飞船动力平稳的影响。为了降低恒星活动时紊乱的电磁辐射对飞船动力系统的干扰,探索三号飞船的外表采用了纯度达到99%以上的碳元素(实际上是钻石)做为主要原材料,经过高温和超高压处理之后形成了一层厚达3cm的碳元素表面镀层;这是一种有着相当于钻石硬度,又具有水晶般透明的非金属材料。这种材料既有一般金属所不具备的耐磨和超强硬度,抗高温、高压以及极强的能量转换性能;而且表面十分光滑,比人类目前制造业最高光洁度(▽n)要高出几百倍,粗糙度≤0.00021um。由于这种材料纯度高,其中少有自由电子,不容易因外界的辐射而引起电磁反应,在不影响到飞船对外来能量收集的同时,还能起到阻挡外界紊乱电磁波干扰飞船内部动力磁场的作用,无论是对于飞船的稳定飞行,还是提高安全性能来说都十分有利。
为了保证船舱内具有充足的光源,奇星人还在飞船的四周设置了几排窗口,窗户用大于99%以上的碳元素材料制成,它具有极好的透明度。考虑到外太空环境的复杂性,为了避免各种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他们将窗户材料的表面设计成了只有0.01um大小的点状的圆形表面,这样就使得透过的光线变得匀散分布;一来可以使光线变得更加柔和舒服,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或过滤掉部分光线中有害的射线,从而起到保护飞船上的人和设备免受高频辐射的作用。正是由于飞船窗户外层的高碳素材料具有圆点透光形状,使得光线穿过飞船窗户时出现了衍射反应,因而在留后摄影的画面上出现了前面呈现的光环衍射现象。
就在这个时候,屋里不知谁又说话了。
“你们看,刚才还在的人怎么一下就不见了?哇——!那团白光现在还像火一样在燃烧啦!……”
“诶——,真的呀!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天呐,不会又出事了吧?”
蓝湛人这会正在思考着什么,本来也没在意屏幕上图像的变化,可听他们这么一说,跟着将眼光移到了厅里的大屏幕上;一看那变化的图像也觉得有些异常,于是就打开智子机中的现场情况查询。没一会,根据台前荧屏的资料上显示,可能是由于飞船受到外来强辐射的影响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以外智子机也无法提更多的帮助。正在他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岑越这时将头向他靠了过来,小声地对他说:“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亮子星的活动情况……”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尽管蓝湛人在心里这么对自己喊着,但始终没有将它说出口来;他略抬起头来看了岑越一眼,眼光中透出一种难于言表的神情,不过从这眼神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意见是赞同的。他略思考了一会,然后将台前的智子机转向了对亮子恒星情况的分析,不久后智子机荧屏上显示出一组数据:亮子表面活动剧烈,约距现在15分35秒以前在光球层和色球层内,分别出现大量的黑子活动,和大面积的耀斑发生现象。根据亮子辐射可见光谱分析,平均波长0.05~0.2um,紫外线波长0.008~0.1um。黑子活动最高峰时,远红外光谱区波长≤0.15um,其中最大能量波长≤0.2um,比蓝幻星球表面大气辐射波长0.9~95um要小许多。这说明,飞船现在正处于强烈的亮子风暴袭击之中。
直到看完这段分析资料之后蓝湛人才终于明白,飞船所以会从雷达上突然消失,原来是因为遇到了强烈的亮子风暴的袭击造成的。可这样以来,又引起了蓝湛人在其他方面的担心。从显示的资料来看,探索三号飞船遇到的恒星风暴是比较罕见的,而且剧烈程度远大于几十万年以来奇星人观察太阳风暴的最高记录;如果这种强度的亮子风暴发生在太阳中,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来说将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尽管飞船在技术设计上已经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可是要使一艘飞船完全经受住无法遇料的各种情况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用说,导致地面与飞船通讯的中断一定由亮子风暴引起的磁暴造成的;可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二天时间,亮子星上的黑子活动也已经变得不太明显,耀斑的发生面积和强度也减少了许多,按理说由此引起的亮子风暴也将减小;如果说过去飞船与地面的失联是由于亮子风暴引起,可为什么现在仍然在雷达上没有飞船的直显讯号呢?这样一来,又增添了蓝湛人对飞船安全的担心。
“咦——!图像怎么突然就没有啦?”
“是呀!刚才还看见有一团红光,怎么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经这么一说,大家的情绪似乎又变得急躁起来,本来还相对平静的大厅,一下子又响起了纷纷的议论声。
为了平复大家的情绪,这时尧星站了出来,说:“大家先别急!也许是设备的讯号出了问题,待我去前面操作室看看再说。”
说完,他对蓝湛人示意的点了点头,那眼神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蓝湛人当然看得出他的用意,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得向尧星回了一个
点头算是作为应答;看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这时蓝湛人的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
的滋味。尽管现在播放的是飞船过去的录像,可飞船这种无缘无故的失踪还是让蓝湛人感到有些放心不下。但是这对于屋里的其他多数人来说却不知真相,因此才引起了他们的慌乱。一来为了平复他们的情绪,二来这样按部就班的全程播放录像在时间了也不允许,于是蓝湛人采用了智子机剪接办法;除开保留了一些有助于了解真相的章节外,将那些无关的镜头统统予以删除。这样一来原本长达二天的录像,一下剪接成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内容。修改完毕之后,他又快速地翻看了一遍,才将这份资料接入到厅里的大屏幕上。大家一见屏幕上又恢复了飞船的镜头,情绪一下子就平复下来,屋里也渐渐地恢复了平静。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前面画面中的飞船所以突然失踪,是因为飞船当时为了避开亮子风暴的袭击而采取的措施,这是由于飞船开启了反辐射隐身功能所导致的结果。本来这项功能是用来飞船隐身的,它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飞船表面材料,以及飞船的外形均具有反射和转移电磁辐射的功能;即使仍有少量的辐射漏入机身,这些电磁波也会被飞船自控设备探测到。然后它会自动启动电磁吸收系统将这些余波全部吸收;加上飞船外形的特殊设计,使得表面对雷达的散射截面积≤0.002平方米。这样,即使飞船平时不开启反辐射隐身功能,如果不使用高灵敏度影像还原雷达也很难看到飞船的存在。因此,当恩格下令开启隐身系统之后,飞船立刻就从雷达荧屏上消失了。恩格船长当然也知道这个功能一旦开启,基地的雷达就再也无法跟踪到飞船,可面对强烈的亮子风暴他也别无选择。本来他打算飞船开启隐身系统后就使用无线通讯来保持与地面的联接,不曾想这时通讯设备的芯片又被亮子风产生的高频磁暴烧坏,而且还无法修复,最后他只好让飞船躲到了蓝幻星球背面,之后又冒险的又关掉了飞船的隐身系统。加上老天的帮助,过后没有多久亮子风暴就逐渐地减弱,直到后来完全恢复正常。这样一来,飞船在地面雷达上的反射讯号也跟着得到了恢复;这就是为什么飞船突然失踪几个小时之后,画面又忽然出现在跟踪雷达上的上原因。这时,只见尧星满脸喜气地从外面赶进来,刚一进门,他就向屋里的人高高扬起手中的一份文件,似是的
高声地宣布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五分钟前收到了飞船发来的一组消息,说他们很安全,现在正准备在蓝幻星球降落……”
“天呐!这是真的吗?”
顿时,屋里立刻掀起一片欢腾……
事情原来是这样,尧星自从里屋出去之后就去了前面的航天指挥中心。本来他当时站出来说话的原因只是想安抚一下大家焦虑的情绪,不想这个一时欠考虑的做法将自己带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时没法就只好借口走了。来到前台之后,他向操作人员大概了解到了这两天对飞船跟踪的情况;虽然这段时间以来情况还算正常,可一直也没有新的收获,这让尧星感到有些郁闷。就在他觉得无法去向大家交代的时候,操作台前有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突然惊讶地叫了起来:
“哇!——我收到飞船的来信了!”
这一声尖叫惊动了屋里所有的人,大家放下手里的活纷纷向他的操作台前凑过去。尧星虽然也被这声尖叫惊到,由于这事来得太过突然,而且又是自己最期盼得到的消息,一时反应不过来反倒给愣住了。他用怀疑的眼光瞅着那个说话的年轻人,好像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地,直到这间屋里的人纷纷朝他那边围了过去,尧星这才相信自己刚才并没有听错。这时他像是突然缓过神来一般,一转身连忙就往那个操作台前走去。等他赶过去时,大家已经把那个台子团团的围住;由于他们都在争着要急于看到这个消息,谁也没有注意到还有台长在后面站着。尧星虽然也想早一点看到荧屏上的画面,可是他觉得这时和大家去争抢实在有些不太合适,于是只好往人堆的后面挪了几步,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机会了。不过大家好像根本没有发现他似的,继续着他们的议论。
“咦——,这一组白点怎么不像是雷达反射讯号?”
“这本来就不是雷达讯号。你也不看清楚,现在显示的设备是电磁波频谱分析收发器呀!”
“诶——格里,你能不能将它调制成声音或是图像呵!”
“哈哈!我都试过了,可就是调不出来。看来这是一种特制的讯号源代码,没有译文密码是没有办法还原的。”
“对,我想起来了,它可能就是‘要轶原型码’!这种密码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而且没有特设的原型调制密码是没法破译的。”
上面所说的“要轶原型码”,是奇星人用于特殊情况和保密需要而特别设计的一种通讯密码;它可以用于无线电波、远红外发射、光子衍射等多种通讯形式。这种密码所采用的是一种反常规的电磁频率发射方式,它将要发送的内容以电磁讯号的形式将要发送的内容刻录在镜像粒子当中。镜像粒子是奇星人仿照自然电子制成的一种微粒子,它既具有自然电子放电时的讯号传递功能,(因为任何影像的出现都是电子不同放电频率的再现)能够将所要表达的事物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发送;同时又能通过对事物“镜像”的方式,将信息以点状刻录(相当于人类使用的像素)在每一颗粒子之中,然后用高频设备将这些镜像粒子发送出去。由于这些镜像粒子在刻录之中设定了特别的密码,而且制作时还在其表面覆盖了一层宇宙原型电子,(这样做主要是让这些镜像粒子能够与宇宙中的其他基本粒子保持互通,而不会因为它的类型不同出现被自然粒子排斥的现象发生)为的是与宇宙中的自然粒子保持一致,通过相互之间的讯息传递来弥补因人造粒子数量的不足,而导致这些讯息无法在较广的空间内传播,从而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考虑到飞船在外太空的遥远距离,和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情况,以及各种灾难出现时的特殊环境;为了保证这种用于紧急情况时的求救电讯能够被接收到,他们除开将设备的发送频率进行了超大功率的设计以外,还在电磁波的波长方面做了全面的考虑,从超长波的波长≥10000m,到超短波的微波长度≤10pm,几种主要用于通讯的射线,和不同频率与长度的电磁波都被设计在内。这样一来,无论是在遥远的太空,还是受到较多阻隔的地面区域,同样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证指挥中心能够接收到这种紧急的求救讯号。
为了保密的需要,奇星人还特意对这种通讯方式设置了一种专门的密码,这种密码除开用于通讯的码型与一般电讯形式有所不同之外,还专门设计了3对九位数的不同密码。另外,每一次通讯之后,密码又重新自动换新;也就是说,当一方收到来信之后,必须与原先预设的密码完全对上;然后又将密码发回给对方,信息发送方收到密码后将自动启动密码比对程系,验证无误后再次将新的密码发出。只有当这样反复三次的验证无误之后,所发的信息才会自动解锁,这时接收方才能看到信息的全部内容,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这个密码就会自动锁死,如不进行重新设制不会再开启。因此,即使这种加密讯号被外面接收,没有“要轶原型码”的比对,同样也不能翻译出电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