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如水的头像

和如水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4/01
分享

《跨界时空.Ⅰ》连载

       第三十八章:皮米新材料

当听到有人提出“要轶原型码”的时候,这时尧星的心里像是被电击一下似地;他在感到有些震惊的同时,又立刻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啊——!是不是飞船出事啦?!”在这个念头冲上心里的那一刻他什么也不顾了,本能的反应促使他拨开围着的人,一个劲地直往里钻。议论得正火热的他们见有人在拨弄着自己的身体,有些不高兴的转过脸来看看;当看到原来这人是自己的上司尧星的时候,他们吃惊的一愣之后,本能地将身体往旁边靠了过去,然后自动地让出一条夹缝来。本来刚才还什么都没想的尧星,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地立马停止了对他人的拨弄,不好意思的连忙冲着周边的人带有歉意地笑了笑;大家在向他回过笑脸的同时,又自动地向二边挪了挪。这时的人群中间出现了一条足有一人多宽的通道,即使人不进去,通过这条走道,也能够让人清楚的看到里面操作台上屏幕中的图像。看到这么多人都在为自己让道,尧星一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这样僵持的站着不到二分钟,忽然人群里有人说话了。

“尧台长您来得正好,不然我们正要去找您呢!……”

那个年轻人还想继续说什么,不料这时站在旁边人的用手暗地里碰了他一下身体;他似乎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两眼直瞅着尧星,脸上露出一种憨憨的笑,硬是把还要说的话憋了回去。

尧星当然明白他刚才说话的用意,但他表面装出全然不知的样子,十分和蔼的微笑着在这位年轻的奇星人肩膀上拍了一巴掌,并朝他示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就从这条大家让出来的人行道中走了进去。他走到了操作台前,弯腰对着荧屏中的图像认真地观看了一会;接着又将这组讯号图像从头至尾的翻看了一遍。之后,他转过脸来对着旁边站着的那个操作员问道:“你收到这个讯号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这中间还有其他变化吗?”

“大概前后就是十几分钟时间吧。从开始收到这个讯号起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之后我还将接收的频率调整了好几次,可是讯号的反映形式却仍然还是没有变化。”他说着又站直了身子,将脸撇向旁边的人,看那神情好像是在跟他们进行什么心理交流似的。一会之后,他又接着说,“要说这讯号还真有些怪,它既没有声音,又不是图像,可总是一直都是连续不断地显示着一种奇怪的符号,

好像是在有意的提醒什么似地。诶,你刚才说有一种叫什么的原型码?它到底是

不是这种东西……”

经他这么一提醒,尧星立刻想到了前面有人提到的“要轶原型码”。他将荧屏上的讯号复制后转入到了中心智子机;刚点下确认不久,智子机上接着就打出一排密码输入的字样,而且还在画面中出现一个似眼球的模型,那带笑的模眼调皮地冲着人直眨眼睛,看那眼神好像是在有意地向人暗示着什么。尧星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含意,按照要求,他睁大眼睛直盯着画面中的这个眼球模型;不一会后,画面中的眼球忽然消失。接着荧屏上又出现了一排形似指纹的图像,按照上面的文字要求,他又在指纹图像中键入了一组数字密码;当他敲下确认键之后屏幕上的图像立刻消失,从而变成了让人心旷神怡的清澄明亮的一抹蓝天白云。大约过了几分钟之后,屏幕上打出一排黄色大字:刚才输入的讯号为“要轶原型码”。如果要进入解码程序,请按照进入时的顺序提示进行。

就在结果打出这的一瞬,人群中不约而同地“喔——!”了一声,从大家这时的表情可能看出,他们好象终于明白了什么似地。

尧星也好似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轻松的微笑。这时他又坐到操作台前椅子上,敲打着键盘继续操作着“要轶原型码”的解码程序;三十多分钟后,讯息的破译工作才算完成。由于这只是一种代码讯号,不能像平常的无线电波那样进行完整内容的发射,因此对事情的表述只有一个梗概。经过中心智子机的比对处理,他们得到的大致内容是:目前飞船情况基本正常,已进入蓝幻星球上空23万千米区域,如无异常情况预计4小时后在该星球降落。由于通讯设备已坏,暂时无法与地面联系。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兴得在屋里跳了起来!看到自己这二天来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可以想像尧星这时的心情是何等的畅快?这一高兴,差点让他把一件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突然想起后,他决定将这份材料迅速打印出来;一来这个资料十分重要,必须做实物留存依据,二来他觉得这个东西实在来之不易,一定要将它好好的保存留做纪念,于是它决定用pm纸来打印这份资料。

皮米纸是一种pm级微粒子合成材料,具有耐酸、耐水、抗压,能够耐受2500℃高温,以及不导电等多种性能;虽然纸的质地非常柔软,但并无折皱现象,且具有超强的抗拉强度,每平米的抗拉强度(N/mm)可达15000MPa,是普通钢材的约三十倍。其实奇星人用于制造的材料都是这种皮米级小分子复合材料,只不过是各种材料中的质量组合成分和所占比例有所不同而已;而且这种材料的抗氧化性极强,平均寿命在500年以上。但它又具有易于回收性,因此不会留下任何工业垃圾。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材料只要喷上一种特制的离子融解水,然后再通入一定频率的电流,它马上就会还原成一堆皮米粒子,并且还可以做为新的原料来使用。就是皮米材料所具有的这种特性,故此,即使奇星人在地球上大兴土木,他们走后若是不想留下半点痕迹,只要采用以上几招就可以完全做到,这也许就是奇星人来到地球几十万年以后,人类仍然找不到他们存在的任何证据的主要原因吧?

很快,材料就被打印出来了。尧星将材料粗略的看了一遍,又对旁边的人简单的交待了几句之后,就转身往屋里的内厅走去。接下来就回到了开始时那激动人心的那一幕!

看到尧星手里扬着的那份文件,这时人群里突然间窜出一个年轻人来,一把从他手里将材料夺了过去;看他那双紧盯着纸面上贪婪的眼光,像是恨不得把其中的内容都要吃进去似地。他看完之后将文件高高扬起,嘴里一边兴奋地 “啊啊!”的叫着在厅里转圈地跑起来,在他的后面还跟着几个人在一齐追赶。经他这一闹,好像一把火似地屋里热闹的气氛一下就被点燃了……

其实这时感到最为轻松的应该还是蓝湛人;作为基地的主要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平时,基地里哪怕发生的只是一点小事,也足以引起这位领导的操心,更何况像飞船无故失踪了二天这样的大事,又怎能不叫他坐立不安呢?这段时间他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就连蓝湛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可现在回想起来他仍然觉得有些后怕。不过上帝还算眷顾,虽然是虚惊了一场,但总算飞船能够平安无事;真是谢天谢地!这颗在他心里悬挂了二天多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心里那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会也只有他自己才最有体会。

一向活泼好动的卡洛斯听到这个消息,就像是被突然解放了似地从座位上跃了起来,立马就涌入了欢快的人群之中。平时一向爱静的岑越,虽然没有参与他们的嬉闹,却还是忍不住跟随大家一起笑侃起来……

虽然飞船的通讯设备坏了,会给今后的联络带来一些困难,但大家还是宁肯相信那是可以修复的。尽管结果不算完美,可只要飞船现在安全,这对屋里的人

来说也就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想到下一步要走的路还很长,大家这二天一刻也

没有离开过这个大厅,实在是有些累了。

再加上二地修建分子电缆的事情又迫在眉睫,再不动工恐怕就没法向奇奇星球航天总部交待了。一想到这些,蓝湛人就觉得有些迫不急待。因于此,蓝湛人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草草地布置了一下后面的工作,并约定明天上午召开有关人员参加分子电缆开工筹备会议,事情布置完后他很快就宣布散会。会后他又将岑越和奂想留了下来,特别嘱咐他们要加快在基本粒子和电磁波加速方面的研究实验,争取早一点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虽说之后蓝湛人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太过分,但迫于修建分子电缆的需要他也无路可退。作为基本粒子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岑越来说,经他这么一说肩上的担子感到尤其沉重,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半句吭声。蓝湛人在与岑越的谈话中,他一直游离的眼光都在试图避开与岑越的对视,很明显是在有意躲开岑越的眼光;在岑越与他偶尔对视的一瞬间,岑越发现这时蓝湛人的眼神中还夹带着几分歉疚。虽然他这时也感到了交给自己的任务确实有些沉重,可岑越还是十分理解蓝湛人现在身上背负的压力;他用一种同情、同时还夹着几分沉重的心情点了点头,待蓝湛人安排完了工作之后就和奂想一起离开了。还是奂想比较了解岑越,一路上他见岑越低头不语,知道现在还在为蓝湛人刚才布置的工作劳心;尽管这个任务相当紧迫,可他觉得这工作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拿出成果来的。

为了缓解岑越这时愁结的心情,奂想理解的看了他一眼,冲着他笑着说:“怎么,还在为刚才的事情发愁呀?”

被奂想这么突然一问,岑越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他萌着眼睛斜瞄着奂想,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略过了一会他似乎才回过神来,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说:“倒也不全是。不过我倒是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开展对电磁波的加速试验;这样,我们是不是先申请院里新建的那台离子加速器的使用?”

奂想看了岑越一眼,从他那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明显的知道岑越说这话的用意。他当然知道粒子加速实验成果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当前分子电缆铺设的工程来说更是十分关键。尽管目前分子电缆铺设速度达到了光速的十分之一(30000千米∕秒),可这个看似不可想象的惊人速度对于二地之间50000光年的距离来说,真无异于一只立志要游泳横渡太平洋的蚂蚁,恐怕是壮志未酬而生命之花却先行凋谢了。唯一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得分子电缆的铺设达到或超过光的速度;可是从目前奇星人所具备的技术水平来看还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这也是当前最让他们感到为难的一件事情。

单从分子电缆铺设的这一技术上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分子的快速自构,只要将制造好的微分子以电磁发射的形式进行链式输入,这些智能分子就会迅速地与宇宙空间中的微粒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直径为120nm的电缆。这种分子电缆其实它是由nm粒子构成,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分子结构;所以称它为“分子电缆”,是因为这种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它能将空间中所需的自由离子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十分牢固的复合材料。它不但具有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而且其抗拉强度也是十分地惊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将一条直经只有120nm的分子电缆织成网兜的话,它能够轻易地将人类当前制造的一架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给轻易地网住。就分子电缆的性能而言,它既能用于一般电磁讯号的传播,又可供离子(微粒子)的快速运行提供通道。奇星人所以这样不惜一切的修建长达五万光年距离的分子电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要通过分子电缆将远在地球上的奇星人接回母亲的怀抱。且不说他们这种想法是否有些离奇,但就凭这份难得的真情厚意也足已让我们这些人类为之感动!

在五十多万年以前,期望号飞船在外太空飞行时由于遇到了银河系中一次最大的时空压缩,飞船被强大的引力抛在南极89度东经110度地区,由于飞船的动力系统被时空隧道中超强的磁场所烧坏,这些意外来到地球的奇星人被迫只好暂时在这里停留;虽然后来飞船系统得到了修复,之后又几乎飞遍了地球上所有主要地区,也去过地球之外不少的其他星球,在无法返回奇奇星球的情况下,最后还是选择了地球作为了他们安家的地方。为了找到飞船的下落,奇奇星球上的奇星人花了近三千年的时间,最后总算与地球上的飞船取得了联系。之后奇星人又想尽了各种办法,因为路途实在太过遥远,不但无法让飞船重返奇奇星球,就是要在二地之间保持一定的通讯也是十分困难。尽管那时奇星人的航天技术水平要远比今天的人类先进,可他们知道就凭实体飞船有限的飞行速度,要想穿越五万光年的路程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他们只得无奈的等待时机。谁知在苦苦等待了四十万年之后,在一天早晨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这时的奇奇星球的上空再一次出现了七星曲对而导致的空间扭曲,在曲变的强大引力挤压下,这个宇宙区域内的空间被大量压缩,从而形成了千载难逢的时光隧道;由于有了上次时空穿越的经验,一艘满载着32人的开拓号飞船借助时光隧道又一次来到了离太阳系之外12亿千米的空间。之后又经过近半年时间的长途飞行终于来到了太阳系数,最后开拓号飞船选择在地球上北纬65度、西经98度地区降落。他们来到地球之后,不但没有找到自己前辈们的踪迹,甚至就连留下一件可靠的证物也没有找到,这一度让他们的后人们感到非常的沮丧。眼看着又过去了十几万年,可奇星人这么多年一直不懈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分子电缆工程的启动,这又让地球上的奇星人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为何这么说呢?要说清楚这件事情这还得从修建分子电缆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因说起。

为了弄明白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基本构成情况,几十万年以前奇星人就对它们进行了广泛、全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们发现任何物体(包括生物)剥离到最后都是由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组成;尽管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生物们是如何将这些并没有生命的粒子激活成具有活力的生命细胞,但不管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它们同样都是来自宇宙间基本粒子的产物。于是这就激发了他们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找出物体最基本(粒子)的结构情况,不就等于从根本上掌握了物体的制造方法了吗?若是将制造的物体还原成基本粒子后再进行输送,这样运送起来不但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运输速度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如果建立一条离子输送的网络通道,那么所有的物资输送问题不就得到彻底的解决了吗?鉴于此,奇星人一方面在进一步加深对宇宙基本粒子基础研究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开始了对于修建离子运输通道方面的实验;三千多年以前他们终于在奇奇星球上修建了第一条“大分子高速通道”,它使得这个星球上后来的物资运输大多转向了这个离子输送方式。也许正是受到了“大分子高速通道”这件事情的启发,他们决定在地球与奇奇星球之间修建一条“分子电缆”;表面说是为了保证二地之间稳定的通讯联系,其实这个背后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分子电缆来取代航天飞船,实现星际之间的快速穿越。当然这从目前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一向以理智著称的奇星人,怎么会在一个距离五万光年的二个星球之间修建“分子电缆”这种离奇的事情呢?这样一个看似有些荒诞的做法,其实背后有着它比较科学的依据。作为奇奇星球上的奇星人来说,对于身处遥远地球上的(奇星人)亲人来说永远都是他们一块无法割舍的心病,如何才能让遥隔在地球上的亲人们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自分开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奇奇人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很显然,对于五万光年的路程来说传统的实体飞船根本无法实现,要借助星系中的时空隧道这种机率又实在太小。即使再次遇上这样的机会,到底能去哪里自己又没有办法掌握,弄不好会被引力丢弃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空间,到那时不但旧愿未了却又平添了一个新的牵挂。因此看来,只有将人或物解离成基本粒子,再以电磁波的形式将这些分解的离子进行电磁发射,接收到这些粒子后再将它们还原成原物,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输送人物的安全,而且还能够使得物体进行光速或超光速飞行;如果这个想法真能实现,让地球上的奇星人回到奇奇星球也就不再是美好的梦想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奇奇星还是地球上基地里的奇星人,一直都在为攻克这个难关而不懈努力。尽管在少数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还存在着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可在总体的大方向方面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可以说,“分子电缆”工程的实施迫在眉睫。就拿这次探索三号飞船出现的事故来说,如果要进行人工或其他方面的救助,从时间上来说根本就是一件来不及完成的事情。若是启动分子电缆工程,即使是按照以往光速十分之一的铺设速度来计算,到蓝幻星球600亿公里路程,可以由飞船原来一个单程需要的10年时间,变成3天之内就可以轻易地完成。因此说,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尽快启动分子电缆修建工程,是目前基地里奇星人唯一、也是最优的选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