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远古时期被尊奉为通天神器,不仅是祭祀的重要器具,还被华夏祖先用作军队助威的利器。鼓声里蕴含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说起浙江宁波鼓楼,它是历史上宁波正式置州治、立城的标志。当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至宁波三江口(今中山广场至鼓楼一带),在此建起官署,初立木栅为城,后以大城砖石筑成城墙,史称“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东西两端入口为城墙遗址,其间建有两座古石牌坊,子城历史变迁的石碑等,都鲜明地记载了历史的变迁。
景物时刻在发生改变。离鼓楼不远是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的三江口,它处在海曙、江东和江北区的交界处,是姚江、奉化和甬江三条江水的交汇处,因此得名“三江口”。三江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宁波市的中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沿岸的江景土地资源独一无二,除了宁波港,还拥有天一阁、古城墙等著名景点,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贸易。此外,还有许多购物中心、美食街和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
俯瞰,整座鼓楼斑痕厚重,城墙上则建有三层黄色墙体的楼房,楼房顶部设有方形瞭望台及警钟台。台上置有四面如一的时钟,既能报时,亦可报火警。元代诗人陈孚曾写下“谯楼鼓角晓连营”的诗句,生动描绘了鼓楼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仿佛鼓声穿越时空,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交相辉映,古朴中不失雄伟。在古代,古楼作为城市防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用于防御外敌,还在战时作为军事指挥和调度的重要设施,通过鼓声或其它信号快速集结军队,进行防御准备。即战时侦察瞭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在非紧急状态下,可以通过敲击鼓声来报时,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序进行,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审美情趣,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即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
天空下的鼓楼城道为石砌拱形门,拱门由条块麻石垒砌而成,形成了一道车马皆可通行的主干道,其间不时有拖着物品的小车穿梭。过此拱门就是商贸发达的鼓楼步行街,街道上小商品店琳琅满目,川流不息的人群,衬托了这个悠久历史城市的经济发展。
我怀着执拗的心情,沿着城墙踏道拾级而上,登上城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古朴而庄严。楼内设有宁波城市历史陈列馆,展品详尽地讲述了宁波从古至今的形成、变迁与发展。这座鼓楼,现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我不禁感叹:它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它不再只是一座古建筑群,而是一处怀古抒情、吟诗作画的绝佳去处。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的沉淀。每年春节前后,各地来参观热闹的人们络绎不绝。登楼凭栏远眺,城墙之外,车水马龙,繁花似锦;城墙之内,烽火马头墙与青瓦屋面交相辉映,古色古香,仿佛时光在此停驻。城楼两旁,大厦林立,既具有宁波传统的商业街风貌,又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质感,充分体现出宁波江南水乡的特色。城墙四周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想象着曾经的繁华与辉煌,仿佛能穿越时光,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或许,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这座古老的城楼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在岁月的交响曲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聆听历史的低语。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鼓楼却仿佛从天外飞来,屹立千年。登楼望城,让我深深感悟: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奔波不息,纵然拼尽全力,仍有许多未竟之事。然而,站在这古老的城楼上,俯瞰城市的繁华与宁静,心中却多了一份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