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6/15
分享

蜈支洲岛

2009年11月下旬,我乘上游船,朝着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前行。游船宛如一片翩跹的秋叶,于澄澈碧波之上,起起落落、悠悠荡荡,恰似童年时,在春风里悠然晃荡的秋千。我满心期许,思绪也随着船行飘向那如梦似幻、透着神秘气息的海岛。

十五分钟后,游船仿若倦鸟归巢,缓缓靠岸,稳稳停泊在这片宛如梦境般的岛屿旁。步出船舱,瞬间被眼前的景致牢牢吸引。湛蓝的海水在洁白云朵的映衬下,波光粼粼,青蓝白三色相互交织,像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让人沉浸于这如诗如画的碧海蓝天之间。坐在船上,我曾陷入沉思:人们为何对海岛之旅情有独钟?或许,是那份遗世独立的孤独感与神秘莫测的气息,悄然勾起了人们心底的好奇,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对许多人而言,海岛宛如远离尘世喧嚣的乌托邦,是心灵得以栖息、重归宁静的一方净土。

考虑到岛上有一段尚未对行人开放的观海长廊,我选择了乘坐观光车。司机兼导游的小妹热情地介绍道,这座岛屿因形似一种名为“蜈支”的海洋生物而得名。岛上不仅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沙滩,海水的能见度更是高达27米。望着那蔚蓝的海水,我不禁联想到近年来风靡的潜水项目。潜水不仅让人亲身体验海洋的瑰丽与神秘,还能近距离接触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探寻海底的古老遗迹。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潜水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肌肉,还能提升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缓解压力与焦虑。

观光车缓缓前行,每到一处标注的景点,司机小妹都会停下,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拍照留念。车子沿着观海长廊徐徐驶过,临海的山石嶙峋陡峭,直插海底,巨大的礁石上,几只螃蟹悠闲地爬行。靠近山体的一侧,山林草地起伏连绵,绿影婆娑,满眼皆是莽莽苍苍的雨林植被,仿佛置身于一片原始的自然画卷中。雨林被誉为地球的“肺”,它们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帮助调节全球气候,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雨林是无数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园,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观光车在一座木桥旁停下,这座桥有个浪漫的名字——情人桥。桥下海水轻拍,景致如画。相传,这里曾是守岛部队的海上瞭望点。在情人桥的拐角处,两座大石桥静静相对,仿佛在潮起潮落中诉说着古老的情话,这便是传说中的情人岛。岛东南悬崖处的观日岩,岩石形似一尊天然大佛,面朝大海,日夜“修炼”。登岩观日,远处海天一色,脚下海浪阵阵冲击礁石,凭海临风,红灿灿的太阳从海面东升西落,形成了一道绝美的海上观日胜景。在观日岩下,有一块巨石形似巨大的海龟,头、甲清晰可辨。尤为神奇的是,巨石的左前方有一块条状长形岩石露出海面,当海水涌来,仿佛海龟在用脚划水,栩栩如生。

白云悠悠,岛上点缀着一口充满神话色彩的“生命井”。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名为“生命之源”的人为寻找水源与食物来到此地,才有了这口淡水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它们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据说,一只神龟每日从井底爬出,汲取无尽的营养。

岛上沙滩平缓,浪静风轻,沙质洁白细腻,宛如玉带天成。海水由透明渐变为碧绿,再转为浅蓝,如梦似幻。离海滩不远的林带边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竹子和芭蕉叶搭建的情侣小屋,独具特色的酒吧、海鲜餐厅和度假别墅点缀其间,为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放声歌唱,方能赢得掌声一片。观光车在妈祖庙前停下,庙前香烟缭绕,“有求必应”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座庙始建于1893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从妈祖庙折返海边,澄澈的海面仿若一幅灵动的画卷,色彩由浅至深徐徐晕染,海水清透,一眼便能望穿海底的秘密。面对这般如梦似幻的美景,我不由自主地寻了一张沙滩边的躺椅,缓缓躺下,任由轻柔的海风,如细腻的丝绸般滑过面庞。我仰望天空,悠悠白云似棉絮般飘荡在湛蓝的画布上,整个人沉浸在这海天之间,身心得到彻底的舒展。

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天成与妙笔,人间处处有。蜈支洲岛的海边,是大自然馈赠的诗笺。带上笔和纸,在这里聆听海浪的絮语,将这转瞬即逝的宁静与美好,写进日记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