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踏入与革命相关的景点,《小兵张嘎》中那个贫寒却坚毅的少年形象便在脑海中浮现。嘎子在战争的阴霾下,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虽清苦,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命运无情,奶奶在日军的“扫荡”中不幸罹难,13岁的嘎子,心中满是悲愤,复仇的火焰在他稚嫩的心中熊熊燃烧,却因年幼无力,只能将这份仇恨深埋心底。最终,他毅然投身八路军,凭借着过人的机智与无畏的勇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成长为一名令人敬仰的小英雄。
2003年8月中旬,我站在广州中山三路的中华广场前,朝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望去,正门肃穆,两边白石阙门座宛如忠诚的卫士,壁中镶嵌的大理石刻,光滑而厚重,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石壁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为周恩来总理所题,笔锋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似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两壁当中,朱漆金色大铁栅门紧闭,却难掩园内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入门,一条宽敞的花岗石大道映入眼帘,大道两旁,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枝叶交织,形成一片绿荫如盖的清凉世界。二十个大花坛分列两侧,繁花似锦,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为这片庄严之地增添了一抹生机。拾级,一幢仿罗马议会式的圆拱顶二层大楼庄重地矗立在眼前,门额上悬挂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九字横匾,乃叶剑英元帅所题写。字体雄浑大气,尽显一代伟人的风范。
馆内,革命刊物、武器、证章、旗帜以及图片资料等文物琳琅满目,它们静静陈列在展柜中,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和伟大的精神价值,它们是党和人民在血雨腥风中不屈抗争的见证,记载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和无数感人事迹。作为游客,当我凝视着这些物品,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也为之振奋。这些文物,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得以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
出馆,视野豁然开朗,山冈上耸立着“叶剑英同志纪念碑”。高大的碑体由整块巨大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凿而成,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碑上刻着身穿元帅服的叶帅半身雕像,他目光深邃,神情庄重,仿佛在俯瞰着这片他曾为之奋斗的土地。像下“叶剑英”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像碑前,一块大理石卧碑静静安放,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文字简洁而有力,字字饱含着对叶帅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在叶剑英同志纪念碑前下方,是四烈士墓。墓冢呈半球形,宛如大地母亲的怀抱,静静地守护着四位烈士的英魂。墓前置一长石板作祭台,上面摆放着鲜花,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墓正面台阶下,碑石碑文清晰可辨,记载着四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墓园庄严肃穆,四周绿树环绕,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烈士们奏响一曲无声的赞歌。一旁的松山避雨亭,古朴典雅,为这片墓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通过介绍,我了解到这座墓是为纪念当年因刺杀军阀龙济光而英勇就义的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四位烈士而建造。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是洗涤心灵的力量让我辗转至西门,不远处的山冈上,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宛如一把利剑,刺破苍穹。纪念碑高约45米,由条石砌筑而成,一只紧握钢枪的巨手突破三块巨石,枪尖如刺,直指天际,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革命的力量不可阻挡。纪念碑正面,“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为邓小平同志所题写,字体苍劲有力,充满了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
公园中部的红花岗,呈圆丘形,墓墙外围花岗石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它们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烈士们的安息之所。陵墓南面,“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字石刻,为朱德同志所题,字迹刚健雄浑,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力量。东面,“广州起义烈士碑志”石刻,详细地记载了起义的经过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驻足墓前,我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当年那惊心动魄、枪林弹雨的黑暗黎明前夜。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烈士们怀揣着坚定的信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毅然投身于革命斗争,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和生死考验,他们毫不退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和平与温暖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后人,通过参观烈士墓,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更能深入了解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传奇故事,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沿着石阶而上,一座八角亭映入眼帘,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字体古朴苍劲。这座亭子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守着对革命的忠诚和对爱情的执着,这种伟大的精神,令人动容。
园东侧,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静静伫立。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这两座亭子,不仅是对国际友人在革命时期给予中国帮助的铭记,更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在园区东北部,还有一座三角亭,它小巧玲珑,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为园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拉回思绪,湖光潋滟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绿树青山。绿树垂荫,枝条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致意。曲径延绵,蜿蜒曲折,仿佛一条丝带,将园区的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鸟语花香,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园内根据不同的季节引种了个性各异的花卉:春季,杜鹃和龙船花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将园区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季,荷花在池塘中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宛如一位位仙子,散发着高洁的气息;秋天,洋紫荆盛开,满树繁花,如梦幻般的粉色云朵,为园区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氛围;秋冬季,玉堂春绽放,洁白的花朵在寒风中摇曳,宛如雪花般纯净。每到清明时节,园内的杜鹃在万绿丛中格外娇艳,加上园内栽有的黄素馨、黄穗冠、黄芍药、黄菊、黄梅、桂花、夹竹桃等植物,五彩斑斓,将陵园装点得格外美丽,为这片饱含历史沧桑和英雄故事的公园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在这片革命的土地上,历史与自然相互交融,英雄的事迹与美丽的风景相得益彰。每一处景点,都仿佛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让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革命的热血。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