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8/08
分享

杜甫江阁

当一位诗人与一座城市相遇,二者相互点燃灵感的火花。诗人在城市的怀抱中,心底涌起万丈豪情,城市在诗人的笔触下,增添了无尽的浪漫。他们的交融在岁月中奔腾不息,逐渐沉淀、升华,最终凝练成一首动人心弦的经典史诗。这首史诗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历史与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探寻。

2013年5月7日,我来到湖南长沙湘江大道畔的杜甫江阁,阁高四层,洁白的墙体,高大的窗户,朱红色的柱子,坚实而沉稳。仿古的柱廊,蜿蜒曲折;云纹石柱上的纹理,舒展着优美姿态。翘起的屋檐,高悬着“杜甫江阁”四字匾额,乃沈鹏先生的墨宝。神韵十足的笔锋,为江阁添了几分艺术韵味。

一座六角碑亭,重檐飞展,似欲凌云,亭中竖碑详尽记述着长沙市政府兴建杜甫江阁之缘起与历程,字里行间,满含人文的厚重。绿化带间,形态各异的石块如星子般散落。石上精雕细琢着杜甫往昔漂泊至长沙时所留下的千古华章。那些诗句,在石间诉说着诗人彼时的情思与感慨。

毗邻江阁的诗碑廊,汇聚沈鹏、李铎、颜家龙、李立、何满宗等书法名家的墨宝。他们的手书,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格。在一处屏风上,毛泽东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磅礴的气势冲破时空,在这方天地间回响。它不仅仅是一句诗词,更像是一声时代的号角,激励着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风流篇章。

馆中央,一尊杜甫塑像似在凝思岁月的沧桑。墙壁上,“长沙历史文化名人展”徐徐铺展,其间汇聚着诸多名人雅士的吟诗佳作,每一处笔触、每一行诗句,都是丹青妙笔,于此缅怀“诗圣”杜甫。他们共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时光的尘埃在这一方天地间缓缓落定,弥漫着悠悠的历史韵味与无尽的人文情思。

二楼纪念厅,摆放有大花瓶,仿古红木大座屏,花架、几案和名贵盆花、盆景等装饰家具。正面为大型木质浅浮雕《杜工部潇湘行踪图》——题临水阁,江山留迹,夜醉长沙,晓行湘水,展示了杜甫在湖南生活时的行踪。大厅两侧,展示有一些名人的对联,使得整个大厅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再看杜甫的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深刻反映唐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和矛盾。例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他对国家破败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他的语言简练,情感丰富,更贴近人民。对我来说,阅读杜甫的诗歌可以感知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促使自己去思考问题。

三楼展览,分家世、游历、言志、诗史、湘魂、光彩六个部分介绍杜甫。他晚年在湖南漂泊了两年多,曾在长沙湘江边江阁寄居,并在这儿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岁月。这期间,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五十多首,包括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还有点出“长沙”之名的《发潭州》:“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这些史诗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困境,以及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展墙上制作有造型万字格的门窗,让人感觉到步入历史的时空隧道。

四楼厅中,摆放江阁模型一座。两侧布置清代红木家具、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湘绣奇石精品等,取名“集雅轩”。墙壁四周,展示有长沙人文荟萃人物故事组画,讲述屈原、贾谊等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反映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名人的经历和成就,可以了解到成功的本质和成功者的品质,启发自己坚定信念、不怕失败、勇敢追求梦想。同时,名人故事也可以警示人们避免失败,通过名人的失败经历,人们可以认识到失败是常态,成功的路上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楼倚栏远眺,近看,湘江之上舟楫往来,白浪翻涌,奏响着江的乐章;凝眸稍远处,橘子洲头悠然漂浮在澄澈江面,与江水相依相融。极目望去,岳麓山静谧地镶嵌于繁华城中。刹那间,一幅承载着岁月沧桑与人文底蕴的历史画卷,在眼前铺展。此地,既有杜甫笔下流淌的千古诗意,又兼长沙城独有的灵秀与魅力。于斯,可闲步江阁,感受那古朴的气息;可入内参观展览,探寻湖湘大地的过往;也可凭栏而立,沉醉于湘江的旖旎风光,触摸湖南深厚历史的脉络。

杜甫江阁,无疑是一方浓缩湖湘文化精华,深深扎根于长沙这片热土,尽情抒怀着人文情怀的绝佳之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