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伞即入画,捧雨便成诗。在尚未踏入西塘之前,我透过宣传片了解了这座古镇。古镇中,有依水傍河的长廊,长廊两侧是错落有致的民居楼,楼与楼之间蜿蜒出悠长而静谧的巷子。想象着从幽深的巷子里,一位手持绣花伞的姑娘,身姿轻盈、袅袅婷婷地朝着自己款步而来。
2006年的春季,雨丝牵引着我来到浙江嘉善的西塘古镇,去触碰那多情的水乡。对我来说,喜欢与自然有个约会,通过自己踩过的脚印和经历的事情,来丰富心路历程。因此,我一直认为人不会预知未来的命运,但会回忆过去。
轻盈地走过胥塘桥至西街的江南瓦当博物馆,馆内收藏的瓦包括脊瓦、滴水、陶俑等造型。其中,包括唐代兽面瓦、明代的暗八仙瓦、清代的龙形瓦、民国时期旗帜寿字瓦,还有行业清代医字瓦等。形状有方有圆,有扁有宽,图案有五子登科、丹凤朝阳、四福祝寿等,多达百种。相传,这是由古镇民间收藏家董纪法先生花费几十年的心血收集而成。
悠长的胥塘河上,一座呈圆拱形的桥,名为安境桥。胥塘河上还有一座石拱桥,桥东侧有“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桥联;桥西侧有“上下影捞波底月,往来人度水中天”桥联。两头岸边,几棵高大的柳树和榆树,揽尽古镇美景。不远处为鲁家桥,前行为倪宅。宅门内,一尊名叫倪天增的青铜铸像赫然眼前。
醉园正厅艺香斋中,陈列有主人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版画,多为描写西塘的水乡风光。园中的醉经堂,展示有清乾隆年间的著名书画家王志熙的楷、行、草诗画。园内,对联“烟开兰叶香风暖,岸爱桃花锦浪生”,为王亨的先父王慕仁手书。园内还有西塘最小的桥,虽只有一米,却也有个好听的名字——醉雁桥。值得一提的是在园门口那幅“园中画醉客,客醉画中园”楹联,道出客在园中,园在客中的意趣。
五福桥为单孔石级桥,连通烧香港(河流名称)东端的南北两岸。所谓五福即福、禧、寿、禄、善,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五大追求和祈愿。与此桥近在咫尺的为吴家桥。折回烧香港北的圣堂,堂内供奉有关帝像,殿堂内善男信女,虔诚朝拜。殿前,商贩云集,有买工艺品的,有翻炒熏青豆的,有切着芡实糕,各色风味小吃,琳琅满目。
由圣堂浏览着古镇河岸两旁的古宅民居,通幽曲径、亭榭楼阁、小桥流水,看着保存完好的明清街市、酒肆茶坊,望着摩肩接踵的八方来客,不知不觉来到万安桥。据说此桥是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最后场景拍摄地,汤姆克鲁斯和陆毅在该桥上拍过戏。驻足桥上,见戌寅桥和狮子桥近在咫尺,与之相对的是北栅市河口上的卧龙桥。如此之多的桥,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过万安桥转左至永宁桥,视线开阔,桥西连接着烟雨长廊,桥东为繁忙水道的烧香港,桥上挤满观景的、照相的、休憩的游人。站在桥上,环顾四周,西塘美景尽收眼底。
过烟雨长廊至送子来凤桥,桥宽十米,桥顶有棚,红檐黛瓦,古朴新颖。两边有护栏,方砖铺就有长条座位。正中有花墙相隔,行人可各走一边。古时,人们过桥讲究南阳北阴,男为阳,女为阴。桥的南边是阶梯,北面是斜坡。男子走台阶,寓意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移步斜坡,持家稳当。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婚后还未得子,不妨也来走一走。
七老爷庙,门楣上书“护国随粮王庙”六个大字,为本镇书法家江蔚云手迹。过大门至前殿,天井上有供人烧香烛用的大烛台。殿门槛上是一排木质落地长窗,庙里木牌上书“肃静”“回避”字样。其中有三块上面写的是金公历年来所受朝廷的封号。据说金公排行第七,所以叫七老爷。出此庙过迎秀桥,沿河道向东就是尊闻堂。
沿着曾相识的原路折回环秀桥,过桥至王宅,宅第前后共七进,对游客开放的只有前面几进。王宅世祖为宋代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当年随宋高宗赵构南迁,主力抗金,战转沙场。后因受诬陷被害,其子孙隐姓埋名流落于此。宅旁边的石皮弄被称为西塘“一线天”,最窄处仅通过一人。
一场惊艳把我引出王宅,然后沿石板铺就的街道朝南,沿河民居,高高耸起的风火墙,青砖黛瓦;水畔,烟雨廊棚,悠悠然然;蜿蜒街市,曲曲折折,恍若隔世。由西园石狮门入园,小桥流水,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凉亭、曲桥、假山、人工瀑布等建筑,错落有致,树木花草点缀,意境连连。
不妨这样说吧,西街中段店面有旅游纪念品和古玩出售,纽扣博物馆中悬“崇稷堂”匾额。厅两侧为厢房,从高处往下看,呈回字形走马楼式建筑。此馆为当年的薛宅。由此馆右转就是张正根雕艺术馆。而用木板拼成的铺门,里面除了是一些做小工艺品的档口外,还有居家的人在家里看着电视,从他们家里的摆设看得出古镇的变化。
迷幻光影,似水江南;无情岁月,有情西塘。古镇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横跨河上的小桥,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厚淳朴,有的寓意连连。桥下船行,桥旁倒映民房。民房山墙形似马头,粉墙黛瓦,颜色淡雅。行走其间,流水轻吟,桨橹浅唱,阅尽了繁华沧桑,道尽酸甜苦辣。人生难得今已得,世间难闻今已闻,何况还有手持绣花伞的姑娘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