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长泉的头像

唐长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9/06
分享

余荫山房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多由文人墨客与退隐官员精心营造。故园林,不单单是士大夫们归隐的栖息之所,更是他们灵魂深处的精神桃源。因而,游园前需要了解园主人的生平志趣,恰似观赏历史剧前需了解历史背景。

己丑年初冬,风携着凉意,我从广州乘车奔赴番禺的余荫山房,一条约两米宽的护院深沟,横亘在园墙前方。沟畔,两米多高的围墙,青砖碧瓦在日光轻柔的抚摸下,泛着古朴的光泽。围墙内,飞檐翘角,欲冲破天际,倾诉着悠悠往事,守望着园内的春秋。

入园,亭台楼榭,池馆游廊,拱桥假山,花径围墙,相互交错穿插,营造出幽深的庭院格局。穿过厅堂,踏上竹径,花园门上一副“余地三弓红雨足,阴天一角绿云深”的对联,为花园增添了几分诗意。花园中,花草树木,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的天地,游人可在此漫步、运动、阅读、社交,更是全家人聚会休闲的温馨空间。

主体建筑深柳堂前,两棵苍劲的炮仗花古藤分列两侧。堂中,木刻精品、名士墨宝,琳琅满目。一幅“韩持国在洛中作诗云:闭门读易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顾我未能忘世乐,绿樽红芰对斜曛”的字画格外醒目,乃清大学士刘墉手书。字画中的山水画,意境深远,开阔胸怀,涤荡心灵。

与深柳堂隔池相望的是园主人寻诗觅句,即席挥毫的书斋——卧飘庐,专为宾友憩息而设。庐中,陈设简朴,后排是通风透光的百叶窗,前排为满洲窗格,窗格上镌嵌着彩色玻璃,站立窗前,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的绝妙佳境扑面而来。

小憩之后,从庐中出来,沿回廊来到远近闻名的玲珑水榭,它环水而立,又称八角亭。亭中,一副“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是莹神”的对联,为园主所书。亭的八面,皆为观景窗,每一面都框起一幅独特的画卷:东面可观日照丹桂,寓意福寿无边;东南可观小楼飞柳,似诉今宵酒醒;南面可观腊梅花枝,彰显岁寒三友的品格;西南,可观林雾罩石,仿若登高望远之境;西面,可观霞晖摇曳,沐春风江南之诗意;西北,可观静卧瓢庐,聆听似有若无的琴声之乐;北面,可观兰花,感受清幽高雅的气质;东北,可观孔雀开屏,领略那份惊艳之美。

八角亭西侧为小姐楼,楼中布置清雅,是小姐琴棋书画、梳妆刺绣、拜佛诵经之所。

与深柳堂紧密相通的是邬家祖祠,祠院左右各有一棵杨桃树,杨桃味酸,在粤语中,“酸”与“孙”谐音,寓意子孙繁衍不息。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棵龙眼树,象征望子成龙。祠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多次修缮与重建,成为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建筑群。在岭南地区,这般规模与底蕴的祠堂实属罕见,堪称珍贵的文化遗产。

登上楼,古装打扮的小姐像笑面相迎。据说,当年此地除至亲外,一般朋友难以入内。古时有位秀才到此求学,却读书不成被赶了出来。在路旁,他邂逅一位女子,女子美得令人窒息。秀才上前相看,不料女子竟将他带回家中,二人从此结下姻缘。后来,在女子的帮助下,秀才考中进士。

余荫山房,岭南名园。缩龙成寸间,书院逸香。梁园清朗轩畅,清晖园宏阔典雅,可园清秀雅致,而余荫山房则尽显精巧玲珑之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