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天彬(江雾)的头像

唐天彬(江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3
分享

仔姜鸭

端午的餐桌,弥漫着糯米与粽叶的清香,家人围坐,笑语盈盈。然而,小姨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这鸭,终究比不上家乡的仔姜鸭……”她轻声叹息,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那一刻,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

她的声音虽轻,却如同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瞬间,那些被都市喧嚣掩埋的、关于故乡端午的回忆,伴随着姜的香气,强势地穿越时空,奔涌而来。

在故乡,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传统和家庭的虔诚礼赞。而仔姜鸭,则是这场仪式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每逢端午,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晨雾中。他的身影,融入那片熟悉的土地,融入那片他耕耘了一辈子的田园。鸭舍里,一群“开江麻鸭”正悠闲地踱步。这些鸭子,承载着故乡的骄傲,它们顶着地理标志的光环,是四川这片沃土的宠儿。

父亲的目光如炬,在鸭群中精准地挑出一只毛羽如锦、体态丰腴的六月龄公鸭。那只鸭子,沉甸甸的,是土地的厚赠;指间触到的柔韧,是生命最后的饱满。父亲的手,粗糙而有力,仿佛是时间的魔法师。宰杀、煺毛、斩块,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厨房里,青椒和刚从泥土中挖出的嫩仔姜,在父亲刀下变成均匀的片和段。那嫩绿的青椒,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那白嫩的仔姜,带着泥土的芬芳。金黄的菜籽油在锅中翻滚,鸭块入锅,“滋啦”一声,香气如烟花般绽放,瞬间弥漫整个厨房。

父亲的动作娴熟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演出。鸭皮在热油中逐渐变得焦黄,油亮诱人。红亮的豆瓣酱、酸辣的泡椒、麻香四溢的干花椒纷纷加入,在热油中翻滚交融,奏响浓烈的序曲。那一刻,厨房里香气四溢,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浓烈的味道所笼罩。

点睛之笔,是那一瓢清水,不多不少,刚好没过鸭肉。锅盖严丝合缝地盖上,蒸汽氤氲,秘密在时间里悄然酝酿。十分钟的光景,被香气拉长又被期待缩短。鸭肉贪婪地吮吸着精华,脱胎换骨。

在这十分钟里,厨房里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那是父亲与土地的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十分钟后,锅盖揭开,鸭肉已经变得鲜嫩多汁。青椒段、蒜瓣适时加入,在翻腾中裹上油亮的光泽。最后,几滴开江山胡椒汁点入,仿佛仙人挥笔,一盘勾魂摄魄的仔姜鸭,就这样完成了。

仔姜鸭端上桌,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入口的瞬间,香、麻、辣在舌尖交织,仿佛一场盛大的交响乐。鸭肉紧实有嚼劲,鲜辣爽口;仔姜的清新锋芒,恰到好处地切入油脂的丰腴,注入蓬勃的生气。

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每一口,都是对灵魂的深深触动。那看似清亮的汤汁,却蕴藏着深邃的滋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秘境的叩击。余韵,在食罢良久仍缠绵于舌尖,丝丝缕缕。

仔姜鸭,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对故乡、对家庭、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它是豆笋回锅肉、腊味黄鳝之外的,又一艘驶向旧日时光的温暖舟楫。

在那些漂泊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想起那盘仔姜鸭,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故乡的风物与时光共同酿造的味道。

父亲的手艺,承载着对家庭的爱与责任;仔姜鸭的味道,凝聚着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它深植于情感的河床,成为漂泊岁月里最坚固的锚点。

小姨子无心的一句话,竟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都市的钢筋水泥,此刻被热腾腾的故土气息穿透、抚慰。味觉的力量,何其玄妙!它既能果腹,更能悄然叩响灵魂深处那扇紧闭的门。

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常常迷失自我,忘记了来时的路。然而,一盘凝聚着父亲掌温与岁月光阴的仔姜鸭,便是我们回望来路、确认归途的温暖驿站。

唇齿留香之际,那沉潜于烟火深处的牵挂昭然若揭:人走得再远,灵魂深处总有一缕滋味,固执地指向那个名为“家”的坐标原点。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经历过多少风雨,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而仔姜鸭,则是那座港湾中,最具代表性的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