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谭平的头像

谭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半亩花开,“莲心”入梦

叩窗,似有低语:槐落无痕,莲开有声。

这声,是天地对洁净的召唤。

时光在六月的褶皱里,晾晒着廉洁的箴言;岁月于流年的肌理中,镌刻着初心的纹路。半亩荷塘,花开花落是自然的轮回,而有些东西不能随季候迁徙——譬如莲扎根淤泥的坚守,譬如人立于俗世的清直。

流云掠过眼眸,少年时那帧画面便漫了过来。月光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训诫不是教条,是种子。如今再守这窗月色,方懂廉洁从不是刻意的姿态,是如莲般,把风骨浸在日常的呼吸里,任风雨拂过,花萼始终向着天光。

半亩绿浪翻涌,竟让墙外的姹紫嫣红都失了颜色。莲的清,从不是与世界为敌,是用自身的洁净,让浮躁自惭形秽。就像真正的廉洁,从不用豪言壮语标榜,只以沉默的坚守,在人心间划开一道清明的界。

这样的夏夜,适合剥离纷扰,直抵灵魂的内核。

吟诗词,望青山,听花开的脆响——那是生命本真的声音。雨丝斜斜掠过,打湿的不只是荷叶,更是蒙尘的思绪。指尖捻起的岂止是《人间词话》的字句,是古往今来,廉者以心为砚,以志为墨,写下的精神刻度。

想化作风,掠过每寸需要清明的角落;想成为泉,涤荡每处藏污纳垢的暗渠;更想横笛一曲,让“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正气,穿透俗世的雾霭。这不是狂想,是廉洁者骨血里的呐喊:当坚守成了本能,牺牲便是坦途。

一池碧色,是心的镜子。云在天上走,影在水中流,虚实之间,照见何为应守的本真。不热不燥的夏夜,恰如廉洁者的心境:任周遭喧嚣如沸,内心自有恒定的清凉——那是历经淬炼后的通透,知道何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的风雨里,多少浮华成烟,唯有“廉”字如莲,在时光的池沼里愈发挺拔。初遇时的怦然,不是一时兴起,是灵魂对崇高的臣服。那些被岁月珍藏的诗行,实则是用清直写就的答卷:能经时间淘洗的,从来不是表面的光鲜。

月照暗处,是为了让阴影无所遁形;莲绽浊泥,是为了证明洁净本是生命的底色。远去的故事会褪色,但刻在骨子里的廉洁,会像莲心一样,越陈越清。留住少年时的梦,不是念旧,是要让那份纯粹,成为对抗世故的铠甲。

风过窗棂,月色在案头铺成素笺。荷香漫过杨柳岸,草色连天涯,而那条池边的卵石路,早被无数双布鞋磨得发亮——那是追寻廉洁者的足迹,一步一印,踩在欲望的边缘,却始终向着莲开的方向。采荷煮茶,饮下的不只是清苦,是让廉洁的基因,在血脉里生根。

夜半梦回,月色与莲影交织。独对荷塘时方懂,清欢不是逃避,是在与欲望的博弈中,守住内心的城池。指尖的莲香渗入眉宇,不是装饰,是一种印记,标记着哪些底线不可触碰,哪些初心必须捍卫。少年的“莲心”与今生的“廉心”,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刻着纯粹,一面写着担当。

雨落时,铺开素笺,那些关于坚守的字句,早已像莲瓣一样,落满生命的褶皱。这不是偶然,是必然——当廉洁成为信仰,岁月自会为它写下注脚。就像那朵穿越月色的莲,在淤泥里扎根,却把花开向天空,用最朴素的姿态,诠释着何为“向上”与“向善”。

月光正好,荷风翻卷书页,字里行间都是时光的沉淀。原来心里有“廉”,所见之处便无污浊;眼里有“洁”,所行之路便无歧途。廉洁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牌坊,是如莲般,在每个选择的瞬间,都记得向上的方向。

仰观星月,俯察荷塘,便懂古今廉者为何独爱莲。他们以莲自喻,不是附庸风雅,是深知:人生在世,诱惑如淤泥无处不在,唯有让廉洁成为本能,方能像莲一样,在污浊中开出洁净的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