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占据着内心重要的位置,曾经喜笑言欢、促膝相伴的难忘岁月给了我无法抹去的温暖和亲情。无数次,在生活的旅程上指引着不知所向、挫败迷茫的我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面对人生,给我力量,教我坚强,使我脚下的足迹踏实稳重,清晰可见。
“姐,你看婆婆,眼大最小下巴尖,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一个美女!”这句话曾是表妹挑逗外婆时说的,时隔数年后,依然能清晰的记得她轻轻捏着外婆的下巴调皮的向我说,外婆则娇羞的随口言叨着她,我在一旁一脸认真的附和着。世事莫测,我和表妹都已为人母,外婆也永远的离我们而去。再也领略不到儿时那淳浓的欢乐了,那样温暖的画面时常会略过眼前,就像现在这样,偶尔闭上眼,仿佛身临其境,细细重温过去的点点滴滴。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已是垂暮之年,她是千万勤劳善良农家妇孺之一,由于外公离世早,一家大小吃喝拉撒她一览无余。虽然雪白的头发与灰暗褶皱的面孔使她分外苍老,但慈眉善目间那年轻时的姣好面容依然存在。
小时候,去外婆家是我最开心快乐的事情,每逢周末我都会缠着妈妈要她带我们去外婆家,十多里的山路步行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有些遥远,可对我来说,只要去外婆家,就没有“远”和“累”的概念,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哪怕脚上磨出血泡,哪怕泥泞满身,也要千求万拜的讨好妈妈,就怕她不让我去。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有好吃好喝的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而外婆就是能满足我愿望的亲人之一。当时外婆的身体还算康健,外婆房前屋后的水果蔬菜应有尽有,苹果、柿子、樱桃、杏、桃、黄瓜、西红柿……让人垂涎三尺。外婆勤劳能干的双手会变戏法儿似的做好多好吃的,柿饼、柿子馍、焯面、煎饼、荷包蛋、以及各种各样的面食……虽然看来就是普通的家乡味,但那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外婆倾尽所有,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也由于对我倍加宠爱,我总会遭到表妹的嫉妒。外婆的爱融入着她滴滴心血,丝丝期望,而我却满不在乎,理所当然的接受着。这些好吃的,吃在我们嘴里,甜在她的心上,看着我们吃的越干净,她越会开心的像个孩子。
“人生能有几度春,岁月无情催人老”。去年初,回家探望外婆见到她发白齿落腰弯背驼,甚是让人心疼。倔强的外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变化而要求儿女照顾,年近百岁的她依然坚持守着自己住惯了的小屋,坚持自己烧水、自己烧炕、自己做饭……更让我惊讶的是,98高龄的她听闻外孙女儿要来了,不顾双眼失明,步履蹒跚,竟然给我和爱人做好了两碗荷包蛋!我大口大口地吃完,泪珠也大滴大滴的落下。也不知这泪珠到底是心疼外婆的处境呢?还是在惭愧自己的浅孝?或许都有吧!俗话说:“心疼外孙子不如心疼一根棍棍子”,终年陪伴她的不是儿孙,而是从不离身的一根拐杖。我们总会因为工作繁忙和照顾孩子来推脱自己没时间回家探望她,谁曾想这竟是和她老人家最后一次相处,最后一次吃她做的饭菜!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外婆的一生就如沙中之蚌,她让那珍珠的光泽慢慢晕彩着最后的行程。她不仅是我的长者,更是我人生的向导,不仅是我的亲人,更是我人生的依靠。她让我永远愧疚这份难以报答的亲情!
蓦然间,仿佛看见小屋前外婆迎接我的身影,听见那温柔可亲的呼唤在亲切而坚定的促使着我,化愧疚为力量,化哀思为坚强,踏上她的足迹,去珍惜身边被我忽视的那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