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玉平的头像

刘玉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511/02
分享

珍贵的记忆

珍贵的记忆

◎刘玉平

偶然翻看旧相册,一张泛黄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里的两个少年笑容灿烂,背后是大片抽穗的稻田。看到和我合影的他——王钧,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瞬间如潮水般涌来 ,哗啦一声,将我拉回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和王钧是同村人,却分住在不同屋场。我家在塅上的刘屋,他家在坝上的王屋,两个屋场之间,隔着一大片稻田。每当微风拂过,稻浪层层起伏,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一首田园牧歌。从我家的房子望向他家的方向,那曲线距离大约一千米,却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的命运悄然相连。

我们年龄不同,年级也不同,他大我一岁,高我一个年级。缘分的奇妙,在于它总能在不经意间,将志同道合的人牵引到一起。我们在小学的文艺宣传队相遇,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是一个充满梦想与活力的地方,祠堂里,我们一起挥洒汗水排练节目,每一个眼神的交流,每一次动作的配合,都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节假日,我们穿梭在各个生产队,为乡亲们表演,台下的欢声笑语和热烈掌声,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一年一度的全公社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更是我们大展身手的舞台,在那里,我们一起追逐着艺术的梦想,感受着彼此的热情与执着。

王钧的模样,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独特印记。他皮肤黝黑发亮,仿佛被太阳赋予了特殊的光泽;头发粗硬而卷曲,如同非洲大草原上随风摇曳的野草;嘴唇宽厚多肉,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憨厚与质朴;而他的眼白和牙齿,在黝黑皮肤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雪白,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明星。第一次见到他,我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真的太像一个非洲黑人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母亲是纯种的非洲黑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她从广州逃难来到江西寻乌,命运的安排,让她与王屋的青年阿福结为夫妻,从此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生下一女一男。王钧的姐姐像父亲,是个黄皮肤的女孩,而他却遗传了母亲的肤色和外貌特征,成为了村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因为这与众不同的外貌,有人给他起了个不太友好的绰号——“黑鬼”。但这个绰号,没有一个人敢当面叫出口,因为王钧可不是好惹的。他身材高大壮实,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站在人群中,就像一棵挺拔的松树,格外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还会武术,那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充满了力量。他的武术师傅,是他的堂叔仁辉,一位在当地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同时也是精通跌打损伤医术的江湖郎中。在王钧的身上,我看到了力量与正义的化身,只要有他在,我就觉得无比安心。

我读小学的时候,身体比较瘦弱,就像一棵在风中摇曳的小草,难免会受到个别同学的欺负。有一次课外活动,我在学校的沙坑上练习跳高,满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突然,一个牛高马大的同学走了过来,他满脸不屑,故意找茬,与我发生了争执。我本就势单力薄,哪里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被他打倒在地,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了过来,是王钧!他眼中燃烧着怒火,大喝一声,一个“扫堂腿”就把那个欺负我的同学撂倒在地。他站在我身前,如同巍峨的高山,为我遮风挡雨。他指着那个同学的鼻子,义正言辞地警告道:“你下次再敢碰我这个朋友一根毫毛,看我怎么收拾你!”那一刻,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校园上空回荡。周围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同学,在他们的眼中,既有惊讶,也有敬佩。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同学敢明目张胆地欺负我了。有时候,我和他在校园里或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一起行走,那种“狐假虎威”的得意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拥有了无穷的力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的生活更是清苦。大多数人家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而王钧家却与众不同。他只有两姐弟,姐姐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帮着家里参加生产劳动了。他的父母都是生产队的壮劳力,一家四口,有三个人挣工分,只有他还在读书,算是吃“闲饭”的。而且他的父母很有经济头脑,不仅会饲养鱼猪鸡鸭,还会利用圩日,卖黄酒酿和铁勺粄,做一些小生意。因此,他家的生活要比一般人家好很多。而我家,兄弟姐妹多,劳动力却少,父亲又体弱多病,一家人常常为了温饱发愁,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王钧的父母,是我见过的最善良、最淳朴的人。他们从不嫌贫爱富,对待每一个人都真诚友善。每次我去他家玩,他们都会热情地留我吃饭,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饭菜。有时候,他们还会杀鸡宰鸭,或蒸上甜美的酒酿蛋招待我,那浓郁的香味,至今仍萦绕在我的鼻尖。在他们家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和温馨,那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真挚情感。也正因如此,虽然我家离他家并不远,但我常常夜不归宿,和王钧挤在一张床上。我们躺在床上,谈天说地,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心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第二天早上,吃过丰盛的早饭后,我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暑假和寒假,是我和王钧最快乐的时光。暑假的太阳炽热而明亮,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点燃。我们一起到簧乡河的深水潭去游泳。潭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我们在水中尽情嬉戏,时而仰游,看着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时而潜水,探索水下神秘的世界;时而自由泳,感受着水流从指尖划过的畅快。玩累了,肚子饿了,我们就跑到旱地里,拔几颗萝卜,或是扒几只红薯,简单地清洗一下,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清甜的汁水,瞬间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有时候,我们会找一条小腿深的小溪,齐心协力把溪水淘干,然后就能看到鲫鱼、塘鲺、螃蟹和泥鳅在泥水中挣扎。我们兴奋地尖叫着,伸手去抓,不一会儿,就能收获满满一小桶。到了晚上,这些“河鲜”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那鲜美的味道,让我们的味蕾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我们还会一起到深山林里砍柴。山林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一边砍柴,一边寻找着鸟窝,爬上树梢,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掏出来,或爬到树上,采摘各种野果。我们唱着山歌,满载而归,那歌声和笑声,在山林间久久回荡。

寒假的时候,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我们提着自制的竹木捕器,到收割后的田野捕捉田鼠。傍晚时分,我们在田间仔细地投饵、下套,心中充满了期待。第二天早上,当我们看到捕器里捕获的几只大田鼠时,那种喜悦简直无法言表。我们把田鼠宰杀后,挂在屋檐下晒干,然后切成小块,加上蒜苗、茶油爆炒。那香味,啧啧,浓郁醇厚,仿佛整个村子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有时候,我们也会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到田塅上玩“打仗子”的游戏。我和王钧总是配合默契,带领着我们这一方冲锋陷阵,最终赢得胜利。最有趣的,当属我们俩到河滩上去“野炊”。每次“野炊”,王钧总是会带上一只大花纹瓷碗、一竹筒大米、几片腌制腊肉和几块酒糟豆腐,再找一块洗净的木板当作“锅盖”。我们在河滩上挖一个小土灶,往碗里放适量的水,再捡来几把干柴,用火柴点燃。不一会儿,火就熊熊燃烧起来,蓝色的火苗舔着花纹碗底,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半个时辰后,带着锅巴香味的腊肉豆腐饭就出锅了。我们坐在河滩上,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属于我们两个人。如今,我走南闯北,进过无数的餐馆酒店,品尝过各种各样的美食,但那些饭菜的味道,都比不上我们少年时在河滩上“野炊”时饭菜的香味。

后来,我们先后上了初中,时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科学和教育的春天终于到来。我们满怀憧憬,向华罗庚、陈景润等科学家学习,心中怀揣着当科学家的梦想,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那时的我们,充满了激情和斗志,每天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虽然在一起悠闲的机会少了很多,但我们的友谊却更加深厚了。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为了实现梦想而拼搏。

再后来,我们又先后考进了县重点高中。为了考取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地学习。那是一段充满汗水和拼搏的日子,每一个深夜,教室里灯光明亮,我们在书海中奋力前行。然而,命运却和我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我幸运地考上了大学,而王钧却落榜了,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开始了务农的生活……

在省城南昌读大学的四年里,由于经济困难,缺少路费,我只回过一次家乡。那次见面,王钧感慨万分,他看着我,眼中既有羡慕,也有一丝失落,他说:“你那么聪明,命水那么好,有大学读;我却那么笨,命水那么不好,没有大学读,真羡慕你啊!”我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安慰和鼓励他说:“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其他路选对了,走好了,一样可以成功!”我知道,他心中有梦想,只是命运暂时和他开了个玩笑,我相信,他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因为工作繁忙,我很少回乡下老家,和王钧见面的机会,也变得少之又少。有一天上午,王钧突然来到我工作的单位找我,他站在我面前,嗫嗫嚅嚅地说:“我没钱买车票回家了,借几块钱给我……”我吃了一惊,连忙问:“出什么事了吗?钱包被人偷了?”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低下头,小声地说:“我昨天上县城来和人赌博,输光了钱……”我听了,心中既震惊又生气,正色告诫他说:“万恶赌为首,那会倾家荡产的!”我劝他一定要改掉赌博的恶习,重新做人。中午,我请他到外面的饭馆吃了一顿饭,希望能让他感受到朋友的关心和温暖。临走时,我给了他十块钱,让他买回家的车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满是担忧,不知道他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半年后,乡下的哥哥上县城来看望我,告诉了我一个令我震惊的消息:王钧因为盗卖耕牛被逮捕了,被法院判了一年有期徒刑。而耕牛的主人,正是他的武术师傅和堂叔——仁辉。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击了一拳,久久无法平静。我知道,他盗卖耕牛,是为了偿还因赌博欠下的赌债。曾经那个充满正义感、保护我的王钧,如今却走上了这样一条错误的道路,我感到无比痛心!

王钧服刑期满后,回到了家乡。此时的他,到了该娶亲成家的年龄,却因为名声坏了,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的堂叔仁辉,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十分担忧。为了挽救他,仁辉决定教给他谋生之道——接筋驳骨、医治跌打损伤。堂叔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王钧深知自己犯下的错误,他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认真学习医术。几年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跌打医生”。乡亲们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他医治跌打损伤,药费少,效果好,遇到实在拿不出钱的病人,还会免费治疗。大家都说,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再后来,命运终于眷顾了这个曾经迷失的人。王钧娶亲生子,妻子漂亮贤淑,儿女聪明孝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看着这张泛黄的照片,此时我想起王钧,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童年,是一段纯真而美好的回忆;他的人生,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最终还是走上了正轨。我相信,无论未来的路还有多长,他都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家人一起,幸福地走下去。而我们之间的友谊,也会如同那坛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醇厚,越来越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