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寸的头像

日寸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2
分享

外来媳妇

石家沟村坐落在永利镇中心地带,是有名的镇中村。永利镇共十八个村寨,石家沟村占地面积最大,有近六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全村四百五十二户人家,一千八百九十七人;经济发展也最快,当初是该镇最先脱贫的村落。现在家家户户的旧房子经过一番整修,已然成了一座座漂亮的民宿,招来不少外地人旅游观光。村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石家沟村以石姓人家为主,当然也夹杂少量的张、杨、麻、彭姓人家。石姓人家人口占该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于是当初人们给村子取名时,觉得以“石家”二字命名较好。再者,该村有一条天然沟渠,东西走向,从村头贯穿村尾。这样,该村就得名“石家沟村”。

据传,石姓人家来这里生活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这里的人们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外界联系不多,婚嫁事局限于周边村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婚姻历来由年轻人自己做主,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类的约束。年轻人们按照当地习俗,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赶集上会、走亲访友、参加节日活动等)结识异性朋友,用对歌方式交流感情,彼此感觉合意便再进一步交往。这种恋爱方式一直让人津津乐道。只是现在,年轻人们外出务工,走南闯北,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结识,在更广阔的环境中选择伴侣,原来的择偶方式已慢慢被遗弃。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百年来的共识。但如今,说不清是世道变了,还是人们思想变了,有那么一些人, 男的不娶,女的不嫁,宁愿过着单身生活。据有心人统计,石家沟村目前就有近百条汉子没结婚。这无疑暴露出该村繁荣背后存在的严重生存危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让把传宗接代看得比命还重的老人们焦虑不已。他们在这生活了多少代人,难道现在就要断了香火?他们用各种方式催逼年轻人们尽快成家立业。但这种事哪里急得来,结果无非是徒劳罢了。

石乾山是石家沟村靠外出打工发家致富的典型。现年三十五岁。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跟村中青年外出谋生,至今已快二十个年头。石乾山在外跟东北一位师傅学汽修,获得一技之长。没几年就赚了不少钱,在村里建起了新房子。师傅见他精明能干,又肯吃苦耐劳,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于是便将自己一个老大不小行为做派有点儿野性的女儿介绍给了他。没想到,他俩却很合拍,没多久,二人两厢情愿结了婚。

石乾山觉得,既然自己已经成了家,就应当对妻子负责,让她过上安稳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回老家自己干。当他给师傅说了自己的想法,师傅当即表示赞同,并赞助他一笔创业资金。石乾山取得老婆,又有了钱,满心欢喜地回村了。

石乾山回到石家沟村,很快就在镇上开了家汽修店,生意红红火火,超出他原来的预想。现在的农村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年轻人们喜欢游玩,没有车实在不方便,只要手头有点儿积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买车。现在石家沟村虽然还达不到家家户户有车的程度,但至少已经相当普遍了。随着汽车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汽修行业不兴旺都没道理。

村里人在关注石乾山生意的同时,也羡慕他娶了个好老婆。他老婆名叫马翠莲,身材高挑,一双眼睛灵动得像源头活水,妥妥的美女一枚。有人不服气地议论说,他石乾山打工仔一个,何德何能,竟能娶得这样标志的老婆!当然了,不服气归不服气,事实归事实,谁也不得不承认石乾山本人是争气的,村里头还没几个像他这样的能人!

马翠莲性格开朗,跟谁都聊得来,不久就和村里人打成了一片。马翠莲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让当地教语文的老师都自叹不如。村里上学的娃娃们很喜欢她,爱跟她攀谈。有的娃娃问,嫂子,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怎不去当老师呢?马翠莲笑了,说当老师得有很多知识才行,我除了普通话还过得去外,其他方面都不能跟你们老师比。马翠莲不会因为别人赞扬她而骄傲。她知道自己没多少文化,跟村里多数青年一样只能当个打工仔。干不了的事情就承认干不了,不懂的东西就坦白说不懂。这一点很符合村里人坦诚直爽的秉性。

马翠莲看到村里的女孩喜欢扎马尾辫,她就把自己一直披着的秀发也扎成马尾辫,见别人早上起来用清水洗漱她也用清水洗漱,人家上街赶集背背篓她也跟着背背篓,刻意与村里人保持一致的样式,让人感觉她就是本村人而不是外地来的。石乾山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要入乡随俗。石乾山说其实我更喜欢你原来的模样,你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或许别人会更加高看你一眼,我也更有面子。马翠莲眼珠子不由地往上翻,说别臭美,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那副模样?

一次,村里一小伙结婚,媳妇是隔壁村的。两家遵照旧时习俗,迎亲和送亲的人都身穿民族服装,搞得跟盛大民族节日一样隆重热闹。晚上,青年们坐在一起拉歌,临近天亮才各自回家休息。马翠莲彻底看傻眼了,没想到这里的婚礼原来是那样别致有趣。她想到自己跟石乾山结婚时,就光请亲戚朋友来喝酒吃饭,什么仪式也没有,感觉亏大了。她质问石乾山,为什么别人的婚礼办得那样热热闹闹,而我们却简简单单,你莫非是看不起我?不管怎样得重新办一次。石乾山无奈地摇摇头,说我的娘耶,我们结婚时,我把所有亲戚朋友都请来了,谁结婚有咱俩的客人多?这就是对你最大的尊重。后来,石乾山花了三万块钱买了套当地高档的民族服装送给她才了事。

有单身汉子碰到马翠莲跟她开玩笑,嫂子,你能在你们老家给我介绍个对象吗?马翠莲爽快地回答,行呀,但你得拿出你的绝活来,保证人家跟着你日子不会熬煎。单身汉子回答,我可以跟乾山学修车挣大钱,日子定会过得和你们一样好。马翠莲说,我们这算啥好日子,没出路才搞这一行,有点儿文化的人谁会来干这脏活累活!马翠莲嘴巴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活儿确实是脏点累点,可挣钱多,她就是做个全职太太也不会坐吃山空。可是,她一个女汉子性格,不让她干反而落得不自在。

马翠莲平日里跟石乾山什么事都干,不光在汽修店里帮忙,在村里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完全不像个从大城市来的姑娘,相反倒像是石家沟村土生土长的人儿。勤劳、本分、聪明,这是村里人对她的总体评价。可惜,石乾山的父母死得早,不然说不定还会加上孝顺两字。石乾山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父母长得什么模样,他已经没有记忆。他由哥哥嫂嫂抚养大。或许是缺少父爱和母爱的缘故吧,石乾山从小就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很少跟朋友玩。大人们觉得他长大后定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可没想到,他混得比村里很多青年都好。看来评判一个人往后有无出息,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小时候聪明伶俐,说不定长大了就偷奸耍滑,一事无成;而那些憨厚笨拙的人,或许哪一天开了窍,成就一番事业也难说。

清明节那天,石乾山带着马翠莲去给父母上坟。在坟头上,马翠莲问石乾山,你父母要是在天有灵,知道你娶了个外地媳妇,会不会高兴?石乾山笑着说,那你得问他们!马翠莲说,我怎么问,难道他们躺了二三十年还能爬起来说话?石乾山说,我教你一个办法,你拿个硬币来,放在手心,双手合拢摇几下,然后扣在地上,如果正面朝上,说明他们高兴,如果背面朝上,说明他们不高兴。马翠莲说用纽扣行不行。石乾山说也行。马翠莲连忙照着做。谁知她卜了三次,纽扣都是背面朝上,惹得她一天都不开心。

一年后,马翠莲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医生抱去过秤,足足有八斤重。石乾山说,就给孩子取名叫石八斤吧!马翠莲说,哪有这样给娃娃取名的。石乾山说,你有所不知,娃娃的名字越通俗命就越金贵!村里有给孩子取名六斤、七斤的,就是没有八斤,因为他们生不来,没有咱俩这本事。马翠莲忽然想到上回占卜的事,于是便说,咱们问问你爸妈的意见吧!于是她拿出当时那个纽扣来,双手合拢,哒的一声扣在地上,手心慢慢翻转过来,居然是正面朝上。

马翠莲有点儿失望,她顿了片刻才说,不行,你爸妈同意我也不同意。既然当时你爸妈就不喜欢我,我也不必将就他们,儿子的名字,得由我取。石乾山拗不过,让你取就让你取吧!后来,她想了很多名字都觉得不好,孩子快满月了还没定下来。一个月内得给孩子上户口。这些天她一直叫儿子八斤,也渐渐叫顺口了。她对儿子说,八斤就八斤,等妈妈想到好名字了再给你改过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