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白沙村村史馆的“脱贫致富带头人风采”展示栏里,刘正富的事迹尤其引人注目。村史馆对刘正富的致敬词是:苹果种植能手刘正富,扎根乡土,用实干点燃希望,专注发展苹果产业,承包近40亩山地种植苹果,亩产2000公斤左右。他还积极带动当地群众种植苹果,免费提供果苗和技术帮助。白沙村千亩山地苹果林争荣,金碧交辉“昭阳春”争艳,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春华秋实,勤劳者获得收成
刘正富十来岁就开始经商,闯荡过鸡鸭市场、收卖过洋芋,善于捕捉信息把握商机。1983年,他承包村里12亩苹果园200多棵老苹果树,决心盘活这片连白送都没人要的老果园,设想把这些老弱病残的苹果树变成摇钱树。
刘正富当初青睐苹果树,想到的是,苹果具有亲和力,深受大众喜欢,市场前景乐观;苹果保质期长,便于运输和储存,经得起折腾;苹果树生长期长,耐寒暑经风雨,细水长流之意明显。他雄心勃勃,热血沸腾。一些年轻人常常自以为是,豪情万丈,刘正富也有这样一段青涩时光。他想当然经管苹果树,除草浇水、开沟施肥、修枝灭虫,呵护中着力驯导苹果树顺从自己的意志。而苹果树并不怎么领情:要么枝密叶茂,繁荣昌盛,躲躲藏藏的苹果既含蓄又隐晦,个小色暗,不是味酸就是味淡;要么枝干苍劲,如剑刺蓝天,锋芒毕露却外强中干,呈现的苹果稀稀落落,秋风吹送,像风铃一样摇晃,摇碎了刘正富的心也摇醒了他的梦。然而,一次次失败反而激起了他的犟脾气,他静下心来想:这有什么,不会就学,我亏就亏在“学”字上,必须通过学习扭亏为盈。他买来苹果种植管理的书籍刻苦钻研,科学技术激发出健旺的生产力;诚诚恳恳向专家请教,他成为昭阳区林科院和苹果协会的常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年后,经过科学种植和精心培育,刘正富承包的苹果树实现增产丰收,他成了当地的第一个“万元户”。他被成功激励着,顺势而为,又承包白沙村近30亩山地种植苹果,一租就是23年。23年风雨兼程,23年含辛茹苦,23年执著追求,刘正富久久为功,引进矮化密植种植模式,对苹果树品种选择、果园管理、前景研判呕心沥血。他向记者介绍说:“采用矮化密植种植模式种植苹果树,枝叶简单,使得75%的营养用于果实生长;这样的种植模式可实现树高为行距的80%,阳光截获率为70%至75%,采光充足、着色好、糖度高,能确保果实的优良品质。”
春华秋实,勤劳者获得收成。刘正富利用矮化密植技术培育苹果,每棵树有35至45个侧枝,树均挂果28公斤,亩产1700公斤至2100公斤。他承包的近40亩山地种满了红富士、红露、红将军、瑞雪等优良品种,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能手。刘正富种植的苹果酸甜适中、果香浓郁、口感爽脆、色泽鲜艳、天然富硒,独具“甜、香、脆、艳”等特点,线上线下热销,四川、贵州、昆明等地都有订购,年产近8万公斤的苹果,每年春节前全部售完,亩产值8000元左右,年纯收入近30万元。他率先在村里建盖起两楼一底的住房和两层共230平方米的苹果储藏室,小轿车、家用电器等现代家庭用具一应俱全,全家的日子兴旺而富裕。
尝到种植致富的甜头,刘正富劲头更足,热情更高,他成了苹果种植狂,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果林里时常上映他跟爱妻劳碌的身影。
夏日的一天,刘正富深入苹果林疏果,脚走累了,手抬酸了,就躺在苹果树下休息一会儿。迎面望着苹果林,满眼的星星,暗红的星星,青翠的星星,直闪着他的眼,他欣喜白日的天空也挂满繁星,晶亮亮的。渐渐地,刘正富陷入沉思。饱经风霜的他深知: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幸福;个人富孤掌难鸣,全村富鱼水情深。他之所以有今天,实在是依赖乡土仰仗乡情,理应回报乡恩。
致富之路虽然艰辛,帮扶乡亲十分豪爽
致富之路虽然艰辛,帮扶乡亲却十分豪爽。刘正富感念乡土,一心想着带动乡亲一起过上富裕生活。他仗着多年奋斗积累起的丰富经验,结合白沙村土地疏松、肥沃、保水,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地理优势,信心十足地引领乡亲走发展苹果产业之路。他想方设法联系法国民间某基金会,引进优质苹果苗免费送给村民,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导大家科学种植。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苹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群众种植苹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为保证白沙村苹果良好品质,实现苹果种植持续增收,刘正富带领村民到山西、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常请苹果种植专家到村里向果农实操演示修枝、拉枝、打药、施肥、疏果、治病、防虫等技术。
有村民对给苹果疏果时把一些品相较差、个子较小的果实摘丢掉不理解,认为可惜,以为其果也可以长大也可以卖钱。刘正富耐心开导:“不可因小失大,不可贪多求全,而要求精求美求实,优胜劣汰,重点培养。在苹果生长期为它们疏果,就是要淘汰品质低劣的,以免争夺养份,让优秀的苹果获得更多更好的养份,助其更好地成长,赢得份额较大的市场,赚到更多的人民币。要知道,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劣质商品是无人问津的。”一席话,听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心胸豁然开朗。
刘正富进一步向果农介绍苹果经:“种植苹果要注重培育良好品质,而采用矮化密植技术培育苹果就是良好品质的保证。看苹果的品质,首先得看颜值,看果形是否端庄、色泽是否鲜艳等;其次看味觉之糖酸比,看糖度高低,酸度是否适中;再次看香味,看是否有水果自然风味;口感也十分重要,得看硬度、脆度,看成熟度及水分含量是否最好。好品质就是诱人的品牌,自带光芒,自带流量。”
观念更新拨云见日,激活动能雨后春笋。数年间,白沙村苹果种植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数百亩,年产值近500万元,苹果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有感于刘正富的带动效应和全村苹果产业发展势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白沙村工作队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创立“昭阳春”苹果品牌,完成“昭阳春”商标注册、形象设计、果品安全检测等,推动苹果产业与市场接轨。而今,白沙村千亩山地苹果林争荣,金碧交辉“昭阳春”争艳,村里涌现出3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村民家家建盖起了小洋房,坐上了小轿车,享受着跟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智能化生活,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正是有这样一群刘正富式的“苹果园丁”,正是有这样一群刘正富式的播种芳香和甜蜜的致富带头人,现在,走在昭阳大地上,一片片苹果园像一幅幅锦绣绒毯铺展开来,壮丽耀眼。春天里,粉嘟嘟的花朵竞相绽放,欣欣向荣;盛夏里,青绿绿的果实挂满枝头,生气勃勃;深秋里,鲜艳的红光燃烧四野,丰收在望。亲亲和和的苹果,“秋韵昭通”沐浴朝阳,天地间弥漫甜美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