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金龙的头像

唐金龙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508/30
分享

鸡鸣松林朝阳升

清晨,鸡们一只赛一只高声鸣叫,红灿灿的太阳从林间升了起来,像是被鸡们唤出来的一样。日出东方,霞光万道,林木生辉。这样的景象让人神清气爽,朝气蓬勃,昨日的辛苦被荡涤得一干二净,乐乐大方迎接今天。朝晖斑驳中的鸡群炸开了花,它们迈着轻快的步伐,欢快地奔向广阔的林地。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下,它们自由穿梭,追逐草丛下的昆虫,啄食鲜嫩的青草和掉落的野果,尽情享受主人为它们营造的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

这方鸡的主人,是驻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乐德古村的馨玥玺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涛、臧永馨夫妇。

这对90后年轻人,为了人生追求去到同一个城市求学,为了各自志愿各谋出路,又为了共同目标并肩奋斗,而后返乡创业,把实业和情怀描述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经营的林下生态乌骨鸡及其鸡蛋,品质赢得市场,信誉远近闻名。顾客向顾客推介说:“馨玥玺乌骨鸡和鸡蛋,真资格的土特产,实实在在的好东西。”2025年1月,乐德古村委会赠给他们一面“致富能手彰勤劳,精耕产业显情怀”的锦旗。

开启风雨同舟的奋进历程

十多年前,张涛和臧永馨分别考入昆明的云南新华电脑学校和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学习计算机专业。来自共同家乡,寄居繁华都市,他俩惺惺相惜,尽管就读的不是同一个学校,但经常相聚,谈笑风生。校园亭台里,公园树荫下,滇池柳岸边,春游路途上,他俩谈乡情谈童趣,谈理想谈人生,谈出路谈追求,相互倾慕中谈爱情。美好的校园时光十分短暂,转眼就到毕业季。他俩感情真挚,但志愿不同,尽管心有难舍,却分道前行,张涛去到昭通从事建筑工程,臧永馨先到江苏昆山,在一家外企电子厂实习,半年后到上海打拼,接触过自媒体,做过文员,搞过销售,任过企业经理助理等。

他们各奔前程,但感受相近:奋斗且欣然且艰难,工作且收获且失落,风景且靓丽且凄迷。无论如何,两颗年轻的心遥相呼应,彼此忠诚,同频共振。万能的手机,是他们心连心的媒体。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却常常是春节还没过完又依依惜别,汇入打工潮各奔东西。

几年来,他们尝够了相思苦,炼就了忠贞心,而天各一方毕竟不是长久之计。7年后,也就是2016年,臧永馨辞别上海回到家乡跟张涛完婚。婚后,他俩辗转于昭通地区,操劳在建筑工地,开启了夫妻风雨同舟的奋进历程。他们心心相印,努力打拼,事业得到较好发展,拥有可观的经济积蓄,勤劳致富的目标得以实现。他俩想到家庭,想到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很想立足乡土谋发展,依附乡情谋幸福,追求家庭、事业双丰收。

经过多方考察,张涛和臧永馨感觉到乌骨鸡养殖很有商机。2023年,他俩毅然放弃多年从事工程建筑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再次启航创业之路——回到家乡乐德古村,利用群山中的自然资源,在100多亩松林下创建馨玥玺牧业有限公司,养殖乌骨鸡。

远离喧嚣的青山绿水,松涛阵阵,生机勃勃,天然氧吧是鸡群健康成长的乐园。青岗岭乡盛产玉米,金秋时节,农户屋前的遍地金黄,就是乌骨鸡源源不断的食粮。张涛和臧永馨开创鸡业的风水宝地,得天独厚。

像忠诚爱情一样经营产品

“我们一次性购买了13000多只小鸡开始养殖。我俩是农村长大,看惯了父老乡亲养鸡,对鸡的习性心里有数。愿望就是想养出小时候家里那样的土鸡,还原我们的记忆,泛起人们的乡愁。想到给乌骨鸡营造一个生态、自由、宽阔的环境,让它们健康快乐地生活,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臧永馨向笔者介绍道,她深情地说:“我跟老公恩恩爱爱走到今天,靠的是彼此忠诚,我们尝到了爱情的幸福和甜美,希望也感受到从事养鸡产业的幸福和甜美,心想也需向产业向顾客付出忠实和真诚,像忠诚爱情一样真心实意经营产品,做到心系顾客,品质优良,童叟无欺,赢得顾客青睐和产业持久。”

这样的志愿,就是张涛和臧永馨开创事业的定盘星。他们坚守其道,不忘初心。

公司顺着林区地势构筑场坝,就地取材搭建棚屋,为鸡们建设院落和宿舍,让其夜有所栖日有所乐。背后大片大片的松林,是鸡们强身健体、自食其力的天地。鸡们抛洒粪便,助长繁荣的天地更加昌盛,花鸟草虫,丰富多彩。

公司日日给鸡加餐,必须投喂天然饲料玉米、荞麦、豆粕等,外加一些特意种植的青草、蔬菜。他们不仅固守绿色生态、亲切自然的养殖理念,还拒绝短期利益,坚持善养慢育,讲究健全鸡的体魄,尊重鸡的生命过程,在意友好型经营,出栏鸡的鸡龄一定要保证10个月以上,不盲目追求产量,专注提升单鸡品质,保证绿色生态的纯正和地道。

当地一位年轻村民告诉笔者:“张涛和臧永馨不但对鸡友好,对消费者更是诚恳和真挚,不仅严把生态鸡的绿色关,还如实告知乌骨鸡的养殖过程、风味特色、食用方法以及售销价格,不夸张不虚吹不抬价。他们建立售后反馈机制,对顾客的关切和诉求及时回应热心解决;提供退换货服务保障,让大家买得安心放心和高兴。”

这位村民还讲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张涛夫妇正向慕名而来的几位四川宜宾顾客售卖一群鸡,一只不到出栏时间的鸡突然一个飞跳,混进出售框。顾客表示愿多付这只鸡的钱,他俩却决不通融,解释说这只鸡不到出栏时间,正是绿色芳华,稚气未消,成色不足。几费周折,小两口硬是把它从鸡群中揪了出来,让这只“急欲出闺”的鸡白激动一场。

家住昆明市的一位顾客,在手机微信里,向朋友介绍馨玥玺乌骨鸡时这样说道:“这种鸡,让我记起小时候农村老家那种土鸡的风味来,肉质鲜嫩多汁、紧实弹牙,鸡汤金黄浓香、口感鲜美。鸡蛋的蛋壳比常见的要硬实一些,蛋清晶亮,蛋黄深红;水煮食之,蛋清纯净鲜嫩有弹性,蛋黄金灿酥腻满口香。”

众人拾柴火焰高

酒好不怕巷子深,这是实话。

馨玥玺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不到一年,投放的13000多只鸡苗长大出栏,首批出售商品鸡3000多只,掘到从事生态养殖业的第一桶金——45万元,纯收入近20万元,生态养殖迎来“开门红”。

“第一年主要是积累经验。为打开销路,我们采用送货上门的方式推销乌骨鸡,主要是送到昭通市区的酒店饭馆,让大家先品尝,没想到赚多少钱,就是想多让人知道,再逐步开辟市场。还采取拍小视频宣传、请网红直播等方式,让大家直观了解散养乌骨鸡的过程。通过线下线上推销,慢慢赢得了消费者。”张涛向笔者讲述道,他说:“我们地处深山密林,顾客上山一次不容易,为能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公司现在分阶段添加小鸡,就是这样也供不应求。最近成年乌骨鸡卖了3000多只,还可以出售的已不到1000只。”

臧永馨接着说:“我们多数顾客,是朋友圈的朋友买过之后觉得好,热心转发扩散而引来的,顾客介绍顾客;通过视频号抖音,也有顾客咨询购买。顾客的青睐,让我们看到了生态养鸡致富的希望。今年先后进了两万左右的鸡苗,现在平均日产蛋量300多枚,主要是售给熟人、亲戚朋友和中高档饭店,还买给昭通市、昆明市、镇雄、盐津,甚至重庆、四川、上海等地的顾客。”

面对笔者提问,张涛有些激动:“众人拾柴火焰高。村委会支持我们承包林地,帮助我们宣传产品、拓展销路,还赠锦旗鼓励我们;村民投工投劳帮助我们搭建鸡棚、修护网栏、拉电引水;顾客对我们厚爱有加。我们顺势而为,乌骨鸡养殖业蒸蒸日上。饮水思源,我们尤其感恩乡土和乡情,没有父老乡亲帮助,我们建不起养鸡场,没有父老乡亲呵护,我们开展不了养鸡业。我们想到回报,决心带动村民做大做强养鸡产业,献力乡村振兴。先是请村民到公司务工,一年要请500多人(次),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松地、护栏、消毒、喂鸡,等等,这能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待时机成熟,就引导乡亲发展养鸡产业。公司还决定,从2025年开始,每年都要资助‘五保’老人。又回到那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们都献岀勤劳、智慧和爱心,拾添各自优长之柴,扶弱济困,携手奋进,乡村振兴的圣火定然越燃越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