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谭清文的头像

谭清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7
分享

味蕾上的归途

  在上学的时候,听到老师讲过这样一种观点:“人其实是味觉动物,在面对高度相似的色彩时,人的视觉会被迷惑,听到嘈杂的噪音时,人的听觉会失灵,但是只有味道,即便是再微小的差异,也会在入口的瞬间被分辨出来,因为味道往往不仅是味道,更承载着记忆和情感。”联想到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其中浓厚的感情是贯穿美食的核心,这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带着的基因。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原始人们聚集在一起狩猎、一起烹饪,最后一起分享食物,所以味道带来的就是安全感,这种习惯也被记录在了人类的记忆中,所以味道总是让人与家人和陪伴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贵州大曲长久以来所坚持的道路。

在所有的味道中,酒绝对是占据着独特地位的一员大将,自从古人发现粮食酿造过后可以产生酒精,就开始在酿酒、 饮酒一途上开启了新的纪元,从最开始的米酒到后来的高粱酒、玉米酒等等,中国人不断在酒上做着创新,在欢庆团圆的时候,人们借着酒抒发情怀,让感情达到更高的层次,实现身与心的解放,而当孤寂落寞的时候,酒又成为排解忧愁的绝佳助力,酒精所产生的麻痹与昏沉,让人的思想与精神得以超脱现实,进入到新的世界。

遥望历史,酒一直在我们的历史中反复出现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历史起源于味道,升华于酒,无论是祭祀还是普通人家,酒都是不可或缺之物,酒先于盐出现在人类的食谱中,成为人类精神的调味料。

酒的智慧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从腐烂之中诞生出新机,在灭亡当中重获新生,破而后立,与中国古代的历史何其相似,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就如同酒的发酵历程一样,经历了各种风波变化,但最终都坚持下来,成就了不朽的伟业,所以酒即是人。

回到饮酒文化上,酒诞生的目的就是饮用,无论第一个品尝到酒的人是否是为了这一目的,但是很快酒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古代社会是物质匮乏的,没有各种各样色彩斑斓、口味各异的饮料,除了白水,便只剩下酒与茶,二者截然相反的效果使得各自占据着半壁江山又不互相冲突,茶让人清醒,酒使人昏沉,茶带来的是现实的清晰刻骨,酒带来的是梦乡的迷糊安逸,所以从古至今始终不乏酗酒之徒,酒池肉林的奢靡便是古人对于梦幻生活的向往,纵然堕落却心向往之。

谈饮酒便不可不谈酒器,酒器代表的是酒的地位,是饮酒人对极致饮酒体验的追求,诚然,木碗也可以饮酒,而且方便,但对于大曲这样的美酒,用普通的酒器似乎变成了亵渎,所以人们不断创造出更好的酒器,丰富出更多的饮酒文化,让人惊觉,原来饮酒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不再是饮酒后的丑态,而是酒本身。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贵州大曲登上历史舞台则源自意外,中国浓厚的饮酒氛围事实上缔造了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酒品的局面,每一处几乎都有其代表的酒,贵州大曲就是贵州的代表,同时也是贵州的特色,全国没有第二个能做出贵州大曲酱香味的地方,依靠的却不仅仅是这股子酱香味,更有其背后深远的家之情怀。

回顾贵州大曲的发展历程,最开始的贵州大曲也只是普普通通的酱香酒,是贵州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寻常酒,就如同衡水的老白干,四川的汾酒一样,不过是贵州人独特的味觉享受,大曲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也得益于其背后那永恒难忘的归属感。

在贵州,无人不知大曲,并不是因为它现如今全国都知晓的知名度,只因为这是陪伴一代又一代贵州人度过人生旅途的地道本土酱香酒。曾经的贵州并不算发达,即便是如今,贵州也有着不少的乡村,经济水平赶不上东南部的大省,贵州人习惯了晒着日头下地的生活,习惯了工厂里顶着热气拧螺丝的日子,也习惯了徒步丈量山水的奋斗历程,在结束掉一天的艰辛工作后,人们总是喜欢回到家中,倒上一杯大曲,先细细闻着浓烈酱香味,只是闻着,就仿佛已经醉了, 沉醉在粮食经由大曲发酵后的神秘气味之中,更是沉醉在轻松幸福的家庭生活当中。

然后小小地咂上一口,辛辣的白酒味和那股酱香味顺着舌头进入喉咙再进入胃里一路往下,而酒精带来的刺激则顺着天灵盖一路往上,直冲云霄,那一刻,人的灵魂仿佛得到了解脱,不再被肉体所束缚,只是沉浸在酒的世界里,回味无穷。贵州大曲之所以能够享誉全国,其回甘便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一口酒进入肚腹之后慢慢变得沉寂,而后一口菜再进入食道,那么上一口酒的甜味正好顺着食道又返了回来,二者擦肩而过,饱腹感降临的同时,大曲的甜味涌上舌尖,让人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便又端起酒杯,再饮上一口,任由酱香充斥着整个口腔。

我虽从未踏足过贵州,但是我的身旁却不乏贵州人,这些操着一口西南官话的男人女人,每一个都酒量惊人,他们能喝酒、也会喝酒,随便几样下酒菜也能在他们桌上变成山珍海味一般,配着大曲酒,往往能饮谈至深夜凌晨,他们真诚而朴实,就和贵州大曲一样,寻常的粮食以不寻常的方式就可以酿造成令人沉醉流连的美酒,寻常的人以不寻常的方式奋斗就可以创造出值得骄傲的幸福人生,这也许就是大曲能够出在贵州的原因吧。酒和人不可分离,人与酒都象征着美好的品格,我将这种独特的品格称为大曲精神,尽管现如今全国各地有了种类繁多的酒,但贵州大曲的精神和味道却永远让我沉醉。

贵州人向来不喜欢独饮独酌,饮酒必伴随着亲朋好友,在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桌边,男人们倒上一杯大曲,等着主人家一声令下,便举起酒杯碰撞,而后开怀畅饮,饮过三巡,心中的话也随着酒气一起出来,道一道珍重,聊一聊过往,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奋斗,只有在同饮一壶酒时,平行线才产生了交际,说不完的话语中藏着的是彼此温暖的心意。所以大曲也是家庭团聚的必备品,很多人从小数着大曲酒瓶长大,长大之后又喝着大曲,迎来了人生的每一次重大转折,也许是成家、也许是立业,但大曲不会缺席每一个这样的场合。

也正因为如此,贵州成为了一个充满酱香味的省份,每一天,都有幸福和不幸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许东家新婚、西家便有人离世,大曲不会挑选场合,它平等地对待着每一次喜怒哀乐、婚丧嫁娶,酒本身没有情感,是人赋予了酒以感情。即便如此,大曲仍旧没有替代,至少在贵州这片土地上,人们或许会喝上各种各样的酒,但最终难免咂舌说一句:“这酒不如大曲好喝。”然后换上大曲,再喝一轮。这就是味觉的奇妙之处,一旦将味道和情感联系在了一起,那么总有一些味道是无可替代的,大曲对很多人而言便是如此,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酒,更是记忆的载体、幸福的表征,当人们端起酒杯,饮一口大曲,幸福也许便会悄然降临。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味道,它们超越了味蕾的感知,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这些味道,是家的温暖,是亲情的牵挂,是友情的醇厚,是爱情的甜蜜。贵州大曲、茅台酱香,便是这样一种味道,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成为我们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归途。茅台酱香,记忆里的味道,情感的归途。它让我们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醇厚、爱情的甜蜜和乡情的温暖。无论身在何方,长在何处,人生会面临怎样的境遇,总会有一个港湾让你归属,那便是家,让我们一同举杯,为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未来的生活而干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