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至少也有快十年的时间,老汪一直待在党委组织科长的位置上,这对他来说,原地不动的状态并不如愿,更多的还有不甘。还好,能让自己心里平衡一点的就是在干部行列中,不能多想,企业的组织科长含金量不言而喻,管理层都心知肚明。
某天,汪科长办公室来了一位老乡,说是老乡,也就是以前没进县城时一个村上的邻居,不过这些年几乎没有联系,相互间也没什么需要利用的,或者帮衬的。不过,汪科长看到这位“不速之客”颇感意外,心里嘀咕:“什么风把他吹来了?”一闪即过,该有的寒暄还是必要的,不然要被他说,城里人“半边脸”了。
“好多年了没见,在什么地方发财呀?”汪科长问。
那人答:“我们农村人,就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闲时出去打零工。”
汪科长又问:“今天中午,到我家喝两杯,多年的邻居叙叙旧?”
那人又答:“还有事,以后机会多呢!你听说没有,你们厂长要换人了,是我们老乡,可能你不认识,叫姜晓海。”
“你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想法?”汪科长问。
“没想法,随口一说。”那人回应道,说完起身离去,还不忘说道:“以后如有好事想到我。”
说者无意,其实也有意,听着有意,更有想法了。望着那人远去的背影,汪科长心里在想:“这次是不是上天眷顾我的机会来了?”
汪科长清楚,厂里人都明白汪科长的工作并不是很忙,用他的话说,一年就是两件大事,一是“七一”活动,二是党员冬训,其他也是日常工作。尽管如此,也没有行政部门的干部常态性的忙碌,看着他们的精气神真是很羡慕,每天办公室进进出出的人,不亦乐乎,成就感拉满了,感觉每一天都活得有价值。
既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回头又想:“怎么才能和姜厂长搭上话呢?”汪科长抓耳挠腮,愁眉不展。
“对了,上次那个老乡说是认识,找他看看如何?”想到这里,汪科长又犹豫了:“这样不好吧?”
日子过去了半个月了,到了一个周末,一大早汪科长和媳妇一起去了菜场,买了很多,鱼虾肉应有尽有,因为今天要接待一位“贵客”。
9点钟还没到,“贵客”的车就到了汪科长所在小区大门口,汪科和媳妇长早在这里候着了。汪科长小跑上前去打开车门:
“辛苦了,欢迎来做客!”汪科长热情地迎了上去。
“今天起得早,来摸摸门,没打扰吧?”走出来的是一位大约70岁上下的老太太。
“你妈在家吧?”老太太问。
“在呢,腿脚不方便,在家等您呢!”汪科长媳妇上前说。
紧接着汪科长组织了一场麻将,组织活动对于他来说,算是“内行”,甚至是专家了。
中午的菜肴非常丰盛,老太太特别喜欢的鸭汤水饺上桌了,汪科长夫妻俩忙前忙后,老太太一边喝着鸭汤吃着水饺,一边赞不绝口。
一旁的汪科长的岳母不时地往老太太碗里夹菜,招呼她:“好吃,下次常来,让我们家小汪做。”
“欢迎您常来,阿姨!”汪科长应声道。
“听说小汪不仅厨艺好,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老太太接着说。
“小汪,担任组织科长好多年了,您也知道企业的组织科长,也不是机关的那种,他非常想到行政部门去,毕竟企业是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的。”汪科长岳母说。
午餐后,接着打麻将。
时间过得真快,临近傍晚了,西边的晚霞也出来了,老太太今天手气特别好,还赢钱了。
汪科长夫妻俩挽着老太太,并送她上车。望着小汽车消失在茫茫人群里。汪科长望着媳妇,欲言又止。
“有戏!”汪科长媳妇嘴角微微上扬。
一个月后,厂里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姜小海厂长的任命,姜厂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要和大家一道把企业搞好。
3个月后,厂里召开会议,决定新组建风控部,把原来财务部承担的采购原辅材料的价格调研、询价、定价等职责划过来,目的就是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厂里文件中没有发布新部门的“掌门人”,这也引起了不少干部的议论,有人说是经营层一位领导兼任,也有人说临时由财务部代管,也有人说,还在商量中,“人马”很快到位。
一周后,厂里再次发布文件,宣布风控部的定员定编。这时大家才知道,汪科长履新担任“掌门人”。同时到岗的还有3位工作人员,是从财务部、采购部调过来的。
厂里每一次重大决策都要出现一阵子的议论,大家关心厂里,尤其在人事方面的,更是热点,这也属于正常现象,这次也不例外。
“谁也没有想到,汪科长会调到风控部担任部长?”
“据说,有人想上位都找到了县里大人物了?”
“之前听说是厂团委的赵书记接任的,他是个大学生,又是党员,综合素质过硬。毕竟人家是科班人才!”
“我听说,几个月前汪科长接待的老太太是姜厂长的老母亲。”
“汪科长不愧是消息灵通人士,姜厂长还没到就服务先行了!”
……
晚上,汪科长到家哼着小曲,招呼媳妇做几个下酒小菜,自己再整二两小酒,嘴里还唠叨着:“工作不仅要善于宣传,更要善于组织……”
“慢点喝,这么多菜堵不住你的嘴?”汪科长话还没说完,只见媳妇笑呵呵地夹起一大块菜塞进汪科长嘴里,你就美吧,看你嘚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