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涂怀军的头像

涂怀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母亲已远行,家风永传承

今日是中元节,又是周末。

儿子昨夜从南京赶回来,不为别的,专程为了祭拜他的奶奶。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这三年,我时刻感受着她留下的家风仍在指引着我们前行。

母亲退休前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是我们家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更是我人生的引路人。母亲是南京知青,当年她正在上初中,豆蔻年华的她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苏北金湖农村接受教育锻炼,母亲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自信、担当、坚持、厚道"的家风真谛。

母亲刚到农村时做过农民,躬身田亩间践行勤劳朴实;干过杂工,在艰辛中坚守诚信本分;后来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将"笃学"二字刻进骨子里,直到退休。她始终关心着教育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教书育人"。

2022年3月,母亲离开我们时才七十二岁,走得太突然。那之后,我常常在黄昏时分独自散步,走着母亲生前常走的路,回想她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她总说:"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在血液里的素养。"

昨晚去县车站接儿子时,秋风拂面已带着凉意。出站口人影稀疏,我却仿佛看见母亲当年独自提着行李、神色匆匆的神态,还带着小跑的身影。她操持着家庭,奔波于工作,她就是从那一天起,将我们家的家风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的。

"老爸!"儿子的呼唤将我从回忆中拉回,"我回来了。记得奶奶常说,中元节不仅是祭奠,更是传承。"

儿子在一家IT上市公司担任工程师,已经工作五年了。回想他刚刚大学毕业时,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他在网上多方投递简历,后来通过线上面试,很快入职。这一干就是五年,从初出茅庐,成长为一名IT工程师,他工作成绩显著,在独立负责项目中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业绩。他为此,还荣获公司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母亲若在天有灵,定会为孙子感到骄傲。她生前常念叨:"无论做什么工作,第一位就是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一定能取得成功。更要注重细节,尽职尽责考虑周全,落实到位。"

临近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带着菜肴去独居的父亲那边,一起过节,祭奠亲人。"奶奶,我们想您了……您在天堂还好吗?"儿子一边焚纸钱一边轻声说,"您倡导的家风,我没有忘记,我们以您为榜样,努力践行:对待同事讲团结,持续学习新技术践行笃学,对负责的每个项目都全力以赴。最近,公司组织先进个人去浙江旅游了,我也在其中。我知道这是您教导的家风在指引我。"

纸钱在火中翻卷,化作灰蝶随风起舞。我望着跳跃的火光,想起母亲生前最常说的话:"做人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儿子在科技公司努力工作,用技术创新服务社会,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吗?我高中毕业后,听从母亲的教导,报名参军。在部队,我牢记母亲嘱托,积极学习政治军事,严格要求自己,各项表现都有进步,入伍第三年便加入了党组织,还两次获评优秀士兵荣誉称号。退伍后,回到地方工作,我服从安排进了一家企业,从车间员工干起,经过近20年努力,先后在多家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担任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多次受到表彰。

"你奶奶最重视家风传承。"我轻声对儿子说,"她常说,好的家风就像明灯,能照亮后代前行的路。现在这盏灯传到了你手里,看到你在工作中践行家风,她一定会很欣慰。"

“奶奶,我今天给爷爷买了一条烟,是他平时最喜欢抽的苏烟,还买了一箱酸奶。爷爷身体很好,我们会照顾好的,让他安度晚年。”儿子低声地说。

忽然起风,纸灰盘旋上升,像是母亲在回应我们的话。三年过去了,儿子在工作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闪耀着母亲传承下来的家风光芒。作为工程师,他努力工作,受到领导肯定和赏识;作为孙儿,他孝敬长辈,用行动传承家风。

傍晚阳光夕照,我们该回家了,路上儿子挽着我的手说:“老爸,你要经常过来陪爷爷聊聊天,一个人在家最怕孤独。”我点头:“过几天,你海燕姑姑就回来了照顾他饮食起居了。我还要和海燕一起去奶奶坟头烧纸,祭奠她。”“老爸,你出版的《红叶集》等三部书里,都有家风方面的文章,我看了,接地气,很真实,也很感人。”“你什么时候看的?”“看了好多遍了。你在文章里还写到奶奶为我起名字的事情,我记忆犹新呢。我喜欢这个名字。”“这个月,你要去无偿献血了吧?”“是的,第38次献血了,25年献血量达13000毫升了!”“真厉害!新时代淮安好人。”儿子竖起大拇指,朝我笑着。

是啊,母亲已远行,但家风永存。她不仅是家风的倡导者,更是彻底的践行者;不仅是我人生的引路人,更是精神永远的寄托。中元节的夜,因为有了家风的温暖而不再清冷。母亲远行了,我们永远怀念她,她点亮的家风明灯,在这传承的道路上延绵不息,留下成就人生、照亮未来的精彩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