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五时,忽被急雨敲窗之声惊醒。起身步入院中,但觉一股清冽之气扑面而来,顿感秋意袭人。雨水顺着屋檐成串滴落,在地板上溅起朵朵水花。院中花木经雨水洗礼,愈发青翠欲滴,叶片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如玉。我立于檐下,望此景象,心中竟生出难言的惬意。昨晚的事情还在心头萦绕——
昨夜躺在床上莫名的惆怅,难以入睡,忽然想起多月没有联系的战友,遂发一笑脸。不意屏幕冷然弹出提示,方知已被删除。愕然仅一瞬,旋即释然,我顺手也将他移出,愿各自安好。去年秋日,此人忽加我微信,寒暄未足一月,便开口借三万元。那时我正赋闲在家,自然婉拒。此后音讯断绝,直至今日。我们之间,竟已二十七年未见。由是思之,人生独处,实乃上天所赐最佳礼物。
站在院中观雨想事,此刻却无半分怅惘,反觉如这院中花木般,经雨一洗,更显清明。人生际遇,恰似天气阴晴,有时烈日当空,有时暴雨倾盆。战友借钱一事,不过是人生中的一阵急雨罢了。雨来则来,雨去则去,何必挂怀?倒是这场秋雨,让我顿悟:人生需要经历风雨,更需要经历风雨后的独处。在寂静中,人才能真切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感知自己的存在。
遥望千里之外的那位战友,不知此刻可好?是否也在某处望着这场雨?我们曾一同经历青春的风雨,如今相忘于江湖,未尝不是另一种惦记和牵挂。就像这场雨,终究会停,而被它洗礼过的世界,永远留住了它的身影。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常态?雨丝纷飞中,我忽觉释然: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犹如雨滴的离合,落地则散,汇流则聚,强求不得。而独处之时,方能参透这层道理。
独处之妙,在于让人看清生命的本质。社交场上的热闹,多半如雨滴击打水面泛起的泡沫,转瞬即逝。唯有独处时的宁静,如同雨水渗入大地,能够滋养心灵的根系。正如院中花木,经过雨水冲洗,反而更加精神抖擞。这也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了独处的价值。原来人生至乐,不在于有多少人认识你,而在于你有多少时间认识自己;不在于通讯录中有多少名字,而在于这些名字中有多少能与你精神共鸣呢?
雨中独站,忽想起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风雨,本属常态。重要的是在风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那位战友之所以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也许受到了世俗的浸染,利益不遂便断然离去;也许过了五十,觉得人生应该做减法了。这些都能理解。雨渐稀疏,东方微明。院中的花木在晨光中闪着湿润的光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我突然感激这场雨,感激它让我惊醒,让我有机会在寂静的清晨独处沉思。更感激它让我明白:人生的风雨,不过是一种洗礼;而独处的能力,才是抵御风雨的内在力量。就像这场秋雨,下过了,洗净了尘埃,滋润了万物,然后悄然离去。它的价值,已经体现在院中愈发葱茏的花木上,体现在我此刻澄明的心境中。
变好,从来都是靠自己,我的那位战友,也许永远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丰盈;删除不是失去,而是一种净化。经过雨水洗礼的清晨,我更加确信:人生最好的礼物,就是能够享受独处。在独处中,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天地万物共鸣,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充实。
我感受着雨后的清新空气,心中充满感恩。感恩这场雨,感恩这个独处的清晨,甚至感恩那位删除我的战友——这一切,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独处的美妙。人生如天气,阴晴圆缺皆是常态。而独处之心,则是我们心中不落的太阳,无论外界风雨如何变幻,都能保持内心的光明与温暖。这,或许是秋雨给予我的最好启示。
静坐院中忽然想起一段非常治愈人心的话:“人心就像一个杯子,盛满了喧嚣,就装不下宁静;塞满了别人,就容不下自己。不想孤独,所以合群;但合了群,却更孤独。最后不得不承认:人生最应该学会的,其实是独处。学会独处,就是让世界安静下来,让自己清晰起来。习惯独处,就是在不断给予之后,渐渐学会为自己蓄能,独当一面,笑看过往。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