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涂怀军的头像

涂怀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4
分享

人生至味是寻常

“吃饭了,下来呀!”妻子在楼下喊了一嗓子。我这才从稿子上抬起头,发现一上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接连下了几天雨,今天太阳总算出来了,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一看时间,果然是该吃午饭了。

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盘红烧青鱼。鱼身上裹着深色的酱汁,油亮亮的,撒着点儿葱花,那股子混着酱香和煎鱼才有的焦香味,一下就飘过来了。我俩看着鱼,都笑了:“可是有日子没吃鱼了。”

自从我闲在家里,我俩的午饭一般都挺简单。我也慢慢学着做点菜,比刚开始强多了。妻子在厂里上班,忙是忙,可早上出门前,总会记得把肉丝给我切好腌上,我中午随便炒炒,再弄个素菜、烧个汤,一顿饭也就对付过去了。像红烧青鱼这样的菜,在我们家算是个“大工程”——得慢着火,耐着性子,让酱油、黄酒和姜蒜的味儿一点点炖到鱼里头去。能吃上这么一口,说明日子是宽敞的、心里是踏实的。

儿子要是休假回来,那才叫热闹。厨房就成了妻子的主场,酸菜鱼那股爽利的酸辣味,烤肉的滋滋声,家里顿时就有了过节的气氛。眼前这盘鱼不一样,就我们俩,安安静静的。妻子说,早上七菜场看这鱼新鲜,就买了。除了鱼,还有红烧肉、韭菜炒小藕和一锅鸡汤。这阵仗,快赶上儿子在家的时候了,就是屋里少了些说笑声。

我们一边吃,她一边跟我说着怎么烧这鱼:“青鱼肉厚,就得这么红烧才入味儿,你看,肉都是一瓣一瓣的,吸满了汤。”这味道一下子把我拽回了小时候——母亲最拿手的也是红烧鱼。记得那时,她总能烧得一锅香味扑鼻的好鱼,给我们姊妹三个仔仔细细地分好,鲜浓的鱼汤总是单独盛一大碗,我最喜欢用它来拌饭……如今母亲离世三年多了,现在吃鱼,吃的不仅是那个鲜味,更是对旧时光的念想和对母亲的思念。

“儿子昨晚来电话,还叫咱们吃好点儿。”妻子一边说,一边夹着块鱼块。我点点头,今天的红烧肉味道真香!想起儿子叮嘱“上了岁数要照顾好自己”的话,心里头暖乎乎的。看着这一桌妻子张罗的饭菜,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是对我这个在外边漂了十多年的人来说,家里这口饭香,比什么都珍贵。

我们都是奔六的人了,好像这个时候才慢慢咂摸出“人生”是啥滋味。不一定非要追着什么大富大贵。要我说,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像现在这样,不用跟儿女伸手,靠自个儿就能把一日三餐安排得妥妥帖帖,心里头是满的。贵,也不是说你地位多高,而是不用看人脸色,能在自家小饭桌旁挺直腰杆做人。我觉得,这就是最实在的日子了。

我经常说,儿子一回来,咱家就跟过年似的,像桌上那盘用料十足的酸菜鱼,味儿足,热闹。而眼前这盘红烧青鱼,才是咱们平常过日子的味道,不花哨,但禁得起慢慢品。妻子笑着说:“这青鱼真好,肉厚,刺也少。”我回应道:“是啊,这用慢火炖出来的鱼,就跟我们过了五十的人生一样,没了年轻时的冲劲儿,剩下的是酱香一样厚的牵挂,是鱼肉那样紧实的陪伴。平常日子里的相守,就是人生最真的味道。”

吃完饭,家里又安静下来。我进了书房,打开电脑,收拾我的“聚贤阁文苑”,那是我自个儿的一块小天地。楼下传来妻子刷碗、收拾厨房的细细碎碎的声音。我想可能这就是日子最舒服的样子吧: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各自守着自己的那块地方。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我在我的文字里找到点自在。我们一起做顿饭,吃完后又各自去忙活。这种平常日子里的分工和做伴,不用多说啥,本身就是生活最踏实、最安稳的滋味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