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谭相华的头像

谭相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0
分享

稻香里的研学之旅

秋分时节,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澈,丰收的气息如同成熟的稻穗,沉沉地弥漫在乡野之间。一群孩子,仿佛秋风中的小鸟,轻盈地飞向这片金黄的稻田,开启了一场关于收稻谷的研学之旅。

站在田埂之上,眼前的稻田无边无际,宛如大地铺设的金色锦缎。稻穗饱满,低垂着头,随风摇曳,如同波浪般起伏,低语着生命的秘密。远山青翠,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美景。孩子们身着统一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他们兴奋地在田埂上跳跃,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

初次踏入稻田,孩子们的目光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脚下湿润的泥土粘在鞋底,但这并未减少他们的热情。割稻环节,既是耐心的考验,也是技巧的学习。老农手握镰刀,熟练地示范:“镰刀要贴近稻秆根部,均匀用力,一挥即断。”孩子们模仿着,但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有的孩子握镰刀的手颤抖不已,生怕伤到自己;有的则因用力过猛,不仅没能割下稻穗,反而让自己踉跄几步;还有些孩子好不容易割下一束稻谷,却因握不稳,稻穗散落一地。

小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男孩,他尝试了好几次,每次只能割下一小部分稻秆,剩余的部分仍然顽强地站立着。汗水从他的额头滑落,脸颊因努力而泛红。一旁的小红则更加细心,她仔细观察老农的动作,逐渐掌握了技巧,最终成功割下了整束稻穗,她的脸上绽放出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

割好的稻穗需要经过打谷处理。打谷机静静地立在田间,木制的身体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举稻穗,另一个则用力拍打,金黄色的谷粒随之纷纷落下,如同细碎的黄金落入谷槽。

“砰砰啪啪……”打谷的声音此起彼伏,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在田野上空回响。那些力气较小的孩子,几轮下来便已气喘吁吁,但他们看到谷粒不断掉落,便又坚定了继续下去的决心。小宇和小婷合作默契,经过几次尝试,他们找到了最佳的角度和力度,谷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两人相视一笑,疲惫感瞬间消散。打谷桶中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座小小的金山。孩子们的手上、衣物上沾满了稻壳和碎屑,但他们毫不介意,因为劳动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这一切。老农在一旁微笑,似乎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时光。

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莫过于将打好的稻谷挑回家。扁担在孩子们手中显得有些笨重,稻谷装在两个竹筐中,重量不轻。小华尝试着将扁担扛在肩上,刚一站直,就失去了平衡,竹筐在地上磕碰,他也险些摔倒。在老农的指导下,他重新调整姿势,双手紧握扁担,随着扁担的节奏,轻快地向前走去。

乡间的小路崎岖不平,孩子们排成一行,小小的身影在田间缓缓移动,扁担随着步伐上下摇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为他们伴奏。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融入泥土之中。尽管如此,没有一个孩子抱怨,他们互相鼓励,彼此帮助,共同向着家的方向前进。

阳光越来越强烈,洒在孩子们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沿途的稻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为他们鼓掌。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那是家的方向,也是辛勤劳动的归宿。当最后一担稻谷安全抵达家中时,孩子们累得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望着院子里堆积的稻谷,他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感。这些稻谷,是他们用汗水浇灌而成的,每一颗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

老农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小袋稻谷,“带回去给你们的家人看看,这是你们亲手收获的粮食。”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份珍贵的礼物,仿佛握着宝藏一般。夕阳西沉,稻田被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色。孩子们踏上归途,身后是渐渐宁静的田野,心中却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劳动的深刻感悟。他们明白了“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通过亲身经历,深深烙印在心中的真实感受。

这次丰收节的研学活动,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它教会了他们劳动的不易与荣耀,教会了他们珍惜每一粒粮食,更教会了他们在互助与坚持中,收获成长的快乐。稻浪翻滚的田野,成为了他们童年记忆中,一段难忘且充满诗意的经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