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三是我奶奶的忌日。我7岁那年的冬天,奶奶走完了她73岁的人生,离开了我们。
奶奶出生在一个贫困潦倒之家。她不嫌贫爱富,依然嫁给了比她娘家还穷的爷爷。爷爷与奶奶相亲相依,亲手营造属于自己贫穷的家,并先后有了姑姑和父亲。就在我父亲7岁那年的冬月,爷爷突发疾病撒手人寰,撇下了人到中年的奶奶和还是小孩子的姑姑和父亲。从此,母子(女)三人相依为命,奶奶一个小脚女人承担起一个残缺之家的重任。
记忆中的奶奶个子不高,那双从小被缠的小脚,托着身体的重荷。奶奶有一张慈祥的笑脸,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诠释着她的淳朴和善良。奶奶有一种倔强不屈的坚忍,忍受着中年丧夫的现实。家里的、地里的活儿几乎全是她一个人干,因为家里穷困,姑姑和父亲连学堂的门儿也没进过,成为奶奶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据村里的老人讲:从我家到水井的路上,留下了父亲和姑姑抬水的足迹和身影。村里人看到他们姐弟俩每天抬水可怜,好心人就主动把水给挑进家门。姑姑到了婚嫁的年龄,日子都定了,可是,奶奶用血汗钱为姑姑置办的嫁妆被人偷了,母亲却提前嫁进了我们家。听母亲说是姥爷打破习俗,看到我奶奶一个寡妇可怜而毅然决定的。次年的夏天,姑姑也出嫁了,母亲与姑姑相处得很好,就像亲姊妹,我从小就叫她姑姑娘。
奶奶把我父亲送到姑父的船上当纤夫,她与母亲经营那个贫寒之家。我与奶奶、父母经历了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煎熬,经受了饥饿的痛苦。奶奶也渐渐老了,头发变白,身子弯曲,走路蹒跚,成了一位古稀老人。她的牙齿几乎全脱落了,每当吃饭时,看到奶奶那无牙的咀嚼,我非常难过。至今,奶奶那无牙咀嚼饭食的情景还时常闪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对奶奶百依百从,陪奶奶去济南看过病。这让奶奶在病中第一次走出家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直到奶奶生活不能自理时,父亲更是寸步不离守候在她的身边。夏天的夜晚,父亲拿扇子为奶奶乘凉驱蚊,冬天里父亲与奶奶睡在一起,为奶奶暖脚。奶奶不能吃饭,父亲就嚼碎食物口对口喂奶奶,使病中的奶奶享受儿子对她的孝心。
奶奶的病越来越重了,父亲没白没黑地守护在她的床榻。有一天的晚上,我在窗外听到了奶奶与父亲的对话。奶奶用她那微弱的声音对父亲说:“这次怕是不行了,我要去找你爹了。你对我也尽孝心了,我也知足了,我会含笑走的。”父亲的哭声传到了我的耳边,就听父亲哭着说:“娘,您不能走,您就再跟我过几年。我从小没有爹,是您把我和姐姐拉扯大的,您的恩情,我永世报答不完。”听到这里,我跑到屋里抱住病中的奶奶放声大哭。
谁知奶奶的话竟成了现实,在那年农历的十月初三,奶奶离开了我们。我们守护在她的身边,直到她的呼吸停止,体温慢慢变凉,父亲眼含泪水用颤抖地双手为奶奶合上了双眼。全村人为奶奶出殡,我们哭干了眼泪,护送她去了遥远的天堂,奶奶真的找我爷爷去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父亲、母亲也相继离开我们,我思念他们,也思念在我童年就远去天堂的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