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像火炉吐出的烈焰,炙烤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29日上午,我处理完手头的网上事务,时钟刚指向九点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和版务还在眼前晃动,但我的心已经飞向了那片绿意盎然的天地。我骑上我的“小毛驴”,向神童湾公园进发。
走出小区大门,热浪立刻扑面而来。柏油马路上升腾着肉眼可见的热气,公路两旁树上的叶子都蔫蔫地耷拉着。经过旁冲街,来到涟水河滂,神童湾大桥已遥遥在望。这座占地约50公顷的城市公园,因传说古代出过神童而得名,是附近居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一进公园,仿佛瞬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太阳虽然依旧毒辣,但环境却出奇地幽静。主路靠河的岸上绿柳成荫,阳光只能从树叶的缝隙间漏下点点光斑。空气中飘荡着青草被晒热后散发出的清香,混合着不知名野花的甜腻气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肺腑间顿时充满了草木的芬芳。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眼前的景色渐次展开。形状不规则的草坪像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展开来,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白色的荠菜花、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二月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几只青蜓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悬停,时而急速转向,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虹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三五成群的蝴蝶,有常见的菜粉蝶,也有罕见的玉带凤蝶,它们翩翩起舞的身影为这片绿地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涟水河映入眼帘,岸边垂柳依依,柔软的枝条几乎要拂到水面。河水清澈,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碧色,近岸处能看到水底随波摆动的水草。河心处,几只野鸭扑闪着翅膀在尽情的嬉戏,那自由自在旁若无人的姿态真是令人羡慕。
河边柳荫下几位垂钓者。他们或坐或站,神情专注地盯着浮标,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白发老者,他坐在折叠椅上,身旁放着保温杯和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咿咿呀呀的京剧。老者对周遭的一切充耳不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古铜色的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却透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远处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循声望去,只见神童湾大桥底下的阴凉处,几个年轻人正在引吭高歌。虽然唱腔不甚专业,但中气十足,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与之应和的是树丛中此起彼伏的蝉鸣,“知了——知了——”的叫声构成了夏日独有的背景音乐。
沿着河边长廊继续前行,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吸引了我的目光。芦苇长得比人还高,青翠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顶端已经抽出了淡紫色的花穗。微风吹过,芦苇丛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声絮语。木制长廊蜿蜒穿行在芦苇一侧,长廊是做工精致的竹篱笆与古色古香的木头。走在长廊上,芦苇的清香扑面而来,偶尔还能看到麻雀在芦苇丛中跳跃,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
长廊尽头是一处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大半个园区。河水在微风中荡漾,泛起细碎的波纹,阳光在水面上洒下无数跳跃的光点。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几只野鸭正在悠闲地游弋。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完全不受游人打扰。一只小鸭子跟在妈妈身后,不时发出稚嫩的叫声,惹人怜爱。
公园里的游人并不多,三三两两散布在各个角落。有年轻情侣手牵手漫步在林荫道上;有母亲推着婴儿车,轻声哼着摇篮曲;有退休老人聚在一起下象棋,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更多的人选择在树荫下的草坪里小憩,或读书看报,或闭目养神,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我在一棵大柳树下的石头上坐下,取出水壶喝了口水。柳树的枝条垂落如帘,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绿色帐篷。透过树叶的缝隙,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偶尔有飞鸟掠过。微风吹拂,带走身上的燥热,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我掏出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好画面:阳光下闪烁的河面,随风摇曳的芦苇,专心垂钓的老人,还有那对对在草坪上追逐嬉戏的蝴蝶。
时间在这里似乎放慢了脚步。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阳光越发强烈,但在这绿树环抱的环境中,并不觉得难熬。我起身沿着另一条小路往回走,路过一个小广场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追逐泡泡。阳光下,五彩的泡泡飘飞在空中,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与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走出公园时,我回头望了望这片绿洲。神童湾公园,这个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在炎炎夏日里为人们提供了一处清凉的港湾。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充满了生机与诗意。我想,这就是城市公园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一片绿肺,更是都市人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
回家的路上,阳光依旧炽烈,但我的心中却装满了绿色的清凉记忆。那些摇曳的芦苇,荡漾的湖水,飞舞的蝴蝶,还有垂钓老者专注的神情,都将成为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回忆。神童湾啊,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