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老家!这世上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更令人心颤的词语了。每当我仰望星空,那闪烁的群星便化作故乡屋顶的鱼鳞瓦,在记忆的银河中熠熠生辉。湖南双峰花门那片热土,是我灵魂深处永不褪色的画卷,是我血脉中奔流不息的乡愁。
老家的土砖房啊,你承载了多少岁月的重量!那些用土砖垒砌的墙壁,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柔光,像极了奶奶慈祥的笑靥。记得儿时,我总爱趴在奶奶的膝头,听她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她的膝盖是世界上最安稳的港湾,而爷爷的铜烟袋则在夕阳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每当晚霞染红西天,爷爷就会托着那杆铜烟袋,带着我坐在门前的草坪上,看云卷云舒,听虫鸣鸟叫。烟袋里升腾的烟雾,与晚霞交织在一起,编织成我童年最绚丽的梦境。
老家的味道,是红薯饭的甘甜,是大南瓜的醇厚。那口土灶里烧出的饭菜,有着城市里永远无法复制的烟火气。特别是老家的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仿佛能融化游子心中所有的乡愁。还有那些坛子菜,经过时间的发酵,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珍馐。这些味道,早已深深烙在我的味蕾上,成为我生命中最顽固的记忆。
洙溪河啊,是我童年的乐园!你的水是那么清幽温柔,像母亲的臂弯,拥抱着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夏日里,我们光着屁股在河里嬉戏,摸鱼抓虾,笑声惊飞了岸边的白鹭。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河边发现了一窝野鸭蛋,那兴奋劲儿,至今想起仍会心跳加速。夏天的夜晚,我们打着手电在田埂上抓青蛙;雨后的清晨,我们结伴上山采蘑菇;春天的山坡上,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茶树林间穿梭,采摘那嫩绿的新茶。这些画面,在我心中永远鲜活,如同昨日。
老家的四季,各有各的风情。夏天,公社放映队在禾场坪里支起银幕,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电影,蚊虫叮咬也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冬天,老农们围着火炕话桑麻,听长辈们讲述来年的打算;春天,田边地头的野菜刚刚冒头,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采摘;秋天,金黄的稻浪翻滚,男女老少齐上阵,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些场景,构成了我心中最动人的田园诗篇。
最难忘的是老家的新年。舞龙灯、耍狮子,那豪迈的气势,那震天的锣鼓,整个村子都迸发出欢笑。乡亲们的笑脸比阳光还灿烂,他们的热情比水酒还醉人。在这里,人情世故从不作假,淳朴得像清晨的露珠一样透明。天南地北,我最爱听的永远是那带着泥土芬芳的家乡话,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里,藏着多少温暖的回忆。
如今的老家,已经披上了现代化的外衣。一栋栋别墅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停在农家小院。偶尔回乡,我竟有些恍惚:这还是我记忆中的老家吗?但当我走进堂屋,看见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当我抚摸村头那棵老松树粗糙的树皮;当我听见隔壁阿婆那熟悉的招呼声,我知道,老家从未改变。变的只是外表,那颗温暖的心,依然在有力地跳动着。
老家啊老家,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圣地!你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我的思念,你的每一缕炊烟都牵动着我的心弦。无论我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你永远是我生命的原点,是我精神的归宿。在这浩瀚的宇宙中,你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光点,但在我心中,你比整个星空还要璀璨。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梦见自己回到了老家。梦见自己又变成了那个光着脚丫在田埂上奔跑的孩子,梦见爷爷奶奶还健在,梦见老屋的炊烟依然袅袅升起。醒来时,枕边已是一片湿润。我知道,这是老家在召唤我,是乡愁在轻轻叩击我的心门。
啊,老家!让我再一次深情地呼唤你,让我用整个生命来铭记你。你是我永远的牵挂,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你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是我灵魂最终的归宿。偶尔回到阔别多年的乡下,我竟有些恍惚——这还是我记忆中的老家吗?柏油路取代了泥泞小道,路灯照亮了曾经漆黑的夜晚。可当我推开老屋的木门,那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当我听见乡亲们爽朗的笑声,那久违的乡音依然让我热泪盈眶。是啊,老家的魂还在,只是换上了新装。
现代化的浪潮冲刷着这片土地,却冲不淡血脉里的乡情。老家的星空依然璀璨,小河依然清澈,只是童年的玩伴已各奔东西,爷爷奶奶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旧时光里。但我知道,无论走得多远,这片土地永远是我灵魂的归宿,是漂泊路上最温暖的念想。
老家啊老家,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明月,照亮我所有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