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王的头像

森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6/13
分享

下了火车之后

   下了火车,已经是凌晨3点,夜黑的逼人,冬风不大,却包藏着些许的寒冷。

出租车司机说,明天气温会下降到零度,可能还会有雨,看来,冷天要来了。

老王刚下火车时有一些激动,好不容易受学校委派,跟着校长几人在外出差,没两天就回来了,行程很紧凑,时间虽不算长却在回来之前就对眼下的这个不大不小的亳城有了些想念之意,尤其是下车的那一瞬间,感觉还是落地回家的好。内心翻滚的想法一时难以表达,可能这和无数已经习惯某个地方的人的感觉是一样的,所谓“月是故乡明”,所谓“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老王是亳城民办学校兴华中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原名叫王本和,平时兢兢业业,老实本分,不追名不追利,也不参与学校里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人到中年,却长的像老年人,于是大家习惯叫他老王,他每天做着自己本本分分的工作,像一个石头一样滚在班级、食堂和宿舍之间,周而复始。

这次去省城师大去招聘老师,本来无意让王老师去,无奈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女教师,大部分出差不方便,加上这次出去的是中层以上的领导,校长带队,而且又能在周末抽出时间,不计较有没有补助的,任劳任怨的,只有王老师最合适,美其名曰:外出学习。

其实出去这两天,除了上午去师大校园搭个台子,发了一些传单以外,就是吃饭、逛一逛,还有几个人打打牌消磨时间,真正的招聘效果,微乎其微。后来到亳城来应聘的,几乎没有。

这些其实对于老王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他去,只是陪衬而已,学校的发展岂能是他这样的无名小卒所能为之。

临近出站口的时候,远远的就能听到出口处大声叫喊去亳城周边乡镇县区的出租车、网约车和旅店、吃饭等嘈杂而有序的声音。如果去除安全因素,这个声音,给下了火车还不能直接回家的人一个可以选择的时空,至少听到自己熟悉故乡的名字的时候,亲切和疲劳也许就在那一瞬间烟消云散了,因为在心中似乎莫名的会升起一种希望和盼念,“终于快要到了”“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终于能吃一顿自己喜欢吃的饭了”等等。

亳城火车站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火车站出站口正前方就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中间立着魏武大帝的塑像,城市的烟火气在这里是个集中的缩影,整日熙熙攘攘,广场两边是大大小小的旅店、酒店、小吃店、药店等,亳城本地人基本上是不会住在那里的,也不会在那边吃饭,只有路过此处的外地人才会暂时在此小憩,吃一点本地的美食。亳城是为数不多没有通高铁的城市,希望未来会有吧。

出了站口,本打算搭校长的顺风车回宿舍的,无奈他把他的车钥匙给他的朋友了,而此时此刻他的朋友十之八九早已进入梦乡了;事实上,也许他还有其他事情安排,不方便乘坐,找了个拒绝的理由吧。其实无所谓,自己反而比较轻松清静一点,老王心里想。

站前广场上,灯火通明,热气腾腾,俨然是白天的热闹,各种向你搭讪的声音不绝于耳,你可以不吱声,一搭腔就会各种拉扯,当然,如果你真的需要坐车或者住店,小心点也是可以的。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就那样任凭他在你跟前问这问那,问东问西吧,这是他们的买卖,他们的生活之道,也能理解。

老王最终跟其他人分开走了,一个人回学校,在等车的间隙,无意中瞥见路边坐着的拾荒者,也叫要饭的,也可以叫无家可归的人,蓬头垢面,黑乎乎的破旧棉袄,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呆坐在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编织袋,袋子里装着的属于他的而我们并不太清楚的东西,可能对于像老王这样匆匆赶路的中年人而言,已经看惯了所谓世态炎凉,看惯了所谓人生起落,也看惯了所谓世事繁华,他没有精力或者也很难有兴趣去探究一下那个拾荒老人的生平事迹吧。

正想着看着,一辆出租车在吆人,老王走上前去,问好价钱,开后备箱,放下行李,上了宿舍的路。

车上,老王就莫名的在琢磨在深思,他们几个人的这一趟匆匆忙忙的行程,马不停蹄的赶了二十个小时的火车,虽有欢笑,却也有种好累好苦感觉。但是,他们真的很累很苦吗?此时此刻的深夜里的其他人都在干什么呢?当一些人在凌晨进入温暖的被窝休息时,有另外一些人依然会为了生活奔波,像火车司机、售票员、深夜饭店、出租车等,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工作不干偏偏选择这样的方式生存呢?包括和自己一样一路奔波的人,包括那个可怜的老人,但比起他们,自己的现在真的还叫苦和累吗?

也许这就是每个人的工作吧,也许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努力方式吧,也许这就是命运最独特的安排吧!

司机突然说,明天亳城会降温到零度以下,会下雨下雪,老王喜欢雨天,也喜欢雪天,雨天静谧,雪天浪漫,即便是冬天。他听后才发现车已经飞奔在无人无车只有红绿灯闪烁的马路上了,老王按下车窗,猛吸一口和他一样奔跑的空气。回应道,下好,冬天了,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冬天不冷,还叫冬天吗?

他继续看着窗外,遥望这一路风驰的夜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