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广东的头像

王广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5
分享

瑞香光阴里的慈母线

书房中的瑞香再度傲然盛开,花苞簇拥,如同千垛菜花间翩翩起舞的蝶群。

油亮的叶片光滑如镜,能清晰映出人影,叶背密集的脉络仿佛水乡纵横交错的水网。早春头茬花最为珍贵,粉白相间的花球刚探出头,甜津津的香气能飘过好几条巷子。巷尾修鞋的老杨头常停下手中的活计,眯眼深吸一口气:"乖乖,这香气简直不逊于我家后院的桂花香!"

嗅着袅袅香雾,思绪飘向《楚辞》中的"纫秋兰以为佩"。瑞香虽不比兰草名贵,却因其冷香与祥瑞之意,成了里下河人家的心头好。岳母常言,瑞香花根可活血化瘀,叶能缓解痉挛止痛,晒干的花瓣置于枕中更有安神之效。她侍弄花草的架势,倒像在打理自家儿女。

手机突然震动,岳母的视频通话窗口弹出。她身后的老挂钟正敲着九下,八仙桌上摆着冒热气的黑陶罐,花蒂野菊在沸水里翻腾。"闻到你那千里香了?"她用竹筷敲了敲镜头,"比我窗台下的开得旺。"

五年前的正月初二,雪粒子敲击车顶噼啪作响。临行时岳母忽地"哎呀"一声,红棉袄掠过梅枝惊落积雪。她抱着棉絮裹紧的瑞香追出来,根上还带着菜园的泥土:"读书费神,这花香醒脑。"后视镜里,她的身影渐成蓝色小点,宛如纳鞋底时收针的结扣。

刚移来时瑞香蔫头耷脑,叶子边缘焦黄蜷曲。照着岳母的法子:碎瓦片垫底,腐叶土掺河泥,拌些碾碎的螺蛳壳。来年开春竟冒出新芽,花香与檐下腊味交织,妻子擦着花盆笑:"妈把日子都养出香味来了。"

冬季瑞香叶子卷曲如烤焦的海苔片。妻子举着手机凑近屏幕:"这花怎么回事?"视频里岳母的老花镜反着光:"地暖开得太猛了吧?"

我摸了摸花盆边缘,釉面烫得像刚取出的餐具。瑞香叶片蜷缩成筒状,凑近细闻有若有似无的焦糊味。视频里岳母急得用指甲戳镜头:"瑞香要见干见湿,地暖房得把花盆垫起来!"她隔着屏幕指挥:"快搬到阴凉处!用天井里的井水浸湿毛巾敷盆土。"又道:"把焦叶剪了,留个斜茬,就像我给秧苗间苗那样。"

镜头扫过岳母身后,她的藏青棉袄映着灶膛火光,黑陶罐咕嘟咕嘟吐着泡。"五八年春荒,"她用火钳比划着,"太奶奶拿瑞香根炖虎头鲨,救活半村人。"火星子溅在她窗台上,把冰花烫出黑洞。

花架上"吉祥如意"的青釉愈发温润。岳母常搭顺风车来,竹篮里总有好东西:清明的艾饺嵌着瑞香蜜,霜降的慈姑沾着河泥,年下的菜籽油黄澄澄的。最特别的是用油渣和干花瓣包的香囊:"塞在枕头底下,比城里买的安神香管用。"

前年寒潮突袭,花枝冻出冰凌子。视频里岳母急得直跺脚,操起蓝布围巾和包叫上厂里的车就往我家赶。门闩响时,她先把帆布包往茶几上一搁,陶罐碰撞声里溢出豆瓣酱的咸香。瞥见窗台上瑟缩的枝条,她取出裹着蓝布的修枝剪,刀刃上闪烁着清晨露珠的微光。麻绳在龟裂的掌纹间游走,绕过伤枝时打了个蝴蝶结,指尖轻叩的笃笃声像极了给小孙女扎冲天辫的节奏。碎瓷片在盆底碰出脆响,她忽然从工具袋夹层摸出半截红绒线:"用这个绑,不伤树皮。"

腊月二十三,她踩着鞭炮屑进门,蓝印花布包着的糯米年糕还冒着热气。金黄玉米粒点缀在白玉糕体上,映衬着她鬓边银丝。"你姑妈特意留的,"她掀开芦叶,"掺了瑞香花露。"咬开的瞬间,咸甜交织中渗透着瑞香冷香,仿佛三十年盐碱滩的岁月都凝聚于此。

如今岳母电动车上常载着新栽的瑞香幼苗。花开时她会拿起手机对准老屋:"瞧,这便是我当年从秧田边挖回的那株。"画面突然晃动,传来孙女稚嫩的声音:"千——里——香——"

窗台上新枝蓬勃生长,淡雅香气时隐时现。岳母手中穿梭的棉线、捆扎花朵的麻绳、远处班车的喇叭声,以及垛田里的晨雾,都被这香气编织成无形的画卷。根须在泥土中悄然蔓延,正如我们的日子,无声交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