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宏兴的头像

王宏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24
分享

一只鸣蝉能听得懂另一只鸣蝉的声音

小暑刚过,大暑来了,一只鸣蝉能够听见另一只鸣蝉清脆的声音。

阵阵清凉便是由此而来。沁凉必须来自于胸中、心田。

心目之中有光,生命里有亮,那么,我们则能够听得见大自然里的一切声音,听得见一切沁凉的由来,当然,来自于心间的,自会更加其宏阔、雄浑。

晨曦微露,蝉们就开始了它们的鸣唱之旅。

由此,我会更好地理解到,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一份份清凉,那自是确实、必然地会从我们的心间而来的。有一种蝉,是雄性的,它们不叫,也不会叫,我们称它们为“哑巴癞(与拉、啦基本音同)”。可是,我们也要明白和知道的是,它们亦正在用它们自身的方式为夏季的沁凉作着衬托与贡献。它们不叫,却使得人们对于雌蝉的叫声更加在意。让它们在地或在场,拼命地吟唱,尽情地歌唱,就是它们最好的夏天的方式与模样。

越努力,越幸运。蝉从地底下“走”到地面上,成功上岸,那么,这个时候,从几个月到17年,时日有长有短,可是,它们因为它们优美、悠扬的叫声而绝无遗憾。

天更热了,蝉是暂停了它们的一些叫声。

细听,西头有蝉声正在传来,也有“西陆蝉声唱””“垂緌饮清露(自明心志)”“清风半夜鸣蝉”“树密隐鸣蝉”等的诗句向着我们“飘”来,亦有“树儿青,蝉儿鸣”等的歌曲,还有当蝉儿鸣叫的声音渐消之时,我们是都会在心静自然凉的情境与心境之中睡去了……这时候,蝉们在吃着树汁、饮着清露,为第二天各自的鸣唱蓄力、续力,从而拉开晨钟暮鼓里晨钟前的序曲。此为夏日里独有的一份、专有的一份,正像私人定制一样,恰如我们每一个人的嗓音一般。蓄力,续力,

由此看来,蝉鸣是盛夏时节所必不可少的一道景象。这样的景致,蝉们非常享受。据传,古人们常以蝉鸣为清亮高远的理想寄托,同时也为高洁的象征。

蝉(知了。知了猴,音同侯)餐风饮露,可谓不食人间烟火。声声蝉鸣,在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李商隐《蝉》的此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诗中有所反映,它们因咏蝉喻意、托物言志而被人们称之为“咏蝉三绝”。

蝉一面歌唱着,一路前行,这一只唱着,就这样,另一只蝉听得懂这鸣叫着的、传唱着歌声的这一只蝉的清脆歌声……

理由很是简单,因为,心灵的相通,精气神的默契;心灵的共振,灵魂的契合,所以,其效果正就如我们写文章之时的切合题中之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