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宏兴的头像

王宏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4
分享

一生可铭记的雀梅老桩

我眼前的雀梅桩,造型奇特,蓬型若飘动的大云朵状。在一边的老枝上,虽然已近枯槁,但是,老枝头是发着非常强劲有力的新芽,一副十十足足的“年轻态”。虽不是靓丽如初、亮丽如昨,但是,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它都始终是动力十二分、极富神韵,也是在时刻给人以如同荷韵新生般的永生之源的“温情提醒”,又恰似一位老者长者老人在向我们倾诉他一生的奋斗,娓娓道来地告诉着他人生里所获取到的、可给予我们启发的哲思。

因为日日相见,所以,苗圃花房之中的雀梅老桩,我是熟悉又熟悉了(另外的缘由是,我会经常去苗圃的花房里面玩,并与管理花房的老人一起攀谈、聊天)。对于大队部黄圃花房里的雀梅老桩,我是见而难忘的。虽然是在少年时只见到过它几次,但是,一眼千年,则已令我终身难忘了。

要知道,在我的大队,上世纪80年代,那是江苏省的“明星村”,靠着苗圃里的苗木走遍了全国各地,也让“花木”的美誉传遍了世界各地。

其中,就有着雀梅老桩在。当年,苗木销售情况特殊好,好评如潮。于是,一位上海客商提出了用一辆桑塔纳轿车换花房里边的这一株雀梅桩。

显然,彼时那刻,从花房里的此一株雀梅桩来看,它的观赏价值大于了经济价值。须知道,作为盆景类植物,它们都以奇为美,均以曲为美,以欣赏所获得的精神境界为至高。

又,联系着莲荷与雀梅桩来看,足可见到,莲荷有底韵,雀梅旧枝老桩有新生,发有嫩芽“压”老树,“韵”动出更多的鲜活而又动人的故事来。

“星光”不负养育人,育养雀梅桩的老人,把他身边的雀梅桩养得好好的,养出了气势养出了恢弘、养出了韵味、养出了境界、……这些都切切实实地让大家感悟到了,并生发出了诸多的生成之美。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雀梅老桩,我已不再见到过了,可是,它的风姿与意蕴,真值得我一生去铭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