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宏兴的头像

王宏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1
分享

话说木樨蒸

在繁华姑苏,一直对热热的天气有个叫法叫“木樨蒸”,犹表示着,中秋前后的热度在、余温存。

初秋阴雨低温后、晴好闷热的天气就拥有了这个名头。于是,苏州便对暑热这样说,真是再典型不过的了。其又名桂花蒸(张爱玲有本小说叫《桂花蒸阿小悲秋》,开头就有写着个:“秋是一个歌。但是‘桂花蒸’的夜,像在厨里吹的箫调,白天像小孩子唱的歌,又热又熟又清又湿。”对于桂花蒸,显然,这个便是属于张爱玲本人独特的说法与感受)。

火烧七月半之后,八月木樨蒸,是典型的苏州说法。桂花也又总是在中秋前后开放了,如若恰逢天气突然闷热起来,就仍好像是掉头回到了夏天,则称其为“木樨蒸”了;桂花一经蒸郁,满树的繁花就会盛放开来。周瘦鹃先生有诗云:“中秋准拟换吴绫,偏是天时未可凭。踏月归来香汗湿,红闺无奈木樨蒸。”此应该即为中秋前后几天里江南炎热光景的写照和印证吧。

对于木樨,辛弃疾的《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有言:“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桂花绽放的前后,天气突然闷热,好像掉头回到了夏天。《清嘉录》卷八也有对“木樨蒸”词条的较为清晰的解释:“俗呼岩桂为木樨,有早晚二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炎热如溽暑,谓之木樨蒸,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男女耆稚,极意纵游,兼旬始歇,号为木樨市。”

木樨蒸,就它的读音来看,应是“木屑蒸”「moq siq tsen」。具体的方言导而言,其读音大致可以如此来划分:古城区俚格读音读作是“木西蒸”「moq si tsen」,而郊区一块读作是“木屑蒸”「moq siq tsen」(这种读音相对来说较多一点)。

“八月木樨蒸”中的木樨是桂花的古称,这样的叫法,其形容的是,于桂花开放前,历经连续暑热蒸腾,桂子树上在稍稍降温以后开出的花朵,开始时,鼻子已能闻见,之后,则会愈加浓香,空旷的地上到处飘着香,馥郁芬芳,醉人无比。

而整个苏州城里城外,满城都是蕴含着桂花的香味,有时候,还是一夜之间开足开齐,全部都灿然绽放起来。

木樨蒸的意思是每年八月桂花香之时,天气总有几天白天燥热如夏,晚间相对凉爽,桂花被这种天气一“蒸”,香气更加浓郁。木樨花喜温热好湿,在这期间的蒸熏日子后、早晚温差间、暑热与寒意交替之际、再次被蒸熏的日子里(每年的八月桂花香之际,天气总有几天里,白天会燥热如夏、夜间会相对凉爽一些,桂花呢,则被这一种冷热交汇的天气一“蒸”,香气是会愈来愈浓郁),是就按照着时令全部都开泛(放之意思,泛为吴地的方言,开泛意同开放)起来。

此为苏州人经久不变的记忆,一年又一年,久久不变,慢慢地往下传递着、也往未来而去,逐年而行。

秋意渐浓,可八月木樨蒸是仍会出现的。当然,除此而外,待到末伏之时,养生实需加以重视。如,做做艾灸也极好的,能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