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秋思落谁家?
正好秋天到了,那就暂时让秋天落在露水之中的桂花上吧。
一份思念,在鸟儿的腾飞之中实现着梦想,于“晃晃悠悠”的理想里,我们读出了秋日桂花的滋味。
一份想念,于露华浓的秋意里,桂花更是酣畅淋漓,我们感受到了桂子所接受的滋养。
三秋桂子,也于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呈现出了更为可期的馥郁芬芳和王者之气。
心灵是可以期待的,它像是一棵开花的树。在树儿开花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就获得了美美的梦想、美妙的回响。
桂花的花蕊是金黄金黄的。在花苞的包围之下,桂花的香味是越来越浓烈了,花苞也舒展得更开了,正像栾树的果荚一样,各自让花蕊或种子安然地躺在花朵的怀抱里,美美地入睡、入梦,带给人们以馨香时刻和静谧时光。
默默地,静静地,桂花的身影在静好的秋日里成长着,秋日桂花浓度亦是一浪高过一浪,一天浓于一天。
都说桂花是“比德之物”(包含了诸多的美好品格),故而,古人把它们视作最为喜爱的花朵之一,原因很简单,是,它们既象征了吉祥美好,又象征了低调内敛,如拥有着桂木之香的内在之德馨等,能够时刻给予人心灵的香芬与芳泽……
桂花的花,有淡黄色的银桂,有红色的金桂,金银相和谐,呈现出非凡之美。桂子还让其与月亮挂起了钩来,于是,桂花的身上就有着美丽的传说与魅力的神话存在。据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月上的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树随砍随合,终无停歇,永无休止。看此情景,吴刚的妻子心存愧疚,便命她的三个儿子分别变为蟾蜍、兔与蛇飞上月宫去陪伴吴刚。因此,古人则常常以“蟾宫”、“桂华”、“蟾桂”等来代称月亮。
同时,至于折桂,就更有说头了。折桂,就是要到得月宫之上去折取桂枝。元代郑德辉有诗《王粲登楼》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蟾官折桂”借来以寓那仕途通达、顺畅,“桂”又谐音“贵”,如是,桂花也就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由此,于古代,不管是文人墨客或官宦之家都会竞相种植桂花,以表达人们内心的渴慕与盼望遇见美好之情。
诗句便是美好情感的明证。如,“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树何苍苍,秋来花自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王绩《古意》)。”又,朱淑真《木犀》一诗写道,“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还有将自己的书斋名叫作桂斋的。
诗人对于桂花的不畏凛寒之傲气,淡泊、高雅品格的君子品格都有所关注。由是可知,我们对桂花的香甜之气更是久久不忘、深情回味,那股股香甜真是恰到好处,叫人真心铭记。
是的,现而今,你若问我秋思落谁家?我暂时告诉下“您”,刚转凉之时,对于桂花的零星印象、短暂停顿,以及对其的秋思便一定会落在那桂花的花蕊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