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味道
于秋日里,我们就真的是已来到了赏秋的时刻了。
此时此刻,秋味道便会袭上心头。
今天下午,听作家王云燕讲《梧桐映双城》,此次讲课,王老师以梧桐树作为线索,将她所要讲授的内容给串联了起来。
为此,王老师的视角是以书本中的28个章节,并对应28座老建筑,再用了28中不同的风格,将每一篇6000字的美文讲得淋漓极致,有理有据,有内容有滋味。
秋日,梧桐开得正好,于苏城,在五卅路一带,也有一些梧桐树。但是,没有南京和上海的梧桐树多。
讲课时,王老师结合着历史,结合着文中的情感(情思),讲解着她笔下的基于citywalk 这么一本有着独到特色的书籍。关于书籍里的思想、历史、人文的探究,王老师给了我们很好地导引、点拨和引领、传递。
结合着文章里的“双城生活”等,王老师将她的讲授的第一大块分成了六个部分,以望子成龙对不对作为因子来开篇,从兴趣、爱、积累、目标也是内驱力等入手,到学科跨界收束,给人以很好地启迪。
讲完第一大块,之后,第二大块,是互动环节。对于孩子的阅读与写作的问题,与听讲者进行了很好地交流,交流后,大家均久久不愿离去。
秋日,是成熟的季节。在这个成熟的季节里,我和所有听讲者都有着一个同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都收获到了秋日的味道、成熟的味道。
是的,到了秋天,我们就要进行赏秋、品秋、评秋了。于苏城丹桂飘香的时节,也于白果叶枫叶变黄变红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回秋日的味道、秋天的情境、秋天里的“收成”……
如若要晒秋的话,那也一定会晒成是秋日里秋果满满的样子。因此,就大可以不走寻常的写作思路,用秋色去“传递”大情怀、大抱负等。
秋天里,是的,我们也尽可以去大自然里、山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花花与草草,领略一番(一下)秋日里的较为独特的故事,让秋声、秋音、秋意、秋韵给很好地予以呈现,且被极佳地被传递出来。
最后,我想说,若要我们写一篇“秋色赋”,那么,我们大可以借鉴一下王云燕老师书中的一些笔法,将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写将进去,作为小切入,以引发写作者、阅读者心中的大“爆炸”。
想来,今日份,相信,我真的是在王老师课堂的讲授里,收获了一份秋日的味道,至真至纯的秋味道,也已在慢慢地融入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