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后远的头像

王后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4
分享

新安江的山水流淌

新安江,是山水徽州的一条诗意画廊,是烟雨徽州的千年流淌。在徽州,她是一条水系统称,发源于休宁县境内,东向浙江流入钱塘江。这条河流是徽州“水脉、文脉与命脉”的天人合一,像一张大网,连接着徽州大地的山脉,流淌着浓浓的徽韵。

水脉多纵横,山水一脉相承。新安江水系有数百个河流交织,有成千上万个小溪汇聚流淌,其中河流长度在20里以上有50多条,在20里以内达580多条,可见新安江水系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在安徽省几大水系中,新安江水系可独占一席。当徽州与晚霞撞个满怀,整个徽州大地流淌着胭脂,映衬白墙黛瓦马头墙,流经幽溪青山与修竹,打造出了落日玉河水天一色的刹那,烘托着古道悠悠溪水淙淙的惊艳,我不经疑惑,这岂止是烟雨徽州衬底的水墨山水画卷,这分明也是青山绿水溢美于河川的油画惊艳。

文脉几个秋,河川弯弯与文化交织纠缠。风会笑,那是因为人的感觉,新安江水孕育了一方赋能山水的文脉传承,那是因为徽州自古出文人。早在宋代,徽州“俗益向文雅”,“新安比之邹鲁,博雅之儒,彬彬如也”,在状元县休宁有记载,整个徽州每应试乡贡者“勿虑二千人云”,休宁县应试乡贡者“常过八百人”。“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是徽州人的优良传统,也足以说明徽州文脉的昌盛。风的伴是云,云中孕育烟雨,而新安江文脉悠长,是徽州烟雨的千年流淌,千百年来,这里流淌出一些传奇故事,一些璀璨墨宝,一些传诵佳话,这些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随着逝水东流,飘飘然然的转身,看流淌的山河,赴奔流的水波,在雨雾下幻化成仙境,用晨曦的阳光让青山透着丹青水墨,透着岁月的静好。于是,风云相伴,青山作陪,文人咸聚,他们用诗歌、散文、绘画、雕刻等艺术境界唤醒了徽州山水的灵性,然后在古徽州大地上留下一条璀璨文化绵延徽商历史的文脉传承。

命脉最根深,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新安江是古徽州人的“母亲河”,这条江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安儿女。新安江全长约740多里,流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是古徽州的重要水运枢纽。早年,徽商通过江水将木材、茶叶等农茶林作物运往外地,这里也是盐商的发迹之地,在江浙一带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格局。目前,各种老码头、老商埠、老街坊、老水坝、老商道仍然保留于新安江沿岸各处,如星光般璀璨,这些都是徽商的历史见证,也是徽州人从这里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起点。傍晚时分,夕阳为江面抹上一层胭脂,远处的山峦如泼墨画卷,岸边的翠竹随风轻摆,沿岸响起居民的说笑声和商铺的吆喝声,炊烟袅袅升起,山水相依,身居其间,徽州人坚信水象征财富,这条江带他们去往远方,也永远指引着他们回家的路。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郁达夫游屯溪留下了《屯溪夜泊》,流淌着岁月静好。我站在新安江屯溪河畔的浮桥上,在历史的尘埃里,望眼春秋,似乎能感受到当年徽商扬帆远航的那份心气和胆识。纵横交错的新安江水系勾勒出一幅幅秀美的皖南山水画,命脉根深的新安文化守候着一份遥远的传承记忆。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邂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