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一直不解为何把“烟雨徽州”放在“山水徽州”、“田园徽州”、“乡村徽州”“诗意徽州”等的最前面,直到阅览徽州匆匆二十载,年年遇到绵绵细雨的日子才理解:这是徽州特有的诗意景观,自然山水、徽派建筑与人文情怀在烟雨朦胧中完美融合、天地人合一,这个时候的徽州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江南画作。
一、那一年,向往山河的自由
小时候,我就向往山河的自由。说起来很遗憾,20岁之前,其实我是未见过山的,但在我的梦里,总有行藏山水画卷归去田园的梦。在我的老家在六安市霍邱县,一个丘陵地带长大的孩子,在合肥这个新起的大都市,大蜀山也算是山了吧。于是我怀揣着对于山河自由的向往,毕业后决定前往有山的城市找工作。偶然间,我在诗歌里遇到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黄山,便憧憬着去徽州,去看一看那里的山水,这也许就是从小到大积淀的情怀。2005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还是大三未毕业的我,刚好20岁,终于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来到徽州,也第一次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我爬了高耸的黄山,喝了清澈的溪水,观了山河的自由,也见了烟雨的徽州。徽州给我的印象是山很多,景很美,那里很干净,也很亲切,于是,我坚定了毕业后来徽州的决心。2006年,即将毕业的我,看到黄山字样的企业入校招聘,我便义无反顾地投了简历,当接到黄山企业通知面试的那一刻,我期待和关心的反而是:徽州,我又来了!于是,带着那份执念,我很顺利的与徽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圆了自己的山河梦,这一梦就是羁旅徽州二十载。
二、那一年,初见是烟雨
2007年3月3日,那一天,是我作为“徽州人”与徽州的正式初见。真的来到徽州,我反而心平静下来了,那时,从合肥坐着长途大巴来到徽州大地,山路蜿蜒曲折,总觉得拐个弯就能到看到黄山,谁知那山那水一茬一茬的,望也望不完,走也走不完,路漫漫,心念念,人反而因为惊奇而迟钝,思绪开始沉浸山水之间,放飞的心总是乐呵呵的。沿途坐了6个多小时的车子才到歙县,走的还是宣城、泾县入徽州的老路,山路十八弯,三月的山,山花烂漫,三月的天,烟雨朦胧,三月的河岸,田园梦幻……,我看的如痴如醉,反而不觉得路途有多遥远。
下到车站,站前建筑都是典型的马头墙设计,人不多,安宁又清新,出站过马路就是一条碧绿的江,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绿的水,远处是一山碧绿的竹木,原来这里就是歙县,原汁原味的徽式古韵,新安江贯穿县城绕着古城而过,如一条玉带流向李白当年渔梁渡口问津处。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迫不及待地穿过小桥,就远远的看到了歙县古城。其始建于秦朝,一砖一瓦都透漏着历史的悠久。“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到了歙县,看到了这静默的古城,才能感受到这句话的韵味。走进歙县古城,内心倒安静了很多,这就是我要生活的、心心念的城市。诸多的历史古迹,仿佛一骨碌要把过去完整呈现,仿佛等待你去触碰、等待你去歌颂......。梦里徽州的场景,跃然眼前:古石桥,古牌坊、古民居,古石井,用青石板铺就的雨巷,用马头墙竖起的天井。我带着似曾相识的记忆而来,带着不知不解的疑惑而行,这或许就是专属于徽州的独特,独特到我用不可思议形容。古朴的石雕那么冰冷,斑驳的马头墙那么静默,沧桑的石板路那么狭长,高耸的牌坊又那么倔强,独特的天井可以看到碗口之光,这些凑合在一起,又是那么的刚刚好,体现着徽文化的天地人合一和徽州古建的鳞次栉比。
说也奇怪,那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雨,远处的青山烟雨蒙蒙,眼前的古迹也烟雨蒙蒙,我虽然淋了雨,内心涌现的不是窘态,也不是山色很美,更不是戴望舒笔下悠长的雨巷,细雨斜织,而是自己仗剑走天涯的夙愿,一直向往的自由山河,终于在这一刻,未来即将沉浮如画,岁月即将覆手天涯。关于这漫延的烟雨,以及我满眼的情怀,都如约而至,我从梦里醒来。微笑着向徽州告白:“好久不见,请多指教,现在我是你待涂鸦的画板。”徽州静默在烟雨中,也仿佛在向我回应:“我很期待自己用什么样的底色来匹配你灵魂的波弦”。于是那一天,看着渔梁坝烟雨中的古宅民居以及斑驳的雨巷,我低吟:“雾中鳞次尽白墙,青山烟雨隐溪堂。水墨黛瓦丹青色,亦近亦远都思量”。于是,从那以后,这雨就与我如影随形。我真切地体会到,徽州的雨真的很多。那是我第一次在徽州淋雨,但随着在徽州的适应,徽州的雨,这山色空蒙的烟雨,我反而因为淋雨,而喜欢上了她。仿佛徽州的雨也有我的七情六欲。
三、那一年,我用诗歌和徽州交心
工作安顿下来后,我便如痴如醉的在徽州这块土地里徜徉。有人说,梦里的纠缠不休,多半是前世牵了手,所以,在徽州,我在歙县待了4年,在岩寺待了10年,在黟县、屯溪等地各自待了2年不等,都是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目之所及,三区四县,却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难忘的记忆。如果说在梦里,关于徽州,是朦胧的美,是烟雨,是风雪,是山水,也是我内心最温柔的彼岸。那么在现实中,关于徽州,我走过了的这许多地方,也是我工作不断变动的使然,虽然身不由己,但是,在那里我所遇见的诗情,一直填充着我的心灵。来到徽州后,我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我成了家立了业,也安了家定了居,从2005年到2025年,从20岁到40岁,从青春年华到早生白发,从工作的琐碎到写诗来怡情......。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为一个人。其实不尽然,爱上一座城,也可能是一道久违的风景,一次文化的洗礼。徽州文化独树一帜,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等不胜枚举,历史足迹似镜,古桥悬月碎影,文化水泽润心,岁月荏苒恬静,或许,就像遇到一个人,相知风伴行,相爱无前因,无关风月,取舍柔情,于是,遇见了,情难自禁。
四、这一年,再看徽州烟雨尽情怀
如今,我依然羁旅在徽州,好像也没有想离开的意思。其实,在徽州,我是在找另外一个我,一个探根寻梦的人。我时常走一走徽州古道,感受古道情怀;其实,在徽州,我在找寻另外一个我,一个勇敢无畏的人。我不再惧怕连日阴雨,那是徽州的烟雨,在徽州,我也不再惧怕孤单,那里有徽州毛豆腐和刀板香的叫卖。我时常晒一晒徽州的春日,满山的花、遍地的花,感受春日情怀;其实,在徽州,我在找寻另外一个我,一个情思纷飞的人。每当夜风吹来,我站在新安江的石桥上,一夜入梦,感受相知的情怀:“粼粼湖面清风洗,新安江畔遐思凝,寻声缓步入石桥,低眉含笑两相寻,携手化鹊成佳梦,细浪粼粼悦嘤咛”;其实,在徽州,我在找寻另外一个我,一个感性但不伤感的人。我用岁月的年轮,感受相守的情怀:“江南的烟雨,是一幅幅轻舞薄纱勾勒的水墨画。但偏偏遇到了秋,于是,秋雨下的古徽州,便有了胭脂的红,金粉的浓,青山淡绿的朦胧。这样的秋意,不再是离愁,而是万事万物都害了羞”。这是2025年40岁的我写下的徽州烟雨,其实,这一年,按照岁月的年龄,我也入了秋,应是几多愁。但再看徽州烟雨,因为相守,哪有闲愁,多半是情怀。
五、这一年,我将余生付徽州
从此以后,余生是徽州。我想,我的余生会很梦幻:“羁旅徽州,已过二十载,余生,梦到一方山水,落在我的杯盏之上。梦到一弄雨巷,青石板足迹盛满沧桑。”;我想,我的余生会有很多的诗篇,羁旅徽州,已过二十载,余生,山水为颜,天地纸砚,纵所思所想于其间;最后,我想,我的余生,大约还是在徽州,我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这徽州的烟雨,我知道,在徽州我是身心的双向奔赴,她是我疲惫生活里的解药。我将余生付徽州,行藏烟雨待花开,行藏烟雨看花开,行藏烟雨是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