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世玉的头像

王世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7
分享

哦,精气神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对于莘莘学子也是收获季节。收成如何,耐心等待中,焦虑惆怅,恍惚间没了精气神。

去年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安徽省作协的“文学创作培训,作品大改稿”活动。交流研讨中大家谈到小说的散文化语言格调;文学总是与人为善的事,主旨应是积极美好,传播正能量,结尾是要“扬”起来的。并且提到铁凝女士的短篇小说很具有代表性。于是,重温短篇小说集《哦,香雪》。

小说集《哦,香雪》被称为具有“少年精神”的作品,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收录铁凝女士的短篇小说26篇。文字的背后温度触动心灵——人,总是要有精气神的。

有了精气神,人生就有目标,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和期待。无梦想,不青春。《哦,香雪》,细腻的笔触诗意化描写一个偏僻山乡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火车在台儿沟站仅仅停留一分钟,但对于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却是美妙的一分钟,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美妙的60秒,进行现代文明的启蒙,让青春觉醒,点燃了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香雪会抓空儿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打听“配乐诗朗诵”。她相信漂亮的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相信台儿沟火车会停得久一些……

《孕妇与牛》曾被汪曾祺先生称作“俊得少有”的小说。一个不识字也不会写字的孕妇,她知道“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不愿意坐在上面,表示对“字”的尊敬,为了孩子的希望和未来竟然不惧劳累描下石碑的文字,这是望子成龙的独特表现。她说不出什么是感动,但觉得“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在心里涌现,弥漫着她的心房。”这便是向往美好未来的热情,甚至发出幸福的呓语。

有了精气神,生活就不消沉,不懈怠,就能顽强面对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世间所谓的“不平”“不公”。《老丑爷》中老丑爷说书自成一派,常常声泪俱下,忘记身上的寒意和家中的空锅,忘却1960年被县文化馆轰出县城的不光彩。老丑爷即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能说“好”,在去世前几天还能“颧骨绯红,眼里跳跃着火花”,讲关云长“挂印封金”“过关斩将”。他倔强乐观地面对困境,不向贫瘠的生活妥协。

同样,《峡谷的歌星》中歌星怀揣梦想一心想成为歌唱家,遇到北京来的一对情侣口若悬河地要包装他成为大明星,他信以为真,最终面对“重叠着的笑”,他咳不出声来,蒙受虚伪和奚落,但他“仍然在大峡谷活动”,用他独特的嗓音歌唱生活。

《穿过大街和小巷》里的牛小伍送电报总是瘆人的吼着“某某某,出来!”。一位女作家在接到她孩子遇险的电报,却看着送电报的牛小伍跟自己孩子一样,颤抖的唤他同志,请他喝水。一下子让牛小伍没有了戾气,开始思考换个语气工作。是的,生活不会处处幸运的,也许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无论如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慢狂妄和无缘无故的抱怨泄愤必须收敛、打住。相信温柔的力量,给人以温暖,终会迎来温柔以待。

有了精气神,就会脚踏实地有所作为,为实现梦想不懈奋斗。《小郑在大楼里》的小郑,凭安稳和勤快赢得整个大楼的人一致赞扬,经历困苦折磨,遭受冤屈失落,他说好累,老冯说,知道累了就是长大了。故事结尾,“神情沉着、动作轻快”的小郑让人觉得“很有些阅历的”,他不光长大了,而且成熟了。小郑愿意和传达室老冯谈心,因为老冯的话很有哲理,给人以启迪。老冯说,“人生在世,谁愿意寒碜自个儿。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明白你,你自个儿心里横竖是明白你。”“泡桐这东西皮实,你不用搭理他,三五年就成了气候。”难道不是告诉我们人要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吗?

《小格拉西莫夫》通过齐叔讲述一个“奇遇”,青年小格拉西莫夫生在长在太行山的农村,却对艺术有执著追求,尽管生活曲折,艺术点燃梦想,用信念和毅力打拼出自己的一片蓝天。如果说小格拉西莫夫是“奇人”,那么,《一片洁白》里的小杰就是“勇者”。他能放弃让人羡慕的顶替工作,自己办织手套的小工厂,现在看来一点不新鲜,甚至不屑一顾,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确是很新鲜、很震撼的事情。但小杰就有胆识,冒天下之大不韪,敢闯敢干没有遗憾。

当下,需要“小杰”,而不需要“贾贵庚”。《阿拉伯树胶》中的贾贵庚,是个“抱负比天高,伸手轻飘飘”的人,辞去县城工作投奔画家,但他不务正业,贪图享乐,自甘堕落。现如今,也有不少思想的伟人、行动的矮子,妄想躺平能赢,忘了爱拼才会赢。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真理。

短篇小说集《哦,香雪》,令人发深省,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哦,“香雪”们,精气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