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小祥的头像

汪小祥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8/26
分享

故乡的冬声(散文诗)

人说乡愁是邮票、是船票

而我的乡愁则是

梦里嘀嗒着的冬声

又是一年腊气香,梦里

又一次播放着

回村的景象

——题记

映像老屋

石板路在鞋底磨出细碎的疼

坡顶的竹影摇晃着

把三十年的脚步 筛成

院墙根那丛茶花的褶皱

厚嘟嘟的蕊 正啄着

冬阳里漏下的半粒鸟鸣

腊梅把香熬得浓稠

顺着归人的鼻腔往骨缝里钻

.

石门框驮着两串柿子

红是陈年的胭脂 黄是

未凉透的灶膛余温

玉米棒子在檐下翻晒阳光

每一粒金黄都在喊 ——

进来吧 进来吧

.

座钟的嘀嗒漫过茶几

老棉袄摊开褶皱的时光

猫的鼾声洇湿了椅面

像未干的墨迹 晕染着

房梁上麻雀的张望

.

火熥里爆出的冻米香

粘住童年的牙床

年画在墙上轻轻翻动

每一页都藏着一个

被岁月磨亮的黎明

腊肉在楼板下晃悠

把一年的咸香 吊成

垂在舌尖的馋

篾盘里的年糕 糯米粿

堆成小小的山

冻米的甜 正从齿缝

往记忆深处钻

.

通厨房的门道处

灶王爷的就画

像吃多了油烟

胖成个福字

趴在褪色的春联上

.

过道里 老阿爸正弓着腰

像株 被霜压弯的稻

红颜料在碗里打转

筷子蘸起的 是

新一年的星子 要

点在每个粿的眉心

.

一声 “爸” 惊飞了

檐下的雀

手僵在半空 像段

被风冻住的枝 泪

从昏花的眼 漫成

门前那条 涨水的溪

碗 落在地上 碎成

一地的 冬

.

那声响在青石板上

长出新的年轮

每圈都是 未说完的——

古村的水口

近村口的古道桥头

下方便是村落的水口

喜鹊把巢筑在风的刀刃上

每根枯枝都佩戴着凝冰的勋章

.

老枸树在雪地里写着

给春天的谏疏

用根系蘸取地心的岩浆

还把气韵升腾成额角的霜

.

老水碓是水口上的风景

水轮转动着唐风宋韵里的

农耕诗行

碓臼里蹦出未蜕尽壳的星群

父亲的手掌是称量冬日的戥子

一捧糙米压弯着岁月的脊梁

.

进村的石板路两旁

几丛迎春花挺着孱弱

却坚韧着骨节

竟将霜花血沫

织成霞披凤冠

装饰在自己的蕊苞上

.

道路上方的田野

草垛隆起大地的筋肋

油菜根须在冻土下

攥着未签名的春约

.

路下方的溪流

不时有石栈牵着的浣衣场

每当棒槌惊醒水底的太阳

妇人们的笑声就会撞碎在石阶上

跌落进溪流里,让每道冰的裂纹里

都住着个春天

.

河面下睡着去年的水影

梅花石桩排列成星斗的残局

儿时的我们跳格子般 踩着

朝代更迭的韵脚

红领巾在风里翻飞成旗扬

.

埂畔处老榆树弯腰

打捞自己的脸

树皮皲裂成未拆封的家书

它总是用枝桠数算着归人的脚步

每道年轮都在复述:

"慢些走呀,早些归——"

.

故乡的老巷

昨夜,似又听见

故乡的老巷

在黄昏里翻动那

泛黄的页码

.

你的信笺 仍由

旧年的邮差

递入 我的梦

.

我知道沉睡时

心湖正与老巷的天 悄悄相认

阳光穿过窗棂的针灸

将晨昏的偏方 敷在

墙砖的刻痕上——

那是风翻不完的作业本

用粉笔和雨滴 装订

.

作业里记着:

跳房子的粉笔印 被月光腌成霜晶

捉迷藏时屏住的呼吸

卡在东墙裂缝 已长出苔痕

.

铁环滚过的石隙里

青苔嚼着方言的碎末 ——

那是童年

吐掉的乳牙

.

而雪仗溅出的“小儿郎”

仍挂在屋檐 渐渐

凝成冰棱的喉结——

一吞咽 就响起

碎玻璃般的回声

.

尤记得 最深的巷角

苔藓正缓慢修改 那年

你遗落的橡皮筋——

而樟木箱的霉味

仍卡在砖缝 像半块

受潮的桂花糕

.

唯有我孤独的阳台

从树根撑起的叶隙里

漏下拨浪鼓——的尾音

像一根线 穿过

我年久失修的耳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