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养潮的头像

王养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04
分享

初冬朝华山

华山为五岳之一,以险峻闻名于世,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据说,华夏一词,取源于华山夏水。夏水,是黄河古称。

作为一名陕西人,游过全国一些大山名川,却唯独没有朝拜过华山,一直有点惭愧。

华山之向往,已近十年。华山之约,也近半载。盛夏,与诸友三男三女,月明之夜,在蓝田荞麦岭,纵酒酣歌之际,相约朝华山。登诸峰,看日出,寄情山水,海阔天空。

秋天,本已约好日子。可惜机缘不巧,人凑不齐,只好后推。

眼见太白飞雪,眼见雾起叶黄,眼见马上立冬,约好周末践约朝华山。

政先生提前做了安排,计划先去合阳洽川看千亩芦苇,下午去华阴登山,夜宿东峰,晨观日出。

周六清晨八点,天气微阴,一行五人在南郊地铁口聚齐,一路东行,直奔华阴。

下高速,在渭南城区找到谢家包子铺,吃地道的时晨包子,配以豆腐脑。

吃饱喝足,再上高速,车疾人欢。

进入景区,只见云开雾散,华岳露出了脸。在停车场邂逅了侯导,他能胜任中英文导游,接待过不少外国团。他说老外游华山,志在探险,对景色和传说不感兴趣。我说老外没文化,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大概外国人信科学。国人喜欢美学和人文。

看看即将十二点,每个人又吃了几个带的包子,坐景区车,跟着侯导上山。我们决定西峰上,北峰下,不过夜。

停车场下车,经过太华胜景的大牌楼,就进入由道教传说和山峰、云海和秋色构成的神奇世界。

高山仰止。远看华山,在秦豫平原拔地而起,彰显着造物主的神奇与无所不能,也让先民和后世产生生命与道德的思索。其雄奇与险峻,又释放出别样的美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华山,孕育了我们民族的灵魂,尊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的道教油然而生。

又经过一座敕建是牌坊,坐索道上山。

八个人的车厢,载了我们六人和两个外地老夫妻。行至空中,远山近景尽收眼底,撩云揽月只在片刻之间。

下缆车。步行来到龙脊道。

人行道上,两侧千山万壑,脚下巨石滑溜,真有一种攀附龙脊的高超和险要。行人,一字排开,幻化成龙脊上的背须。呵护的走道铁锁被红符,缠绕在天地之间,发出正能的光波。

合过影,继续前行。有守身岩。侯导讲了一个孝道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孝子,父母双双染病,求医无效。听说华山神仙灵应,就来这里求药。但条件是,神仙可以救人,求药者自己得从这舍身台跳入万丈深渊。 孝子来时,神仙云游去了。他无功而返。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父母痊愈了。为了报答神仙,孤身来到舍身岩,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他没有恐惧,没有遗憾,因为孝道,因为契约精神。忽然,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被托住,减缓了下坠,最后来到岩上。是神仙感念他的孝心,感念他的履约,救了他。后来,他回家辞别双亲,来到华山,出家当道士。人们感于这个传说,把此岩命名为舍身岩。也许担心舍身的人多了,误导青年,改名守身岩。

行至观云宫,下起来。正愁没带伞,小可爱买了桃红天兰两色雨披,分给男女披挂出征。

过了守身岩,来到天下第一洞房。但见云雾缭绕,山脊时隐时现。一面山岩处,半岩凿出一个门洞,上书天下第一洞房。看门口木牌,得知: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华山隐士萧史,在此成亲,没有婚房,凿岩成洞,即成婚房,号称天下第一洞房。洞房一词由此可得。其实,据说洞房出处比这个还早。最早先民群婚杂交,只知其母,不辨其父。后来,文明渐开,为了确定孩子的父亲,在男女初婚之际,将两人置于山洞,封了洞口,禁其出入,仅留送饭小口,不至饿死。满一个月后,开洞放人。

侯导让我们进洞房。只有洲先生进去。洞不深,我从外边望了一眼,只见一石床上有花被,有神龛。枫和小可爱,没好意思进去,只在雨中默默祷告。政先生也没有进。

行到道旁。来到一餐厅,点菜吃饭,四菜一汤。热了包子,吃饱喝足。

雨中下台阶。忽闻乌鸦声声。这乌鸦叫声,不像平时听到的凄厉,有一种温柔,响亮,有孩子的奶声奶气。在道教中,乌鸦是一种吉祥鸟。录下了这乌鸦的欢歌。

都是下的台阶,渐行渐累,小可爱说小腿肌肉抖动。

雨雾中,只见山岩壁立,直插云霄。侯导介绍为仙掌岩,为华岳仙掌景点,关中八景之首。有岩如手掌,已在云雾中,今天看不到了。

休息后,来到沉香劈山救母处。只见一整块岩石,被披三段开裂。一把铜色神斧,当为萱花神斧,立于岩旁。一朵铜色莲花立于柱上,当是宝莲灯。侯导讲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

仙子三圣母与凡人刘彦昌的爱情,跨越人仙之隔,并跨越生殖隔离,生下一子沉香。其爱情,遭到代表传统势力的哥哥西岳华山二郎神作梗,镇压亲妹妹三圣母于华山黑云洞。小沉香长大成人,寻母于华山,无果而哭,引来霹雳大仙相助,教其武艺,授其萱花神斧。与其舅父二郎神大战,有众仙相助,兼以太白金星调解,终于完成救母大任,母子团圆,俱成神仙。

黄昏将至,雨小了。云雾,像海浪,从山下沿山脊奔涌。北峰尽在咫尺,因天色已晚不能登临。明天看不到日出,也取消了住宿的预约。

驻足,摄影,沉思。

云海弥漫了山峰,弥漫了天地,弥漫了游人。

经过苍龙岭,没有时间去登天梯,无缘从北峰下瞰,留以来日。奔向下山缆车处。

六点多钟,排队坐上缆车,一车六位。我们被缆车带入茫茫云海,仿佛华山诸仙,遨游在四极八荒之间。

(2023,11,5晨,王养潮于西安雨中)

本文发表于《作家文摘》2023年11月24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