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
春天,我搬进西安二环路旁一座普通农家小院。
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吸引了我。我登上楼顶,在月光下听远处传来缥缈的琴声。
这琴声来自何方,出自谁人之手,我不知道。只知其美妙,如春风送暖,如夏荷馨香,如秋月皎洁,如冬雪飘逸。
渐渐地,我习惯于在这琴声中眺望,在这琴声中沉思,在这琴声中进入梦乡。
后来,我忽然产生一种冲动,我很想知道这琴声出自谁的手指。我猜想,它出自一位小女孩之手,因为这琴声中弥漫着一种童年的纯真;我又觉得,它出自一位少女之手,因为这琴声中有一种憧憬;后来,我认定它出自于一位热爱生活又对生活有着深深理解的知识女性之手,因为这琴声中蕴藏着一种追求的执着。
忽然,有一天晚上,我发现这琴声很清晰,仿佛就在我们小院。我走出门,发现对门的空房子亮着灯,窗帘拉得严严的。我自信琴声出自那个神秘的小小世界。我高兴极了。
很快,我发现,见邻居一面并不那么容易。早出晚归的我,只有在琴声中想象对方。渐渐,我也习惯于在琴声中做我八小时之外的一切事。
我的邻居白天一般不拉琴,每晚八点至十一点,美妙轻柔的乐曲会如春风化雨,在小院弥漫开来,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安详中进入梦乡。这位神秘的邻居,引起我的好奇心,也勾起我不绝如缕的想象。
偶然,一个礼拜天,我晨练回家,发现儿子不见了。当我前前后后找过一趟,心神不安地回到家时,我发现对门的门开了,我的儿子高高兴兴地走出来,后面跟着一位白雪公主。
他和她像童话中的人物,缓缓走进我的房间,并向我讲述了一段童话故事:他一醒来,见大人不在家,就在门外徘徊。她出去接一个人,就把他领到车站,接回人,不久那人又走了。他向她讲幼儿园的故事,她给他拉琴,他如痴如醉。儿子和她一见如故的神情,令我吃惊,令我羡慕。
闲谈中,他告诉我:她原先在不远的一个村子住,由于房东搞装修,院子很乱,就搬过来了。她拉小提琴是业余的。她家不在西安,现在西安一家公司打工。她邀我参观她的房间。简洁,高雅,一床,一桌,一折叠式衣柜而已。正是这简朴,让她在这个繁华都市中卓然超群。
此后,我和她也在院中碰见过几次,彼此微笑微笑而过。只是,那琴声越来越熟悉,几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将来有一天,我或她先搬离这个小院,这琴声将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但她和她美妙的琴声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西安晚报》,1998,6,16